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箱体,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上固设有主轴,箱体内设有三个从动齿轮,三个从动齿轮均与中心齿轮啮合,三个从动齿轮上均固设有从动齿轴,箱盖的上方设有罩壳,罩壳与箱盖固定连接,罩壳的下端面固设有内齿圈,从动齿轴的上端面固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从动齿轴的下端连接有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外界的电机与主轴连接,电机带动主轴和中心齿轮转动,中心齿轮带动三个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三根从动齿轴转动,从动齿轴带动磨盘转动,实现磨盘自转,从动齿轴还会带动小齿轮转动,带动内齿圈转动,从而使箱盖和箱体开始转动,实现磨盘的公转。
A transmiss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箱体
本技术涉及传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传动箱体。
技术介绍
抹光机又叫做水泥收光机,它的主要结构是一个汽油机驱动的抹刀转子,在转子中部的十字架底面装有2~4片抹刀。抹刀倾斜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由汽油机带动三角皮带使抹刀转子旋转。操作时,先握住操纵手柄,启动汽油机,抹刀即旋转对水泥地坪进行抹光。普通的抹光机在使用时,只有一个磨盘对底面进行抹光,使磨光地对地面的研磨效率较低,且对地面的研磨质量较差。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箱体,具有使用三个能够自转的磨盘,且三个磨盘在工作时还能以较低速度公转,从而使磨盘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对地面的研磨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传动箱体,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位于箱体的上侧,所述箱盖与箱体卡接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中心齿轮,所述箱体上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下轴承一,所述中心齿轮位于下轴承一的上端,且与下轴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下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上轴承一,所述上轴承一压在中心齿轮的上端面,且与中心齿轮紧密贴合,所述中心齿轮上固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下端位于下轴承一内,且与下轴承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上端贯穿箱盖,且位于箱盖的上端,所述主轴的上端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三个从动齿轮,三个所述从动齿轮的结构相同,三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中心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内设有三个下轴承二,三个所述下轴承二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的下端面,且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箱盖的下端面设有三个上轴承二,三个所述上轴承二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的上端面,且与三个从动齿轮紧密贴合,三个所述从动齿轮上均固设有从动齿轴,所述从动齿轴的上端贯穿箱盖,且位于箱盖的上方,所述箱盖的上方设有罩壳,所述罩壳与箱盖固定连接,所述罩壳与箱盖之间设有转动腔,所述罩壳的下端面固设有内齿圈,所述从动齿轴的上端面固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内齿圈啮合,所述从动齿轴的下端固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磨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机构可以连接到抹光机上,抹光机上的电机与主轴固定,当电机启动时,电机会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中心齿轮转动,中心齿轮会带动三个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会带动从动齿轴转动,从而使从动齿轴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会带动磨盘转动,从而使磨盘实现自转,从动齿轴还会带动小齿轮转动,三个小齿轮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带动内齿圈开始转动,内齿圈转动时会带动罩壳开始转动,罩壳带动箱盖和箱体转动,箱体转动时,会带动三根从动齿轴跟随箱体转动,从而使三根从动齿轴能够带动三个磨盘跟随箱体转动,实现三个磨盘的公转,从而提高磨盘对地面的研磨效率。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盘,所述固定座套设在主轴上,且与主轴转动配合,所述罩壳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套设在罩壳的上端且与罩壳的外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盘与抹光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抹光机转动配合,固定座与主轴转动配合,可以使主轴在转动时,不会影响到固定座的转动,从而使固定座和主轴之间能够拥有不同的转速,有利于对地面的抹光。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嵌设有两个轴承三,两个所述轴承三套设在主轴上,且与主轴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轴承三能够减小主轴与固定座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固定座和主轴之间能够更好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贯穿固定盘、固定座和罩壳,所述固定盘、固定座和罩壳通过固定螺杆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杆将固定盘、固定座和罩壳固定,使罩壳转动时能够更好的带动固定盘和固定座转动,使磨盘能够更好的实现公转。作为优选,所述上轴承一的上端和下轴承一的下端均设有固定环一,所述上轴承二的上端和下轴承二的下端均设有固定环二,所述轴承三的下端设有固定环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环一将上轴承一和下轴承一固定,两个固定环二将上轴承二和下轴承二固定,固定环三将两个轴承三固定,使若干轴承不会从与装置分离,从而使装置能够更好的完后才能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2、箱盖;21、罩壳;22、内齿圈;3、中心齿轮;31、下轴承一;32、上轴承一;33、固定环一;4、主轴;5、从动齿轮;51、下轴承二;52、上轴承二;53、固定环二;6、从动齿轴;61、连接柱;62、磨盘;7、固定座;71、固定盘;72、轴承三;73、固定螺杆;74、固定环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传动箱体1,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盖2位于箱体1的上侧,箱盖2与箱体1卡接连接。