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钻缝线插入器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轴,所述远侧端部连接到管状部分。所述插入器还包括插入器尖端,所述插入器尖端附接到所述轴并从所述轴朝远侧延伸。所述插入器尖端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缝线锚保持狭槽。所述插入器尖端还包括具有钻孔点的远侧端部。所述管状部分还可包括具有第一内部容积的外管和具有第二内部容积的缝线管。所述缝线管在所述外管的所述第一内部容积内延伸。
Self drilling full seam anchor ins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钻全缝线锚插入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72369、2018年1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18851、2018年2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31034、2017年8月10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号62/543,516和2017年7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36208的优先权和权益。
技术介绍
1.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外科修复部位处钻出骨孔并将缝线锚插入骨孔的钻、锚驱动器和钻孔导向器,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自钻全缝线锚和插入器。2.相关技术描述许多整形外科手术过程和医疗过程需要将一个主体固定至另一个主体。此类主体可以包括骨、软组织和假体。一个主体可以使用连接器装置,诸如螺钉和缝线锚(例如,中空的非打结型缝线锚和柔软的全缝线锚)相对于另一个主体固定就位。例如,各种整形外科手术需要在骨内插入和固定缝线锚。缝线锚的一个示例是软缝线锚,诸如装置。参见例如美国9826971。由于柔软的锚常常完全由缝线材料制成,所以它们有时被称为“全缝线”锚,并且通常包括纤维构造锚主体部分(或者纤维、编织或织造织物型结构,诸如柔性网,如美国专利号9173652中所述)和缝线或细丝部分。在传统的Y形结装置中,将缝线完全刺穿编织材料多次,使得缝线穿过“前”表面和“后”表面。当以传统方式构造Y形结锚时,编织物的后表面上的缝线节段与骨接触并且由于摩擦而可能被骨磨损。存在用于将缝线锚插入骨内的至少两种一般的常规方法。在一种方法中,使用钻头产生并准备骨孔。通常将钻头推进穿过钻孔导向器以产生骨孔,然后使缝线锚穿过钻孔导向器或从钻孔导向器向下进入骨孔中以进行部署。如果在骨孔的产生和缝线锚的推进之间移动钻孔导向器,则可以将钻孔导向器移动到不与骨孔对准。如果钻孔导向器不再与骨孔对准,则通常无法插入和部署缝线锚。因此,当钻孔导向器移动到不与第一骨孔对准时,通常需要产生第二骨孔。在第二种方法中,消除了钻孔步骤,以试图避免上述未对准问题。自穿孔缝线锚,诸如Y形结RC缝线锚,例如设计有插入器,这允许将插入器中的锚直接定位在骨上的期望位置处。当将插入器中的锚定位在期望位置处时,可以锤击插入器,从而迫使锚直接进入骨中。然而,将锚锤击入骨中会向骨施加冲击力,这对于一些外科部位位置可能是不期望的。例如,在关节盂骨或较小的骨处,诸如在四肢中,冲击力可能是特别不期望的。另外,通常要求自穿孔锚的尺寸较大。因此,此类锚可能不仅是不期望的,而且在较小的骨中不可使用。因此,需要这样的缝线锚插入器,该缝线锚插入器可将小缝线锚插入骨中,而无需钻出骨孔或在骨上施加冲击力。相关技术部分免责声明描述:就以上在相关技术部分描述或本公开的其他地方讨论的具体专利/公布/申请/产品而言,这些讨论不应被认为是承认所讨论的专利/公布/产品是出于专利法目的的现有技术。例如,所讨论的专利/公布/产品中的一些或所有可能在时间上不够早,可能没有反映在时间上足够早地发展的主题和/或可能不足以实现等同于专利法目的的现有技术。就以上在相关技术部分描述和/或整个申请中讨论的具体专利/公布/申请/产品而言,其描述/公开内容均以引用方式以其各自的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认识到,用于钻出骨孔和插入缝线锚的常规方法存在潜在的问题和/或缺点(如此处和上文所讨论的)。例如,从钻孔导向器移除钻头并用驱动器替换钻头以插入缝线锚增加了钻孔导向器与骨孔未对准的风险,这需要额外的手术时间并且有对周围的组织和骨造成创伤的风险。在另一个示例中,将锚锤击入骨中会向骨施加冲击力,这对于一些外科部位位置可能是不期望的。因此,需要易于使用的缝线锚插入器,该缝线锚插入器可将缝线锚插入骨中,而无需钻出骨孔或在骨上施加冲击力。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案可以是有利的,因为它们可以解决或减少本文讨论的潜在问题和/或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公开涉及被构造成将缝线锚插入骨中的自钻锚插入器的专利技术构型、结构和所得功能。根据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是缝线锚插入器。缝线锚插入器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轴,该远侧端部连接到管状部分。插入器还包括插入器尖端,该插入器尖端附接到轴并从轴朝远侧延伸。插入器尖端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缝线锚保持狭槽。插入器尖端还包括具有钻孔点的远侧端部。管状部分还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第一内部容积的外管和具有第二内部容积的缝线管。缝线管在外管的第一内部容积内延伸。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自钻锚插入器系统,该自钻锚插入器系统还包括锚,该锚具有穿过其定位(或可以织造)的一段缝线。锚延伸穿过缝线锚保持狭槽,使得所述一段缝线的第一端部沿着轴的第一侧延伸,而所述一段缝线的第二端部沿着轴的第二侧延伸。