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六腔等压等排量式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37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六腔等压等排量式油缸,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压缩机构、中缸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压气腔具有一定的容积,当油缸密封破损后发生大量泄漏,可容纳一定体积的油液,防止泄漏油液直接进入气缸,为紧急停机预留反应时间;在该腔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当泄漏油液到达一定液位时将会发送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检查设备并清理积液,若液位到达设定的极限液位时,仍旧没有外部操作,电子液位计将发送指令,使增压缸停止增压工作,保护设备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两个对称的气缸和中缸筒,使得结构更加简单,管道分布更加的均匀,可竖置或横置,使得运行速度更加的稳定;会产生高温处的密封使用活塞环,大大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六腔等压等排量式油缸
本技术涉及气体输送及压缩的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六腔等压等排量式油缸。
技术介绍
天然气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为压缩天然气及其相关应用领域,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压缩天然气是新能源汽车的理想能源之一,其相关技术和应用已日趋成熟,在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的士的普及下,显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天然气输送和充装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压缩设备,目前较为普遍的是传统的机械压缩机,其结构复杂,安装场地要求高,维护难度大,运转时振动和噪声大,效率低,可靠性低、污染大;其次压缩天然气设备的工况恶劣,压缩天然气时产生的高热易点燃混合着高压油腔微泄漏至气腔的油滴,导致局部燃爆产生,使油缸的密封圈烧毁的情况经常发生,造成加压设备损坏,频繁的维护降低了使用效率增加了运行成本;容易引起车辆损坏,同时增加了高压燃爆的风险;其次设备结构复杂,管道分布不均,放置方式单一,运行速度不稳定,内泄漏量较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燃爆性能强、具有自清洁功能、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管道分布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六腔等压等排量式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压缩机构、中缸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构;/n所述气体压缩机构包括气缸、活塞杆总成、第一活塞环、低压气输入端和高压气输出端,所述活塞杆总成的两端均设置在两个对称的气缸内,活塞杆总成与气缸之间形成左高压气腔和右高压气腔,活塞杆总成两端均套设有第一活塞环,所述左高压气腔内连接有左高压出气单向阀和左低压进气单向阀,所述右高压气腔内连接有右高压出气单向阀和右低压进气单向阀,所述低压气输入端通过左低压进气单向阀和右低压进气单向阀依次对应与左高压气腔和右高压气腔单向连接,所述高压气输出端通过左高压出气单向阀和右高压出气单向阀分别依次对应与左高压气腔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六腔等压等排量式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压缩机构、中缸机构和液压驱动机构;
所述气体压缩机构包括气缸、活塞杆总成、第一活塞环、低压气输入端和高压气输出端,所述活塞杆总成的两端均设置在两个对称的气缸内,活塞杆总成与气缸之间形成左高压气腔和右高压气腔,活塞杆总成两端均套设有第一活塞环,所述左高压气腔内连接有左高压出气单向阀和左低压进气单向阀,所述右高压气腔内连接有右高压出气单向阀和右低压进气单向阀,所述低压气输入端通过左低压进气单向阀和右低压进气单向阀依次对应与左高压气腔和右高压气腔单向连接,所述高压气输出端通过左高压出气单向阀和右高压出气单向阀分别依次对应与左高压气腔和右高压气腔单向连接,所述左高压出气单向阀连接有测压接头和单向调压阀;
所述中缸机构包括两个对称的中缸筒、电子液位计和单向排污阀,两个所述中缸筒与两个对称的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活塞杆总成从气缸伸出并通过中缸筒,所述中缸筒与活塞杆总成形成两个低压气腔,左侧所述低压气腔通过单向调压阀与左高压出气单向阀连接,所述电子液位计与单向排污阀均设置在中缸筒的重力势能最低处且电子液位计与液压系统电性连接,单向排污阀的出口端与低压气输入端单向连接;
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活塞、缓冲柱、接近开关和换向阀,所述液压缸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缸筒连接,所述液压活塞设置在液压缸内且套接活塞杆总成上,液压活塞将液压缸分隔成左高压油腔和右高压油腔,左高压油腔和右高压油腔均通过换向阀与液压系统连接,所述缓冲柱设有两组且均套设在活塞杆总成上,两组所述缓冲柱分别设置在液压活塞两侧,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液压缸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汉为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