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以及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20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以及母线,其用于夹持固定导电铜排,包括侧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盖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纵向的两侧,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以及固定件,其用于将所述盖板端部和所述侧板端部连接并固定,本申请通过特殊的侧板和盖板结构,通过紧密滑动配合,省去了在组装母线槽时组装时所需的大量螺丝,且相较于现有的母线槽,安装和拆卸都更为方便和安全。

A kind of self coupling dense bus duct and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以及母线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集型母线槽以及母线。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母线槽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现在市面上的密集型母线槽的上下盖板与侧板之间采用的是铆钉或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因此,整节母线上就需要大量的铆钉或螺钉,这就导致现有的母线槽在结构上不稳定,还会因为生厂员工的粗心或失误导致铆钉或螺钉不到位,形成安全隐患,且不易拆装,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安装螺丝的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用于夹持固定导电铜排,包括侧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盖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纵向的两侧,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以及固定件,其用于将所述盖板端部和所述侧板端部连接并固定。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水平弯接头,所述水平弯接头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水平转弯部分纵向的两侧,所述水平弯接头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与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竖直弯接头,所述竖直弯接头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竖直转弯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竖直弯接头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与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是:所述侧板包括侧板体和插件,所述侧板体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插件设置于侧板体纵向的两侧,所述盖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插件可与所述卡槽紧密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是:所述水平弯接头包括水平弯槽,所述水平弯槽用于卡合所述导电铜排水平转弯部以及与所述导电铜排水平转弯部贴合的所述侧板,所述水平弯接头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设置有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可滑动卡合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水平弯接头的侧沿。进一步的是:所述竖直弯接头包括垂直内接头和垂直外接头,所述垂直外接头上设置有第一竖直弯槽,所述第一竖直弯槽用于卡合所述导电铜排竖直转弯部以及与所述导电铜排竖直转弯部贴合的所述侧板,所述垂直内接头上设置有第二竖直弯槽,所述第二竖直弯槽用于卡合所述导电铜排竖直转弯部以及与所述导电铜排竖直转弯部贴合的所述侧板,所述垂直外接头和所述垂直内接头上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均设置有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可滑动卡合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垂直弯接头的侧沿。进一步的是:所述盖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插头组件包括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位于所述第一插头靠近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之间用于卡合所述盖板边沿,所述第一插头可滑动插入至所述滑槽内。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密集型母线,包括上述母线槽,以及以及朝单一方向延伸的导电铜排。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密集型母线,包括上述母线槽,以及具有水平转角的导电铜排。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密集型母线,包括上述母线槽,以及具有垂直转角的导电铜排母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特殊的侧板和盖板结构,通过紧密滑动配合,省去了在组装母线槽时组装时所需的大量螺丝,且相较于现有的母线槽,安装和拆卸都更为方便和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水平弯接头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垂直内接头的示意图;图8为垂直外接头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导电铜排1、侧板2、侧板体21、插件22、盖板3、滑槽31、卡槽32、固定件4、水平弯接头5、水平弯槽51、竖直弯接头6、垂直内接头61、第一竖直弯槽611、垂直外接头62、第二竖直弯槽621、插头组件7、第一插头71、第二插头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用于夹持固定导电铜排1,包括侧板2和盖板3,侧板2和盖板3在导电铜排1的宽度方向和纵向上对其进行夹持固定。本申请将导电铜排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长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其中,侧板2贴合于导电铜排1的左右两侧,盖板3贴合于导电铜排1直线部的上下两侧,侧板2和盖板3紧密滑动配合,具体的,侧板2包括侧板体21和插件22,侧板体21贴合于导电铜排1宽度方向的两侧,插件22固定于侧板体21的上下两侧并随侧板2整体延伸,在本申请中,插件22和侧板体21可采用一体成型,盖板3朝向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卡槽32,插件22可与卡槽32紧密滑动配合。本申请还包括固定件4,该固定件4设置于导电铜排1的端部,其用于将盖板3端部和侧板2端部连接并固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4包括盖板封头,盖板封头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自攻螺丝穿过上述通孔将盖板3和侧板2连接在一起,盖板封头上可设置密封盖以对自攻螺丝进行密封。如图1至图3所示,以直线型的导电铜排1为例,本申请在装配时,利用气动夹紧工具使导电铜排1左右两侧与侧板2贴合固定,而后把上下两侧的盖板3分别通过盖板3上的卡槽32从侧壁长度方向的一端滑进插件22,将盖板3与侧板2装配好,利用铜排的膨胀,松开夹紧工具,内外侧板2自然向扩张,从而完成盖板3和侧板2的固定,二者不再滑动,此后通过固定件4将侧板2和盖板3位于导电铜排1两端的部分进行连接固定,即完成装配。如图4和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导电铜排1还具有水平的转弯部分,侧板2和盖板3在转弯处需要进行拼接,而侧板2和盖板3仅通过卡槽32和插件22的连接方式在转弯处固定效果不好,因此,在该种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水平弯接头5,水平弯接头5贴合于导电铜排1水平转弯部上下两侧,水平弯接头5靠近导电铜排1直线部的侧沿与盖板3紧密滑动配合,具体的,水平弯接头5朝向导电铜排1的一面开设有水平弯槽51,水平弯槽51用于卡合导电铜排1水平转弯部以及与导电铜排1水平转弯部贴合的侧板2共同的纵向端面,水平弯接头5靠近导电铜排1直线部的侧沿设置有插头组件7,插头组件7可滑动卡合盖板3靠近水平弯接头5的侧沿。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对水平弯接头5的具体安装方式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利用气动夹紧工具使铜排和内外侧板2外壳固定,此时,水平转弯部的上下两侧面由侧板2上的插件22远离侧板体21的一面与导电铜排1的纵向侧面共同组成,此时在其上下两侧加盖水平弯接头5,使水平弯槽51对插件22和导电铜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用于夹持固定导电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n盖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纵向的两侧,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以及/n固定件,其用于将所述盖板端部和所述侧板端部连接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用于夹持固定导电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
盖板,其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纵向的两侧,所述侧板和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以及
固定件,其用于将所述盖板端部和所述侧板端部连接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中,还包括水平弯接头,所述水平弯接头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水平转弯部分纵向的两侧,所述水平弯接头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与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中,还包括竖直弯接头,所述竖直弯接头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竖直转弯部的上下两侧,所述竖直弯接头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与所述盖板紧密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中,所述侧板包括侧板体和插件,所述侧板体贴合于所述导电铜排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插件设置于侧板体纵向的两侧,所述盖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插件可与所述卡槽紧密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耦合式密集型母线槽,其中,所述水平弯接头包括水平弯槽,所述水平弯槽用于卡合所述导电铜排水平转弯部以及与所述导电铜排水平转弯部贴合的所述侧板,所述水平弯接头靠近所述导电铜排直线部的侧沿设置有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可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控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