根据又一方面,在钻出骨孔并将缝线锚插入骨孔中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i)提供插入器,该插入器包括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轴,该远侧端部连接到管状部分,附接到轴并从轴朝远侧延伸的插入器尖端,延伸穿过插入器尖端的缝线锚保持狭槽,在插入器尖端的远侧端部处的钻孔点,管状部分的具有第一内部容积的外管,以及管状部分的具有第二内部容积的缝线管,该缝线管在外管的第一内部容积内延伸;(ii)将缝线锚插入穿过缝线锚保持狭槽,该缝线锚具有穿过其定位(或可以织造)的一段缝线;(iii)在轴的第一侧上张紧所述一段缝线的第一端部并且在轴的第二侧上张紧所述一段缝线的第二端部;(iv)将导向管的远侧端部抵靠骨定位;(v)将插入器延伸穿过导向管,使得钻孔点在骨表面的期望骨孔位置处;以及(vi)用插入器的钻孔点在骨中钻出骨孔。缝线材料或缝线,当这些术语在本文中使用和描述时可包括单丝或多丝缝线以及适合于执行缝线功能的任何其他金属或非金属丝状或线状材料。这种材料可包括可生物吸收和不可吸收的材料。缝线锚,当该术语在本文中使用时,可以包括柔软的缝线锚和刚性的缝线锚。柔软的缝线锚由缝线材料的细丝形成,这些细丝由于可变形以将其直径增大至大于预先形成的骨孔的大小而被保留在该骨孔内,从而驻留在松质骨内和骨皮质下方。一种这样的缝线锚公开于转让给本文受让人的美国专利号9826971中,该美国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由于柔软的锚常常完全由缝线材料制成,所以它们有时被称为“全缝线”锚,并且通常包括纤维构造锚主体部分(或者纤维、编织或织造织物型结构,诸如柔性网,如美国专利号9173652中所述)和缝线或细丝部分。用于插入/部署此类全缝线锚的方法和装置是已知的,其实例公开于美国专利号9173652中全部或部分描述的。如美国专利号8409252中所述,例如,“非柔软的”、“硬的”或“刚性的”缝线锚通常包括“硬的”锚主体部分(其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和缝线/细丝部分。此类缝线锚的锚主体可以由生物可相容的和/或生物可吸收的材料形成。这些材料可以具有这样的组成,使得它们例如在骨的愈合过程期间被身体重新吸收。适合在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中使用的示例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醚醚酮(“PEEK”)、聚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插入器,包括:/n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轴,所述轴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n插入器尖端,所述插入器尖端附接到所述轴并从所述轴朝远侧延伸;/n缝线锚保持狭槽,所述缝线锚保持狭槽延伸穿过所述插入器尖端;以及/n钻孔点,所述钻孔点在所述插入器尖端的所述远侧端部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4 US 62/536,208;20170810 US 62/543,516;20171.一种锚插入器,包括:
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轴,所述轴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
插入器尖端,所述插入器尖端附接到所述轴并从所述轴朝远侧延伸;
缝线锚保持狭槽,所述缝线锚保持狭槽延伸穿过所述插入器尖端;以及
钻孔点,所述钻孔点在所述插入器尖端的所述远侧端部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插入器,还包括锚部署通道,所述锚部署通道从所述缝线锚保持狭槽延伸到所述插入器尖端的外部远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插入器,还包括所述缝线锚保持狭槽的一对相对内壁和所述锚部署通道的一对相对钻孔面,其中所述内壁与所述钻孔面成一定角度偏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插入器,还包括快速更换连接器,所述快速更换连接器附接到所述轴并且从所述轴朝近侧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插入器,其中所述快速更换连接器包括远侧适配器和从其朝近侧延伸的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插入器,其中所述杆包括至少一个平坦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插入器,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轴的所述远侧端部的管状部分;
所述管状部分的具有第一内部容积的外管;以及
所述管状部分的具有第二内部容积的缝线管,所述缝线管在所述外管的所述第一内部容积内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插入器,其中所述轴延伸到所述外管的至少远侧部分和所述缝线管的至少远侧部分中,并且所述外管的至少近侧部分延伸到所述快速更换连接器中。
9.一种自钻锚插入器系统,包括:
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轴,所述远侧端部连接到管状部分;
插入器尖端,所述插入器尖端附接到所述轴并从所述轴朝远侧延伸;
缝线锚保持狭槽,所述缝线锚保持狭槽延伸穿过所述插入器尖端;
钻孔点,所述钻孔点在所述插入器尖端的所述远侧端部处;以及
具有穿过其定位的一段缝线的锚,所述锚延伸穿过所述缝线锚保持狭槽,使得所述一段缝线的第一端部沿着所述轴的第一侧延伸,而所述一段缝线的第二端部沿着所述轴的第二侧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钻锚插入器系统,其中所述锚是锚编织物,其中所述一段缝线穿过所述锚编织物的一个表面定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钻锚插入器系统,其中在装载部署前构型中,所述锚围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雷迪·布雷斯利希,詹姆斯·巴伯,艾德里安·博斯沃思,本尼·韦恩·小格拉迪什,彼得·米勒,约翰·K·西,
申请(专利权)人:康曼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