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001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涉及工程器械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体、转动设置于机体上的轧桶、设置于机体上的驱动轧桶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机体上的用于控制轧桶方向的控制机构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用于调节轧桶重量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轧桶端面上位于其偏心处的供水管、设置于供水管上的调节阀以及设置于轧桶端面上的通气管,所述供水管、通气管均与轧桶内连通,所述供水管与供水源可拆卸连接以调节轧桶内的水量,所述轧桶周侧壁与现浇地坪接触并沿现浇地坪表面滚动以压平地坪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现浇地坪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人体踩踏地坪时的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地坪是底层间与混凝土层相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底层间的荷载,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防潮、防水、保暖、耐磨的性能。而一些场所的地坪需要同时具有耐磨和弹性等特点。公园作为人们经常去的公共场所之一,也需要铺设地坪,现在的公园地坪为保障结构强度一般会采用现浇的方式铺设。现在的现浇地坪主要是通过颗粒填充物与浆液搅拌形成的混合物铺设凝固形成的。由于填充物的存在,现浇地坪会存在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降低人体踩踏时的舒适度,这时一般通过浆液混合物自身的流动使现浇地坪表面保持平整,之后通过人工局部按压现浇地坪凸出部分并填补凹陷部分来保证现浇地坪表面的平整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人工局部按压的方式难以使现浇地坪各区域表面保持平整,因此降低了人体踩踏地坪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能提高现浇地坪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人体踩踏地坪时的舒适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包括机体、转动设置于机体上的轧桶、设置于机体上的驱动轧桶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机体上的用于控制轧桶方向的控制机构以及设置于机体上的用于调节轧桶重量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轧桶端面上位于其偏心处的供水管、设置于供水管上的调节阀以及设置于轧桶端面上的通气管,所述供水管、通气管均与轧桶内连通,所述供水管与供水源可拆卸连接以调节轧桶内的水量,所述轧桶周侧壁与现浇地坪接触并沿现浇地坪表面滚动以压平地坪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供水管向轧桶内注水,以此增加轧桶的重量,通过通气管实现轧桶内外的气压平衡,方便注水与放水,通过调节阀避免轧桶内注入的水溢出,当驱动机构驱动轧桶转动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轧桶的走向,此时轧桶与现浇地坪表面抵触,以此对地坪表面施压以提高其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人体踩踏地坪时的舒适度;且当轧桶放水后其重量减轻,以此方便对轧平装置进行运输;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轧桶注水量的多少调节轧桶的重量,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现浇地坪所需的轧平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管位于供水管远离轧桶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通气管内滑移穿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开设有连通其端壁与周侧壁的L形通道,所述通气管周侧壁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活塞滑移时L形通道与气孔连通以连通轧桶内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滑动时活塞的L形通道与气孔连通,以此使轧桶内外连通,当供水管内注水时通过通气管进行气体的流通,实现轧桶内外的气压平衡,以此减少注水的压力,同时方便水的释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源与供水管之间连通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滑移套设于供水管上且给水管滑动时推动活塞使L形通道与气孔连通,所述给水管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给水管与供水管的抱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给水管套设于供水管上时给水管与供水管相互连通,以此汲取水,同时给水管与活塞抵接并推动活塞滑移,以此使L形通道与气孔连通,从而连通轧桶内外,维持轧桶内外的气压平衡,并最终通过抱箍锁紧给水管与供水管,提高密封性,同时避免活塞反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与通气管以使L形通道开口与气孔错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与通气管以使L形通道与气孔错位,当给水管脱离供水管时活塞在弹力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以使L形通道开口与气孔错位,从而使气体流通的通道自动切断,避免轧桶内的水沿通气管溢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于轧桶端面上的齿圈、设置于机体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同轴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处于同一面且相互啮