箱体1内设有中心齿轮3,中心齿轮3上固设有主轴4,主轴4的上端设有连接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座7和固定盘71,固定座7套设在主轴4上,固定座7的内壁上嵌设有两个轴承三72,两个轴承三72套设在主轴4上,且与主轴4固定连接。轴承三72的下端设有固定环三74。罩壳21与固定座7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盘71套设在罩壳21的上端且与罩壳21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机构与抹光机本体的输出端连接,固定盘71与抹光机直接接触,且固定盘71与抹光机之间转动配合。主轴4的上端与抹光机本体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电机启动时,电机会带动主轴4转动。当主轴4转动时,固定座7不会跟随主轴4转动,两个轴承三72能够减小固定座7与主轴4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固定座7与主轴4之间不会磨损。如图2所示,箱体1上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下轴承一31,中心齿轮3位于下轴承一31的上端,且与下轴承一31的一侧固定连接,箱盖2下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上轴承一32,上轴承一32压在中心齿轮3的上端面,且与中心齿轮3紧密贴合。主轴4的下端位于下轴承一31内,且与下轴承一3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轴承一32的上端和下轴承一31的下端均设有固定环一33。当电机启动带动主轴4转动时,主轴4会带动中心齿轮3转动。上轴承一32能够减小中心齿轮3上端面与箱盖2之间的摩擦,下轴承一31能够减小中心齿轮3下端面与箱体1之间的摩擦,使中心齿轮3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从而使中心齿轮3能够更顺畅的转动。两个固定环一33将上轴承一32和下轴承一31固定,使上轴承一32不会向上移动,下轴承一31不会向下移动,从而使上轴承一32和下轴承一31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如图2所示,箱体1内设有三个从动齿轮5,三个从动齿轮5的结构相同。三个从动齿轮5均与中心齿轮3啮合。箱体1内设有三个下轴承二51,三个下轴承二51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5的下端面,且与从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箱体(1),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位于箱体(1)的上侧,所述箱盖(2)与箱体(1)卡接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有中心齿轮(3),所述箱体(1)上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下轴承一(31),所述中心齿轮(3)位于下轴承一(31)的上端,且与下轴承一(3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盖(2)下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上轴承一(32),所述上轴承一(32)压在中心齿轮(3)的上端面,且与中心齿轮(3)紧密贴合,所述中心齿轮(3)上固设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下端位于下轴承内,且与下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4)的上端贯穿箱盖(2),且位于箱盖(2)的上端,所述主轴(4)的上端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箱体(1)内设有三个从动齿轮(5),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的结构相同,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均与中心齿轮(3)啮合,所述箱体(1)内设有三个下轴承二(51),三个所述下轴承二(51)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5)的下端面,且与从动齿轮(5)固定连接,所述箱盖(2)的下端面设有三个上轴承二(52),三个所述上轴承二(52)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5)的上端面,且与三个从动齿轮(5)紧密贴合,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上均固设有从动齿轴(6),所述从动齿轴(6)的上端贯穿箱盖(2),且位于箱盖(2)的上方,所述箱盖(2)的上方设有罩壳(21),所述罩壳(21)与箱盖(2)固定连接,所述罩壳(21)与箱盖(2)之间设有转动腔,所述罩壳(21)的下端面固设有内齿圈(22),所述从动齿轴(6)的上端面固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内齿圈(22)啮合,所述从动齿轴(6)的下端固设有连接柱(61),所述连接柱(61)上连接有磨盘(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箱体(1),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位于箱体(1)的上侧,所述箱盖(2)与箱体(1)卡接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有中心齿轮(3),所述箱体(1)上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下轴承一(31),所述中心齿轮(3)位于下轴承一(31)的上端,且与下轴承一(3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盖(2)下端面的中心处固设有上轴承一(32),所述上轴承一(32)压在中心齿轮(3)的上端面,且与中心齿轮(3)紧密贴合,所述中心齿轮(3)上固设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下端位于下轴承内,且与下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轴(4)的上端贯穿箱盖(2),且位于箱盖(2)的上端,所述主轴(4)的上端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箱体(1)内设有三个从动齿轮(5),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的结构相同,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均与中心齿轮(3)啮合,所述箱体(1)内设有三个下轴承二(51),三个所述下轴承二(51)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5)的下端面,且与从动齿轮(5)固定连接,所述箱盖(2)的下端面设有三个上轴承二(52),三个所述上轴承二(52)分别位于三个从动齿轮(5)的上端面,且与三个从动齿轮(5)紧密贴合,三个所述从动齿轮(5)上均固设有从动齿轴(6),所述从动齿轴(6)的上端贯穿箱盖(2),且位于箱盖(2)的上方,所述箱盖(2)的上方设有罩壳(21),所述罩壳(21)与箱盖(2)固定连接,所述罩壳(21)与箱盖(2)之间设有转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利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