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2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轧钢用加热炉炉顶挡墙,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包括弯梁、锚固件、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多个所述弯梁排成一列,左侧模板设有凹面,左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左侧,右侧模板设有与左侧模板相应的凸面,右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右侧,中间模板固定在多个弯梁之间,通过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将多个弯梁连成一体;每个弯梁的弯曲处底部固接多个锚固件,弯梁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另一端以可滑动形式安装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可将挡墙模块化提前预制、烘烤,现场通过凸凹结构组合装配;缩短检修时间,减小高温施工难度,降低施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
本技术涉及轧钢用加热炉炉顶挡墙,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轧钢用加热炉炉顶挡墙普遍采用浇注料现场浇注,中间水管冷却,由于浇注料密度大,蓄热量大,在急冷急热的情况下很容易损坏。在加热炉检修工程中,炉顶挡墙部位是检修最频繁的部位,检修具有难度大、停炉时间长、工艺复杂等特点。传统加热炉挡墙检修需要更换弯梁、安装锚固件、支设异形模板、浇注料浇注等多道工序。施工难度大,检修时间长,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可将挡墙模块化提前预制、烘烤,现场通过凸凹结构组合装配;缩短检修时间,减小高温施工难度,降低施工的劳动强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包括弯梁、锚固件、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多个所述弯梁排成一列,左侧模板设有凹面,左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左侧,右侧模板设有与左侧模板相应的凸面,右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右侧,中间模板固定在多个弯梁之间,通过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将多个弯梁连成一体;每个弯梁的弯曲处底部固接多个锚固件,弯梁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另一端以可滑动形式安装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所述弯梁为U型,弯梁的一端通过吊挂板焊接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另一端通过可滑动吊耳安装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所述弯梁内侧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弯梁、锚固件、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通过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将多个弯梁连城一体。本技术可提前预制与烘烤,简化了检修的工序,缩短了检修时间,减小了高温施工难度。(2)左侧模板设有凹面,右侧模板设有与左侧模板相应的凸面,将模块两侧设计成凸凹面,使现场装配后缝隙更小、防止炉内高温火焰窜出。模板采用组合形式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检修时间,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本技术实现了加热炉炉顶挡墙模块化装配,大大地减轻了检修工作量,减少了施工时间及人员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左侧模板结构示意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左侧模板结构示意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右侧模板结构示意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右侧模板结构示意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间模板结构示意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间模板结构示意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运输状态示意图。图中:1-弯梁2-锚固件3-左侧模板4-中间模板5-右侧模板6-加热炉炉顶大梁7-连接梁8-运输固定梁11-吊挂板12-可滑动吊耳13-连接板31-凹面41-凸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包括弯梁1、锚固件2、左侧模板3、中间模板4与右侧模板5。整个装配式模块有2根弯梁1和3根弯梁1两种规格,两种规格对应的各部位结构型式一样,只是装配式模块的模板中段长度不一样,两端凹凸结构相同,如图2所示,3根弯梁1规格的装配模块共设有3个弯梁1,3个弯梁1排成一列,左侧模板3固定在最左侧的弯梁1上,右侧模板3固定在最右侧的弯梁1上,中间模板4固定在3个弯梁1之间,通过左侧模板3、中间模板4与右侧模板5将3个弯梁1连成一体。弯梁1之间焊接连接梁7,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如图1、图2所示,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为工字梁,间距为1100mm。弯梁1为U型,弯梁1的一端通过吊挂板11焊接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6上,另一端通过可滑动吊耳12安装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6上。弯梁1内侧底部设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设有安装孔。如图3、图4所示,左侧模板3设有凹面31,左侧模板3边部设有法兰。如图5、图6所示,右侧模板5设有与左侧模板3相应的凸面41,右侧模板5边部设有法兰。如图7、图8所示,中间模板4的边部设有法兰。将模块两侧设计成凸凹面,使现场装配后缝隙更小、防止炉内高温火焰窜出。模板采用组合形式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检修时间,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如图9所示,本技术运输过程中,模块通过连接板13固定在运输固定梁8上,便于运输,放置模块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本技术的现场安装过程为:加热炉挡墙模块的现场安装从炉子中心线处开始向两端安装,炉顶两根工字钢大梁间距1100mm,安装时将装配式模块以610mm、910mm方向进炉,一端吊挂板担于炉顶工字钢大梁下翼缘上,一端将调解螺栓打到极限位,模块就位后将吊耳调回焊接固定,此方法可以避免装配式模块在现场空间冲突无法进炉的问题。通过2根弯梁(610mm)和3根弯梁(910mm)两种型号搭配使用,模块的凹凸面在安装装配时缝隙尽量小,可通过调解吊挂板的高度来精调,设计缝隙填充氧化铝纤维。在靠近侧墙的最后安装两块模块的尺寸误差在520mm厚侧墙处吸收,炉顶挡墙安装完成后补浇筑侧墙,完成安装。本技术实现了预制并现场装配的方式快速安装加热炉炉顶挡墙,创新了加热炉挡墙等工业炉窑检修、维修方法,生产使用效果良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梁、锚固件、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多个所述弯梁排成一列,左侧模板设有凹面,左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左侧,右侧模板设有与左侧模板相应的凸面,右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右侧,中间模板固定在多个弯梁之间,通过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将多个弯梁连成一体;每个弯梁的弯曲处底部固接多个锚固件,弯梁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另一端以可滑动形式安装在加热炉炉顶的大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加热炉挡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梁、锚固件、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多个所述弯梁排成一列,左侧模板设有凹面,左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左侧,右侧模板设有与左侧模板相应的凸面,右侧模板固定在多个所述弯梁的右侧,中间模板固定在多个弯梁之间,通过左侧模板、中间模板与右侧模板将多个弯梁连成一体;每个弯梁的弯曲处底部固接多个锚固件,弯梁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炉顶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元艇朱相国刘征张小溪于萍秦勉张兆朋李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