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775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14
本公开涉及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均匀设置四组用于安装单舵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安装孔,以及安装四个电位计组件的电路板支柱安装孔,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安装于壳体内,外侧通过支撑板安装,通过支柱安装电路板Ⅰ与电路板Ⅱ,所述电路板Ⅰ与电路板Ⅱ之间有一定空间,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对应一个电位计组件,配合所述单舵传动机构的舵轴端部安装的磁钢,输出反馈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伺服系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电动舵系统正在逐步崛起,电动伺服技术在制导武器方面的应用愈发重要。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易维护是当前的主要设计方向。电动舵系统主要是通过电机输出转矩,经过减速机构来进一步放大力矩,最后达到控制舵面转角的目的,实现整个武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角控制,达到精确制导的程度。目前常规的舵系统不能形成集成化设计,体积大、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差、传动效率低,而且制造成本高,不能满足质量轻、体积小的要求,而且受到安装环境的限制,不能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输出较大的力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其可靠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均匀设置四组用于安装单舵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安装孔,以及安装四个电位计组件的电路板支柱安装孔,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安装于壳体内,外侧通过支撑板安装,通过支柱安装电路板Ⅰ与电路板Ⅱ,所述电路板Ⅰ与电路板Ⅱ之间有一定空间,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对应一个电位计组件,配合所述单舵传动机构的舵轴端部安装的磁钢,输出反馈检测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整个装置采取集束式的结构设计,减少了整个舵系统的空间占有率,为整弹设计节省空间;每个单舵传动机构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传动平稳、精度高,更为重要的是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采用霍尔效应原理进行舵角检测反馈,四个舵一一对应,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信号反馈质量高,容易通过调整电机转速获得理想的舵偏角;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机构之间的间隙小、输出力巨大、传动精度和安装精度高。每个舵面可以进行单独控制和准确的定位,抗干扰能力强。本结构更具有成本低、集成化、一体化的优点,适合在微型、小型电动舵系统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单舵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位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实例仅在于举例说明,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部均匀设置四组用于安装单舵传动机构2的传动机构安装孔,以及安装四个电位计组件2-12的电路板支柱6安装孔,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2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所述单舵传动机构2安装于壳体1内,外侧通过支撑板3安装,通过支柱6安装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所述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之间有一定空间,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对应一个电位计组件,配合所述单舵传动机构的舵轴2-9端部安装的磁钢,输出反馈检测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通过小齿轮2-2带动大齿轮2-3旋转,丝杠螺杆2-6两端安装第一轴承2-4和第二轴承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之间通过小支柱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中心为方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位计组件由支架和传感器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舵轴拨叉组件2-9,在舵轴拨叉组件2-9的端部安装磁钢,与所述传感器配合输出反馈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舵轴拨叉组件2-9与丝杠螺母2-6配合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丝杠端盖2-8,其安装于壳体1上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舵轴拨叉组件2-9还连接第三轴承2-10与第四轴承2-1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单舵传动机构上安装止转板2-5用以限制丝杠螺母2-6的轴向转动。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包括:壳体1、传动机构2、支撑板3、电路板Ⅰ4、电路板Ⅱ5、支柱6等主要组成部分。壳体1如图2所示,在壳体内部均匀设置四组传动机构安装孔,以及电路板支柱6安装孔,壳体1的中心为方形,安装四个电位计组件2-12。作为具体的实施例,传动机构2组成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电机2-1、小齿轮2-2、大齿轮2-3、第一轴承2-4、止转板2-5、丝杠螺母2-6、第二轴承2-7、丝杠端盖2-8、舵轴拨叉组件2-9、第三轴承2-10、第四轴承2-11、电位计组件2-12。本技术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2安装于壳体1内,外侧通过支撑板3安装,通过支柱6安装电路板Ⅰ4,在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之间通过小支柱连接。作为具体的实施例,传动结构2如图3所示,电机2-1通过小齿轮2-2带动大齿轮2-3旋转,丝杠螺杆2-6两端安装第一轴承2-4和第二轴承2-7,止转板2-5用以限制螺母2-6的轴向转动,丝杠端盖2-8安装于壳体1上端。作为具体的实施例,舵轴拨叉组件2-9与丝杠螺母2-6配合安装,电位计组件2-12如图4所示,由支架和传感器构成,在舵轴拨叉组件2-9的端部安装磁钢,通过传感器与磁钢配合,输出反馈信号。本技术实现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整个装置采取集束式的结构设计,减少了整个舵系统的空间占有率,为整弹设计节省空间;每个单舵传动机构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传动平稳、精度高,更为重要的是结构简单,加工装配容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采用霍尔效应原理进行舵角检测反馈,四个舵一一对应,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信号反馈质量高,容易通过调整电机转速获得理想的舵偏角;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机构之间的间隙小、输出力巨大、传动精度和安装精度高。每个舵面可以进行单独控制和准确的定位,抗干扰能力强。本结构更具有成本低、集成化、一体化的优点,适合在微型、小型电动舵系统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价值。本技术虽然已选取较好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显然,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任何本领域研究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采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的设计方式和内容对本技术的研究方案进行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研究实质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参数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部均匀设置四组用于安装单舵传动机构(2)的传动机构安装孔,以及安装四个电位计组件(2-12)的电路板支柱(6)安装孔,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2)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所述单舵传动机构(2)安装于壳体(1)内,外侧通过支撑板(3)安装,通过支柱(6)安装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所述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之间有一定空间,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对应一个电位计组件,配合所述单舵传动机构的舵轴拨叉组件(2-9)端部安装的磁钢,输出反馈检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部均匀设置四组用于安装单舵传动机构(2)的传动机构安装孔,以及安装四个电位计组件(2-12)的电路板支柱(6)安装孔,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2)采取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所述单舵传动机构(2)安装于壳体(1)内,外侧通过支撑板(3)安装,通过支柱(6)安装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所述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之间有一定空间,每个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对应一个电位计组件,配合所述单舵传动机构的舵轴拨叉组件(2-9)端部安装的磁钢,输出反馈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舵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通过小齿轮(2-2)带动大齿轮(2-3)旋转,丝杠螺母(2-6)两端安装第一轴承(2-4)和第二轴承(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舵集束式电动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Ⅰ(4)与电路板Ⅱ(5)之间通过小支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红任宏喜王竟薛州伟赵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