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758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36
本公开提供一种同步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降低实现时钟同步的复杂性。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二移动单元接收第一移动单元发送的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前同步码和移动单元识别号;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根据所述移动单元识别号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单元为母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确定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小于预设时长时,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调至所述预设时长。本公开用于实现移动单元之间的同步。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同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时钟同步技术非常重要。各节点之间只有进行了时钟同步才能保障应用业务一致性。在现有的时钟同步技术中,有通过时钟网进行时钟同步、也有通过卫星进行时钟同步。这些同步技术依赖于其它单一核心时钟源进行同步。需要建立中心时钟源,还有需要建立时钟同步网进行时钟同步,系统搭建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方法及系统,能够降低实现时钟同步的复杂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同步方法,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所述无线自组网包括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发送的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前同步码;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测量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i;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确定trx,i小于预设时长tcorr时,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k调整为tcorr。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移动单元发送信息包,其他移动单元接收到该信息包时,根据信息包携带的同步信息完成同步过程。自组网内的移动单元在传输建立的同时,到达同步的目的。无需建立中心时钟源或者时钟同步网,降低了实现时钟同步的复杂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步信息还包括同步识别码,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保持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自组网还包括第三移动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移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发送的信息包;所述第三移动单元确定本机的同步识别码大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且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小于tcorr;所述第三移动单元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调至tcorr,并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保持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单元断开所述无线自组网时,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为当前所述无线自组网中移动单元的同步识别码最低值。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开机后在静默时段内未接收到信息包时,作为母移动单元向所述无线自组网内的其他移动单元发送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同步系统,包括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所述无线自组网包括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发送的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前同步码;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用于测量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i;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用于确定trx,i小于预设时长tcorr时,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k调整为tcorr。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步信息还包括同步识别码,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用于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保持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自组网还包括第三移动单元;所述第三移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发送的信息包;所述第三移动单元,用于确定本机的同步识别码大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且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小于预设时长;所述第三移动单元,用于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调至所述预设时长,并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保持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单元断开所述无线自组网时,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为当前所述无线自组网中移动单元的同步识别码最低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开机后静默时段内未接收到信息包时,作为母移动单元向所述无线自组网内的其他移动单元发送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总体架构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单元更新同步识别码值的说明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单元更新同步识别码值的逻辑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单元检测检测母移动单元的逻辑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方法,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以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包括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第三移动单元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移动单元为母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第三移动单元以第一移动单元作为同步时钟源完成同步。第一移动单元从自组网断开时,第二移动单元可作为母移动单元,第三移动单元以第二移动单元作为同步时钟源完成同步。母移动单元的选取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方式进行指派,或者通过推举算法确定。本公开对于选取母移动单元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第三移动单元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以上。本公开对于具体数量不做限定。为便于描述,将第一移动单元计作MU1,将第二移动单元计作MU2,将第三移动单元计作MU3。参照图1所示的系统总体架构图,可分为授时脉冲信号输入、自组网波形、时分多址(英文全称: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英文简称:TDMA)协议设计、时钟同步协议、推举算法、同步脉冲输出六个层面来实现。在一个AdhocTDMA通信网络中,该通信网络可包括多个移动单元10,从多个移动单元的一个移动单元发送信息包到其他各个移动单元。每个时隙的前tcorr时长用于传输前同步码,tcorr的取值可以为预设值。接收到信息包的移动单元,比较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i与预定时间参数tcorr,并相应地调整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k。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方法,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无线自组网包括MU1和MU2。如图2所示,该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MU2接收MU1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所述无线自组网包括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所述方法包括:/n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发送的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前同步码;/n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测量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i;/n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确定trx,i小于预设时长tcorr时,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k调整为tcorr。/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移动单元,所述无线自组网包括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发送的携带同步信息的信息包,所述同步信息包括前同步码;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测量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i;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确定trx,i小于预设时长tcorr时,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trx,k调整为tcor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息还包括同步识别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自组网还包括第三移动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移动单元接收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发送的信息包;
所述第三移动单元确定本机的同步识别码大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且所述信息包对应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小于tcorr;
所述第三移动单元将本机的前同步码检测时间调至tcorr,并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与所述信息包所携带的同步识别码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单元断开所述无线自组网时,更新本机的同步识别码为当前所述无线自组网中移动单元的同步识别码最低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开机后在静默时段内未接收到信息包时,作为母移动单元向所述无线自组网内的其他移动单元发送携带同步信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刚冯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