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包括底盘和支架,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壁设有若干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卡口和滑筒,所述卡口开于支架的外壁,所述滑筒套接于支架的外壁,所述滑筒的前后两端外壁均固接装配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把手。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通过滑筒带动器座在支架的外壁运动,转动把手带动螺杆在螺筒的内部运动,带动卡球卡进卡口内部,且夹紧支架,将感应器放进器座的内部,且推动夹板带动转杆转动,转杆拉动拉杆在穿筒的内部运动,拉杆拉动支杆带动横柄运动,达到了可以快速安装拆卸感应器的效果。
A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signal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具体领域为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业务应用的蓬勃发展,促使移动互联网呈现出爆炸式发展趋势,统计数据表明,无线业务流量以每年接近10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无线数据流量将增长1000倍。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未来5G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未来的5G将服务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无线支付、移动办公、智能家居、位置服务、远程医疗等等。同时,也将与电网、交通、医疗、家居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衍生出大量以物为主体的终端。这些都对未来的5G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4G相比,除了速率、时延等传统的空口性能指标需要进一步提升外,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频谱效率、能效以及成本等进一-步体现5G系统的先进性的指标,目前,电信运营商为了克服大型建筑物结构对无线网络接收信号的屏蔽,如:GSM/TDSCDMA/WCDMA/WLAN/CDMA2000等无线网络,往往在大型建筑物内部采用室内分布系统来解决信号覆盖问题。一般情况下,每套室内分布系统下挂数十到数百个末端天线,但是感应器需要维护时需要拆卸或者改变安装位置,现有技术安装拆卸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包括底盘和支架,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壁设有若干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卡口和滑筒,所述卡口开于支架的外壁,所述滑筒套接于支架的外壁,所述滑筒的前后两端外壁均固接装配有螺筒,所述螺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把手,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卡球,所述卡球与卡口卡接相连,所述滑筒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器座,所述器座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连轴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接装配有夹板,所述器座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处固接装配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固接装配有穿筒,所述穿筒的内部插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转杆的另一端铰接相连,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固接装配有竖板的一端,所述竖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轴活动安装有横柄的一端,所述横柄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第三连轴与拉杆的另一端活动相连,所述横柄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拉柄,所述底板远离转杆的一侧设有直板,所述直板与器座相连,所述直板靠近竖板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压缩弹簧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板的另一侧壁相连。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底端固接装配有塑胶垫。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壁固接装配有硅胶垫。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海绵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通过滑筒带动器座在支架的外壁运动,转动把手带动螺杆在螺筒的内部运动,带动卡球卡进卡口内部,且夹紧支架,将感应器放进器座的内部,且推动夹板带动转杆转动,转杆拉动拉杆在穿筒的内部运动,拉杆拉动支杆带动横柄运动,横柄在竖板上转动,且压缩弹簧的弹性推动横柄,带动转杆转动,使夹板夹紧感应器,需要拆卸时,按压拉柄,与压缩弹簧的弹性相抵抗,带动横柄运动,横柄带动拉杆且联动转杆转动,带动夹板运动,将感应器推出,达到了可以快速安装拆卸感应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底盘、3-调节装置、31-卡口、32-卡球、33-把手、34-螺筒、35-螺杆、36-滑筒、4-转杆、5-器座、6-底板、7-支杆、8-竖板、9-第一连轴、10-直板、11-压缩弹簧、12-连板、13-拉柄、14-横柄、15-穿筒、16-拉杆、17-第二连轴、18-夹板、19-硅胶垫、20-第三连轴、21-海绵套、22-塑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包括底盘2和支架1,底盘2搭载支架1,支架1搭载器座5等其他结构进行支撑,底盘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支架1,支架1的外壁设有若干个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调节器座5在支架1外壁上的位置,调节装置3包括卡口31和滑筒36,卡口31有若干个,滑筒36带动器座5在支架1的外壁运动,转动把手33带动螺杆35在螺筒34的内部运动,带动卡球32卡进卡口内部,且夹紧支架1,将感应器放进器座5的内部,且推动夹板18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拉动拉杆16在穿筒15的内部运动,穿筒15的空间足以使拉杆16运动,拉杆16拉动支杆7带动横柄14运动,横柄14在竖板8上,且压缩弹簧11的弹性推动横柄14,带动转杆4转动,使夹板18夹紧感应器,需要拆卸时,按压拉柄13,与压缩弹簧11的弹性相抵抗,带动横柄14运动,横柄14带动拉杆16且联动转杆4转动,带动夹板18运