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电机集成开关
本技术涉及控制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无刷电机集成开关。
技术介绍
多数无刷电机开关的开关部分和控制板是分开独立的,通过引线将开关部分和控制板连接实现无刷电机的控制,这种结构开关部分与控制板通过引线连接容易接触不良导致产品不合格率高;连接复杂、装配麻烦、装配成本高、效率低。现有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为实现电机调速和更换电机旋转方向设有两块控制板,两块控制板设置在不同的安装腔中并通过排线连接,成本高、装配麻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机的振动容易导致排线松动、接触不良甚至断裂,从而导致集成开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集成开关生产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失效的缺陷。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刷电机集成开关,包括上盖、底座、按钮、推杆,所述上盖和底座嵌合装配,所述底座具有容置腔,还包括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调速组件,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方并与所述控制板上的电路连接;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开关组件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通过所述调速组件朝向远离所述推杆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开关组件闭合为所述控制板供电;换向组件,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调速组件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朝向所述开关组件的侧边上设有拨杆;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r>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朝向所述拨杆的一端设有内凹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个数对应;所述第二导电片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上部和下部朝向所述拨杆方向倾斜,在初始状态,所述拨杆抵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片上部;在工作状态,所述拨杆随所述滑动座向下滑动使所述第二导电片下部的动触点抵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的静触点上。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第二导电片为至少两个。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曲柄,所述换向曲柄包括拨柄、转动轴和摆杆;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拨柄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并位于所述底座外;所述摆杆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并向所述底座的底部延伸。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档位弹片,所述档位弹片位于所述摆杆下方,所述档位弹片上部设有凹槽,所述摆杆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凹槽呈V型。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还包括贴合在所述控制板上的MOS管上的第一散热片。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还包括贴合在所述第一散热片上的第二散热片。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拨柄朝向所述按钮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按钮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配合部。可选地,上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所述滑动座朝向所述控制板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电刷。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包括上盖、底座、按钮、推杆,上盖和底座嵌合装配,底座具有容置腔;无刷电机集成开关还包括控制板、调速组件、开关组件和换向组件。其中,控制板设置在容置腔内,底座上设有与控制板连接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调速组件设置在推杆的下方并与控制板上的电路连接;开关组件设置在容置腔内,开关组件一端与输入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板连接,通过调速组件朝向远离推杆方向运动以使开关组件闭合为控制板供电;换向组件可转动地卡接在上盖和底座之间并与控制板电连接。此结构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输入端子输入电流,工作时按下按钮,开关组件闭合为控制板供电;同时调速组件在推杆带动下向下运动改变控制板上调速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控制板的输出电压,控制板上的输出端子得电给无刷电机供电,通过改变输出电压调节电机转速;当需要电机按一个方向旋转时,拨动换向组件使其沿第一方向摆动,此时换向组件上的导电片与控制板上的换向电路连通或断开,控制板输出第一信号使电机正转或者反转;当需要改变电机旋转方向时,拨动换向组件使其沿第二方向摆动,此时换向组件上的导电片与控制板上的换向电路断开或连通,控制板输出第二信号使电机反转或者正转,通过换向组件的摆动实现无刷电机的正转或反转;集成开关只设置一个控制板,成本低、装配简单,不会因排线松动或接触不良而导致开关失效,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第一角度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第二角度示意图;图3为无刷电机集成开关的爆炸图;图4为无刷电机集成开关的另一角度爆炸图;图5为无刷电机集成开关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1-上盖;102-底座;1021-输入端子;1022-输出端子;103-按钮;1031-配合部;104-推杆;201-控制板;301-滑动座;3011-拨杆;302-电刷;401-第一导电片;402-第二导电片;403-第三导电片;501-换向曲柄;5011-拨柄;50111-限位部;5012-转动轴;5013-摆杆;50131-凸出部;50132-矩形通孔;502-档位弹片;503-换向导电片;601-第一散热片;602-第二散热片;701-第四导电片;702-第五导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电机集成开关,包括上盖(101)、底座(102)、按钮(103)、推杆(104),所述上盖(101)和底座(102)嵌合装配,所述底座(102)具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控制板(20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座(102)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201)连接的输入端子(1021)和输出端子(1022);/n调速组件,设置在所述推杆(104)的下方并与所述控制板(201)上的电路连接;/n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开关组件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子(10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板(201)连接,通过所述调速组件朝向远离所述推杆(104)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开关组件闭合为所述控制板(201)供电;/n换向组件,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上盖(101)和底座(102)之间并与所述控制板(20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电机集成开关,包括上盖(101)、底座(102)、按钮(103)、推杆(104),所述上盖(101)和底座(102)嵌合装配,所述底座(102)具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板(20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座(102)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板(201)连接的输入端子(1021)和输出端子(1022);
调速组件,设置在所述推杆(104)的下方并与所述控制板(201)上的电路连接;
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开关组件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子(10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板(201)连接,通过所述调速组件朝向远离所述推杆(104)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开关组件闭合为所述控制板(201)供电;
换向组件,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上盖(101)和底座(102)之间并与所述控制板(20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集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组件包括滑动座(301),所述滑动座(301)朝向所述开关组件的侧边上设有拨杆(3011);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401)、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片(402)和第三导电片(403);
所述第一导电片(401)与所述输入端子(1021)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片(401)朝向所述拨杆(3011)的一端设有内凹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个数与所述第二导电片(402)的个数对应;
所述第二导电片(402)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导电片(402)的上部和下部朝向所述拨杆(3011)方向倾斜,在初始状态,所述拨杆(3011)抵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片(402)上部;在工作状态,所述拨杆(3011)随所述滑动座(301)向下滑动使所述第二导电片(402)下部的动触点抵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片(403)的静触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琴桂,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东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