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其上的齿轮转动,齿轮与齿圈相互啮合以带动齿圈转动,以此带动轧桶转动,从而减少操作人员推动轧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位于轧桶两侧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落地架,所述落地架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当所述落地架转动时其上的滚轮均着地且此时轧桶悬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落地架转动时其上的滚轮均着地,此时落地架支撑轧桶悬空,从而方便轧桶在非工作状态时的运输,减少轧桶在其他路面上的磨损;同时滚轮至少有两个,以此使滚轮、轧桶重心形成三角结构,以此避免轧桶重心偏移而发生倾倒的现象,从而提高运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地架上同轴固定有踏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地架上设置踏板,当操作人员踩动踏板时,落地架沿其转动轴线转动并使其上的滚轮均着地,此时落地架支撑轧桶悬空,从而方便轧桶在非工作状态时的运输,减少轧桶在其他路面上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机体上的用于供人体握持以控制轧桶走向的控制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握持控制杆以控制机体的方向,当轧桶的走向产生偏差时通过拨正控制杆以使轧桶复位,从而方便轧桶走向的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轧桶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量管,所述量管呈透明状且其两端分别连通轧桶两侧的偏心处,所述量管上设置有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量管连通轧桶同一端面的两侧偏心处,当轧桶转动至量管竖直分布时,轧桶内的水面高度与量管内的水面高度保持一致,且量管呈透明状,以此方便操作人员读取量管的水面高度值以判断轧桶内的水量,从而方便调节轧桶的重量,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现浇地坪所需的轧平压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供水管向轧桶内注水,以此增加轧桶的重量,通过通气管实现轧桶内外的气压平衡,方便注水与放水,通过调节阀避免轧桶内注入的水溢出,当驱动机构驱动轧桶转动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轧桶的走向,此时轧桶与现浇地坪表面抵触,以此对地坪表面施压以提高其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人体踩踏地坪时的舒适度;且当轧桶放水后其重量减轻,以此方便对轧平装置进行运输;同时操作人员通过轧桶注水量的多少调节轧桶的重量,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现浇地坪所需的轧平压力;2.当活塞滑动时活塞的L形通道与气孔连通,以此使轧桶内外连通,当供水管内注水时通过通气管进行气体的流通,实现轧桶内外的气压平衡,以此减少注水的压力,同时方便水的释放;3.当落地架转动时其上的滚轮均着地,此时落地架支撑轧桶悬空,从而方便轧桶在非工作状态时的运输,减少轧桶在其他路面上的磨损;同时滚轮至少有两个,以此使滚轮、轧桶重心形成三角结构,以此避免轧桶重心偏移而发生倾倒的现象,从而提高运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齿圈;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11、轧桶;12、量管;2、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转动设置于机体(1)上的轧桶(11)、设置于机体(1)上的驱动轧桶(11)转动的驱动机构(2)、设置于机体(1)上的用于控制轧桶(11)方向的控制机构(3)以及设置于机体(1)上的用于调节轧桶(11)重量的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于轧桶(11)端面上位于其偏心处的供水管(41)、设置于供水管(41)上的调节阀(42)以及设置于轧桶(11)端面上的通气管(43),所述供水管(41)、通气管(43)均与轧桶(11)内连通,所述供水管(41)与供水源可拆卸连接以调节轧桶(11)内的水量,所述轧桶(11)周侧壁与现浇地坪接触并沿现浇地坪表面滚动以压平地坪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转动设置于机体(1)上的轧桶(11)、设置于机体(1)上的驱动轧桶(11)转动的驱动机构(2)、设置于机体(1)上的用于控制轧桶(11)方向的控制机构(3)以及设置于机体(1)上的用于调节轧桶(11)重量的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于轧桶(11)端面上位于其偏心处的供水管(41)、设置于供水管(41)上的调节阀(42)以及设置于轧桶(11)端面上的通气管(43),所述供水管(41)、通气管(43)均与轧桶(11)内连通,所述供水管(41)与供水源可拆卸连接以调节轧桶(11)内的水量,所述轧桶(11)周侧壁与现浇地坪接触并沿现浇地坪表面滚动以压平地坪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3)位于供水管(41)远离轧桶(11)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通气管(43)内滑移穿设有活塞(44),所述活塞(44)上开设有连通其端壁与周侧壁的L形通道(441),所述通气管(43)周侧壁上开设有气孔(431),所述活塞(44)滑移时L形通道(441)与气孔(431)连通以连通轧桶(11)内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园现浇地坪的轧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源与供水管(41)之间连通有给水管(45),所述给水管(45)滑移套设于供水管(41)上且给水管(45)滑动时推动活塞(44)使L形通道(441)与气孔(431)连通,所述给水管(45)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给水管(45)与供水管(41)的抱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宇肖清桃罗怡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