动,将感应器推出,卡口31开于支架1的外壁,滑筒36套接于支架1的外壁,滑筒36的前后两端外壁均固接装配有螺筒34,螺筒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5,螺杆35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把手33,螺杆35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卡球32,卡球32与卡口31卡接相连,滑筒36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器座5,器座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连轴17活动安装有转杆4,转杆4的一端固接装配有夹板18,器座5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处固接装配有底板6,底板6的上表面一侧固接装配有穿筒15,穿筒15的内部插接有拉杆16,拉杆16的一端与转杆4的另一端铰接相连,底板6的上表面另一侧固接装配有竖板8的一端,竖板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轴9活动安装有横柄14的一端,横柄14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支杆7,支杆7通过第三连轴20与拉杆16的另一端活动相连,横柄14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连板12,连板12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拉柄13,底板6远离转杆4的一侧设有直板10,直板10与器座5相连,直板10靠近竖板8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压缩弹簧11的一端,压缩弹簧11的另一端与连板12的另一侧壁相连。具体而言,底盘2的底端固接装配有塑胶垫22,塑胶垫22保护地面。具体而言,夹板18的内壁固接装配有硅胶垫19,硅胶垫19对感应器进行保护。具体而言,把手33的外壁套接有海绵套21,海绵套21增加人手舒适度。工作原理:本技术,滑筒36带动器座5在支架1的外壁运动,转动把手33带动螺杆35在螺筒34的内部运动,带动卡球32卡进卡口31内部,且夹紧支架1,将感应器放进器座5的内部,且推动夹板18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拉动拉杆16在穿筒15的内部运动,拉杆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包括底盘(2)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支架(1),所述支架(1)的外壁设有若干个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卡口(31)和滑筒(36),所述卡口(31)开于支架(1)的外壁,所述滑筒(36)套接于支架(1)的外壁,所述滑筒(36)的前后两端外壁均固接装配有螺筒(34),所述螺筒(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5),所述螺杆(35)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把手(33),所述螺杆(35)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卡球(32),所述卡球(32)与卡口(31)卡接相连,所述滑筒(36)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器座(5),所述器座(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连轴(17)活动安装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一端固接装配有夹板(18),所述器座(5)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处固接装配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一侧固接装配有穿筒(15),所述穿筒(15)的内部插接有拉杆(16),所述拉杆(16)的一端与转杆(4)的另一端铰接相连,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另一侧固接装配有竖板(8)的一端,所述竖板(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轴(9)活动安装有横柄(14)的一端,所述横柄(14)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支杆(7),所述支杆(7)通过第三连轴(20)与拉杆(16)的另一端活动相连,所述横柄(14)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连板(12),所述连板(12)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拉柄(13),所述底板(6)远离转杆(4)的一侧设有直板(10),所述直板(10)与器座(5)相连,所述直板(10)靠近竖板(8)的一侧壁固接装配有压缩弹簧(11)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11)的另一端与连板(12)的另一侧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感应器,包括底盘(2)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中心处固接装配有支架(1),所述支架(1)的外壁设有若干个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卡口(31)和滑筒(36),所述卡口(31)开于支架(1)的外壁,所述滑筒(36)套接于支架(1)的外壁,所述滑筒(36)的前后两端外壁均固接装配有螺筒(34),所述螺筒(3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35),所述螺杆(35)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把手(33),所述螺杆(35)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卡球(32),所述卡球(32)与卡口(31)卡接相连,所述滑筒(36)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器座(5),所述器座(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二连轴(17)活动安装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一端固接装配有夹板(18),所述器座(5)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处固接装配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一侧固接装配有穿筒(15),所述穿筒(15)的内部插接有拉杆(16),所述拉杆(16)的一端与转杆(4)的另一端铰接相连,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另一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生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瑞志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