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8240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分析仪;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将获取的基带GPS数据转换成GPS射频信号,并在GPS频段将GPS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测基站设备;所述信号分析仪用于:对测试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所述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用来确定待测基站设备是否具备从GPS射频信号获取参考时钟的性能;其中,测试信号为待测基站设备基于所述GPS射频信号产生的。该方案只采用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分析仪,可以直接确定待测基站设备是否具备从GPS射频信号获取参考时钟的性能,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测量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简单、灵活、测试准确、成本低廉。

Gpsdo test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站性能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基站对时间同步和频率稳定性的要求很高。为了让各个基站能够在频率和同样的时钟和时钟频率下工作,需要为网络中的所有基站提供统一的时间和频率基准。基站设备工作时,其所有频率/时间相关的信号输出,例如载波频率,均来源于其参考时钟,是其在设备内部通过锁相环倍频的结果。只有所有的基站参考时钟一致,才能够保证所有基站输出的信号的频率和时间参数一致。由于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系统)包括了严格的授时系统,因此GPS成为了一种相对通用的基准提供方式。部分对基站的测试中也对基站的这项功能提出了要求。GPS信号提供时间、位置和1PPS信号(1PulsePersecond,每秒1个脉冲信号)。这个1PPS的精度由GPS系统保证。而基站使用的参考时钟通常为10MHz。将GPS系统提供的精准1PPS信号还原为基站可以使用的10MHz参考时钟的设备,即为GPS驯服时钟(GPSdisciplinedoscillator,GPSDO,GPS驯服振荡器)。针对基站是否具有从GPS系统获取参考时钟的能力,现有的存在两种方式:一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另一台已知从GPS获取时钟的基站与被测基站互连,并通过对基站的相关设置使其通过空中接口/X2接口进行通信。由于在这些通信中,双方均使用的是自身的时钟,如果双方的通信可以建立并持续稳定进行,意味着双方使用的是相同的参考时钟,即,被测设备的时钟也是从GPS获取的;否则,则意味着被测设备的时钟不符合要求。从技术上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用合格的EUT(EquipmentUnderTest,被测设备)测试EUT的间接方法,并不是对功能的直接测试。如果通信无法稳定建立,有可能是通信过程中其他过程产生的问题,不能简单判断EUT不合要求。从可行性上说,由于基站本身操控复杂,控制必须由EUT厂家工作人员配合完成。由于无法对基站进行直接操作,对于大部分第三方实验室,这样的方法难以适用。实验室采用的测试方法通常为对比法。当被测设备没有GPS时钟获取功能,或者无法获取到GPS信号时,被测设备会使用其本地频率源产生所有信号。由于实际基站设备使用的本地频率源(晶体振荡器)通常误差较大,其输出频率可以通过标准频率源,如铷钟等检测出来。将被测设备置于有GPS信号(置于能够接收到GPS的空旷场地)和无GPS信号(置于屏蔽室)时,分别测试其产生的信号载波频率,如果二者频率偏差明显,且有GPS信号时载波频率误差明显降低,则可判断被测设备具备GPS时钟获取功能。如果两种状态下,其产生的载波频率没有明显差异,且误差均比较大,则可判断被测设备未从GPS获取参考时钟。从技术上说,这一方案同样不是对功能的直接测试。如果EUT内部晶振性能极好,则可能出现无论是否存在GPS信号,载波频率误差都很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判断参考时钟来源。另外,该方法中两种状态下时钟信号的“明显差异”难以以确定指标限定。从操作上而言,为了保证对频率的测量准确,进行频率测量时需要使用标准时钟源(铷钟等)作为参考,测试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两种方法对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该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分析仪;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将获取的基带GPS数据转换成GPS射频信号,并在GPS频段将GPS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测基站设备;所述信号分析仪用于:对测试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所述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用来确定待测基站设备是否具备从GPS射频信号获取参考时钟的性能;其中,测试信号为待测基站设备基于所述GPS射频信号产生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为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PC机,所述基带GPS数据存储于PC机上;所述PC机用于:将所述基带GPS数据发送至所述软件无线电SDR板卡,驱动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发出GPS射频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PC机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基带GPS数据;所述PC机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获取基带GPS数据,将所述基带GPS数据发送至所述软件无线电SDR板卡,驱动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发出GPS射频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Mini-PC,所述Mini-PC为具有SDR驱动能力的电路或板卡;所述Mini-PC用于:将所述基带GPS数据发送至所述软件无线电SDR板卡,驱动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发出GPS射频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Mini-PC和存储器;所述Mini-PC为具有SDR驱动能力的电路或板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基带GPS数据;所述Mini-PC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获取基带GPS数据,将所述基带GPS数据发送至所述软件无线电SDR板卡,驱动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发出GPS射频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为包括软件无线电SDR板卡的PC机,所述基带GPS数据存储于PC机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为包括软件无线电SDR板卡的PC机;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基带GPS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包括U盘、SD卡或TF卡。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信号源,用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提供参考时钟频率;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具体用于:以参考时钟频率为基准,将GPS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测基站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分析仪为频谱仪。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只采用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分析仪,可以直接确定待测基站设备是否具备从GPS射频信号获取参考时钟的性能,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测量方法相比,本技术装置简单、灵活、测试准确、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的结构1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的结构2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的结构3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的结构4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的结构5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的结构6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分析仪;/n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将获取的基带GPS数据转换成GPS射频信号,并在GPS频段将GPS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测基站设备;/n所述信号分析仪用于:对测试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所述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用来确定待测基站设备是否具备从GPS射频信号获取参考时钟的性能;/n其中,测试信号为待测基站设备基于所述GPS射频信号产生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分析仪;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将获取的基带GPS数据转换成GPS射频信号,并在GPS频段将GPS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测基站设备;
所述信号分析仪用于:对测试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所述测试信号的载波频率用来确定待测基站设备是否具备从GPS射频信号获取参考时钟的性能;
其中,测试信号为待测基站设备基于所述GPS射频信号产生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为软件无线电SDR板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机,所述基带GPS数据存储于PC机上;
所述PC机用于:将所述基带GPS数据发送至所述软件无线电SDR板卡,驱动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发出GPS射频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机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基带GPS数据;
所述PC机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获取基带GPS数据,将所述基带GPS数据发送至所述软件无线电SDR板卡,驱动软件无线电SDR板卡发出GPS射频信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基站设备GPSDO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ini-PC,所述Mini-PC为具有SDR驱动能力的电路或板卡;
所述Mini-PC用于: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刘菁吴英迪秦岩陈永欣张秩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