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2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窑炉,所述炉门背离炉体的一侧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炉体内部两侧壁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分布在底板两侧的护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连接固定有底部耐火纤维板,所述炉体内部的边缘位置连接固定有侧向耐火纤维板,所述炉体的右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炉门上的卡槽通过转动杆与其相卡接,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固定筒在转动杆上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将炉门与炉体固定在一起,采用该固定方式提高了炉体与炉门之间的固定强度,该设计解决了传统炉体存在密封效果不佳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窑炉
本技术是一种电窑炉,属于陶瓷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陶瓷产品特别是陶瓷工艺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很多陶瓷产品既是很好的、适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又具有极好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而一件陶瓷产品其品质不仅取决于从原料选择和成型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窑炉存在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窑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电窑炉存在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窑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炉门,所述炉门背离炉体的一侧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炉体内部两侧壁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分布在底板两侧的护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连接固定有底部耐火纤维板,所述炉体内部的边缘位置连接固定有侧向耐火纤维板,所述炉体的右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啮合有转盘,所述转盘与固定筒相固定且固定筒套装在转动杆的外侧,所述炉体内部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耐火纤维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连接固定有凸块,相邻两个板体之间的凹槽与凸块相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耐火纤维板的两侧与分布在炉体内部两侧壁的侧向耐火纤维板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前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把手。进一步地,分布在炉体内部的电阻加热丝设置有多根且多根电阻加热丝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电阻加热丝经由连接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宽度与转动杆的直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炉门的前侧位置包裹有耐火棉。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导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窑炉,炉门上的卡槽通过转动杆炉门其相卡接,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固定筒在转动杆上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将炉门与炉体固定在一起,采用该固定方式提高了炉体与炉门之间的固定强度,该设计解决了传统炉体存在密封效果不佳的难题;另外底板通过其两侧的护沿在滑动槽的内部进行滑动,该设计便于将放置在底板上侧的瓷器进行取出,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瓷器取出的速度,而底板上侧的底部耐火纤维板通过其两侧的凹槽与凸块相卡接,采用该设计提高了相邻两块底部耐火纤维板之间的密封性,解决了传统电窑炉存在热量散发速度较快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窑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窑炉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窑炉中底部耐火纤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窑炉中底部耐火纤维板的剖面图;图中:1-炉体、2-炉门、3-卡槽、4-滑动槽、5-底板、6-把手、7-底部耐火纤维板、8-侧向耐火纤维板、9-转动杆、10-转盘、11-固定筒、12-电阻加热丝、71-凹槽、72-板体、73-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窑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炉门2,炉门2背离炉体1的一侧位置开设有卡槽3,炉体1内部两侧壁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4,滑动槽4与分布在底板5两侧的护沿滑动连接,底板5的上端面连接固定有底部耐火纤维板7,炉体1内部的边缘位置连接固定有侧向耐火纤维板8,炉体1的右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上啮合有转盘10,转盘10与固定筒11相固定且固定筒11套装在转动杆9的外侧,炉体1内部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12。底部耐火纤维板7包括板体72,板体7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71,板体72的另一侧连接固定有凸块73,相邻两个板体72之间的凹槽71与凸块73相卡接。底部耐火纤维板7的两侧与分布在炉体1内部两侧壁的侧向耐火纤维板8相贴合。炉体1前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把手6,通过把手6便于对底板5的位置进行移动。分布在炉体1内部的电阻加热丝12设置有多根且多根电阻加热丝12之间等距进行排列,电阻加热丝12经由连接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电源相连接。卡槽3的宽度与转动杆9的直径相同,该设计便于将转动杆9与卡槽3相互卡接在一起。炉门2的前侧位置包裹有耐火棉,进而有利于减少炉体1内部热量的散发量。底板5下端面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导向轮,该设计便于将底板5从炉体1的内部抽出。具体实施方式:在需要对瓷器进行加热处理时,首先将瓷器放置到底部耐火纤维板7的上侧位置,然后通过底板5下侧的导向轮对底板5进行移动,通过底板5前侧位置的把手6对底板5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将底板5两侧的护沿与炉体1内部的滑动槽4滑动固定,固定完成后关闭炉门2,将炉门2与炉体1贴合在一起,然后将转动杆9旋转到卡槽3的内部,通过转动转盘10,进而与转盘10相固定的固定筒11向靠近炉门2的一侧移动,进而固定筒11与炉门2的表面相固定,通过固定筒11的挤压将炉体1与炉门2固定在一起,固定完成后通过控制器开启电阻加热丝12,进而通过电阻加热丝12对炉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进而实现对瓷器的加热,在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后开启炉门2,然后通过把手6将底板5从炉体1的内部抽出,进而将放置有另外一批瓷器的底板5放入到炉体1的内部,再次进行加热处理,底板5上侧的底部耐火纤维板7通过其两侧的凹槽71与凸块73相卡接,采用该设计提高了相邻两块底部耐火纤维板7之间的密封性,解决了传统电窑炉存在热量散发速度较快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窑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炉门(2),所述炉门(2)背离炉体(1)的一侧位置开设有卡槽(3),所述炉体(1)内部两侧壁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与分布在底板(5)两侧的护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5)的上端面连接固定有底部耐火纤维板(7),所述炉体(1)内部的边缘位置连接固定有侧向耐火纤维板(8),所述炉体(1)的右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上啮合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与固定筒(11)相固定且固定筒(11)套装在转动杆(9)的外侧,所述炉体(1)内部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窑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炉门(2),所述炉门(2)背离炉体(1)的一侧位置开设有卡槽(3),所述炉体(1)内部两侧壁的下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与分布在底板(5)两侧的护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5)的上端面连接固定有底部耐火纤维板(7),所述炉体(1)内部的边缘位置连接固定有侧向耐火纤维板(8),所述炉体(1)的右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上啮合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与固定筒(11)相固定且固定筒(11)套装在转动杆(9)的外侧,所述炉体(1)内部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电阻加热丝(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耐火纤维板(7)包括板体(72),所述板体(7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凹槽(71),所述板体(72)的另一侧连接固定有凸块(73),相邻两个板体(72)之间的凹槽(71)与凸块(73)相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斌陈莉娜孙婷洁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水流星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