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44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导管,主导管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后端设置若干接口,前端封闭;主导管设置溶栓段,溶栓段的两端各设置若干球囊,溶栓段设置若干溶栓通道开口,若干球囊分别通过球囊管腔与一个接口连通;主导管的溶栓段与后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入口,溶栓段与前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出口;小循环管腔入口和小循环管腔出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血流管腔连通;若干溶栓通道开口分别与一个接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溶栓管腔连通。通过建立局部溶栓循环,把血栓逐步溶解带走,避免血栓碎片化和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甚至死亡。

A local thrombolytic device for contraindication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致残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各种血管栓塞病变,发病急骤,黄金抢救时间窗口只有按数小时计算。同时还有部分病人有静脉溶栓禁忌症,有静脉溶栓禁忌症的病人不能用静脉溶栓的方法进行抢救,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随着技术和医疗器械的进步,部分病人只能再选择医学的微创介入治疗。不管是冠状动脉,脑血管或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向栓塞血管内的投放治疗器械和操作不可避免。因为血管内血栓比较脆弱,器械投放和操作,比如球囊充液膨胀血管会引起血栓碎片化并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甚至直接堵塞下游毛细血管导致组织血流停止造成组织坏死,虽然主血管疏通但是手术后病患依旧死亡。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局部溶栓取栓,和防止血栓碎片化并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是个医疗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克服了现在溶栓只能静脉滴注的偏见,设计有隔离血栓结构和局部药物循环溶栓通道,通过建立局部溶栓循环,把血栓逐步溶解带走,避免血栓碎片化和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甚至死亡。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包括主导管,主导管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后端设置若干接口,前端封闭;主导管设置溶栓段,溶栓段的两端各设置若干球囊,溶栓段设置若干溶栓通道开口,若干球囊分别通过球囊管腔与一个接口连通;主导管的溶栓段与后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入口,溶栓段与前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出口;小循环管腔入口和小循环管腔出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血流管腔连通;若干溶栓通道开口分别与一个接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溶栓管腔连通。本专利技术针对溶栓禁忌症人群,现有的治疗方法利用球囊充液膨胀,球囊充液膨胀血管会引起血栓碎片化并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甚至直接堵塞下游毛细血管导致组织血流停止造成组织坏死。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溶栓段两端的球囊形成封闭的溶栓空间,溶解后的栓塞通过溶栓通道开口排出,避免血栓碎片化和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甚至死亡。同时通过溶栓段两端的小循环管腔入口和小循环管腔出口,上游的血液通过血流管腔流入下游的血管内,保证了下游的供血,避免了灌注损伤,对患者形成的治疗和保护的同时进行,治疗血栓后,能够尽量避免溶栓对组织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主导管的溶栓段与后端之间设置导丝入口,溶栓段与前端之间设置导丝出口,导丝入口和导丝出口之间通过导丝管腔连通。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丝入口和导丝出口,引入导丝,形成对主导管的导向作用。优选的,导丝出口位于靠近前端的端部的位置,小循环血管腔出口位于导丝出口远离前端的一侧,小循环血管腔入口位于导丝入口远离后端的一侧。导丝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所以其位于外侧,并且由于小循环血管腔出口和小循环血管腔入口主要用于引流血液,所以其位于内侧,方便血液进入血流管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溶栓段位于靠近前端的部分。前端为插入血管的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溶栓通道开口分为第一溶栓通道开口和第二溶栓通道开口,若干第一溶栓通道进口和若干第二溶栓通道开口分别位于溶栓段的两端。通过第一溶栓通道进口或若干第二溶栓通道开口进入溶栓物质,溶栓后的血栓碎片通过另一端的开口排出。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一端的开口发生堵塞,可以选择另一端的开口进行进药,可以灵活选择,有利于排出血栓碎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球囊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分别位于溶栓段的两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第一溶栓通道开口和第二溶栓通道开口分别至少设置1个。可以为2个、3个等。上述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1、投放导丝进入血栓病变部位,并超过血栓区域;2、把所述主导管,经过其上的导丝出口和导丝入口穿入所述导丝,并把主导管端头部在导丝引导下穿刺进入血栓部位并穿过血栓部位,尤其保证第一球囊过血栓部位,第二球囊未到血拴部位;3、给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充液膨胀,形成对血栓部位的两端封堵。4、手工推送溶栓药物经过溶栓通道开口进入两个球囊之间的血管内区域,观察两个球囊之间的另一个溶栓通道开口的连接的尾端的接口,是否流出药物,不循环则交替更换两接口给药,循环流出则进入下一步;5、停止手推送药物,连接药物滴注,直至清洗畅通;6、球囊减压,撤回主导管,撤回导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医生的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治疗难题,克服了现在溶栓只能静脉滴注的偏见,设计有隔离血栓结构和局部药物循环溶栓通道,通过建立局部溶栓循环,把血栓逐步溶解带走,避免血栓碎片化和脱落流向下游毛细血管造成次生性组织损伤甚至死亡。同时形成经跨过封堵段的血流,即保证了下游的供血又避免突然大血流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保护了患者,溶栓效果快,溶栓彻底。代表着介入溶栓治疗手术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人群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手术中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丝,2、导丝入口,3、导丝出口,4、第一球囊,5、第二球囊,6、小循环血管腔出口,7、小循环血管腔入口,8、第一溶拴通道开口,9、第二溶拴通道开口,10、主导管,11、尾端接口,12、尾端接口,13、尾端接口,14、尾端接口,15、血拴部位。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溶栓取栓装置一步实现了血栓的溶栓和取栓,与现有的溶栓装置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主导管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后端设置若干接口,前端封闭;/n主导管设置溶栓段,溶栓段的两端各设置若干球囊,溶栓段设置若干溶栓通道开口,若干球囊分别通过球囊管腔与一个接口连通;/n主导管的溶栓段与后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入口,溶栓段与前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出口;/n小循环管腔入口和小循环管腔出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血流管腔连通;若干溶栓通道开口分别与一个接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溶栓管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主导管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后端设置若干接口,前端封闭;
主导管设置溶栓段,溶栓段的两端各设置若干球囊,溶栓段设置若干溶栓通道开口,若干球囊分别通过球囊管腔与一个接口连通;
主导管的溶栓段与后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入口,溶栓段与前端之间设置小循环管腔出口;
小循环管腔入口和小循环管腔出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血流管腔连通;若干溶栓通道开口分别与一个接口通过主导管内部的溶栓管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导管的溶栓段与后端之间设置导丝入口,溶栓段与前端之间设置导丝出口,导丝入口和导丝出口之间通过导丝管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导丝出口位于靠近前端的端部的位置,小循环血管腔出口位于导丝出口远离前端的一侧,小循环血管腔入口位于导丝入口远离后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溶栓段位于靠近前端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溶栓通道开口分为第一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保陈玉国徐峰魏述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