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煌秀专利>正文

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91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它是将送风装置的风轮改装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节式连结构成,以使单风道出风口的送风装置具多点支撑的特点,是在单风道内,增加输送风量,达到减少因输风长度过长引起的重心下垂,产生偏心振动,同时克服因输风长度过长,发生热胀冷缩,导致使用的寿命降低的现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常见的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结构,如附图9所示,其中送风装置A内所组装的风轮B,是以单节式一端固接在电动机C的传动轴C1,另一端固接在轴承D上,上述的轴承D及电动机C是锁固在送风装置的机壳内;当电动机C转动时,由于单节式风轮B长度较长,因此,该风轮B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即有以下几项缺点,由于需要把风量增加,如单节风轮加长会引起重心下垂,增加振动伤害两端轴承寿命,同时因单节风轮长度过长在冷暖气机运转中会产生热胀冷缩现象,使风轮的叶片与风轮端面的接合处损裂,使风轮转动时产生噪音和振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见的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结构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使其以多点支撑及多节方式组装,可使风轮转动时具有风量大,较为稳定及降低噪音等功效。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依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轮加以连结,使其风轮具有多点支撑,以使单风道出风口的送风装置具多点支撑的特征,在单风道内,增加输送风量,达到减少因风轮长度过长引起的重心下垂,产生偏心振动,同时克服因风轮长度过长,发生热胀冷缩,将使用的寿命降低的现象。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两节风轮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三节风轮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单轴承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双轴承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组合两节风轮另一角度较佳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三节风轮另一角度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常见风轮结构组装示意图。10为基座、11为定位槽、12为容置槽、13为定位柱、131为螺孔、20为风轮结构装置、21为风轮、211为轴杆套、212为轴杆、22为轴承座、221为圆弧槽、222为卡掣孔、223为螺纹孔、224为穿孔、23为轴承、24为电动机、241为橡胶圈、242为传动轴、25为压板、261为圆孔、26为螺钉、30为散热器、40为滴水盘、50为面板壳、22’为轴承座、221’为圆弧槽、A为送风装置、B为风轮、C为电动机、C1为传动轴、D为轴承。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是由基座10、风轮结构装置20、风轮21、轴承座22、轴承23、电动机24、压板25、螺钉26、散热器30、滴水盘40、面板壳50等构成,其中送风装置是由机座10上装设有风轮结构装置20、散热器30、滴水盘40、面板壳50等组成,机座10一端有一长弧形风道,在风道一侧设有轴承定位槽11,另端设有两橡胶圈容置槽12,中间予定处则凸设有轴承座定位柱13,其定位柱13设有螺孔131;风轮结构装置20主要是由两风轮21,一轴承座22,两轴承23及风轮电动机24所构成,其中风轮电动机24的两端是套上橡胶圈241后,将橡胶圈241置入容置槽11内,再藉由压板25压住橡胶圈241锁固在机座10的容置槽11端,以使风轮电动机24可稳固在机座10上运作而不松动;轴承座22是由一底座中央形成有一圆弧槽221可供轴承23嵌置,在圆弧槽221的两侧是向上凸伸,一侧是设有压板卡掣孔222,另侧则设有螺纹孔223,如附图5所示;底座两端是形成有穿孔224,可供螺钉26穿入后,将轴承座22锁固于机座10;轴承座22底部外缘是可与机座10的弧形风道相互贴合;风轮21于轴向一端凸设有轴杆212可供套入轴承23的中心轴孔,另端则设有轴杆套211,以提供可套进风轮电动机24的传动轴242端,另外两风轮21在连结时,其风轮21一端的轴杆212套置轴承23后,可穿置入另一风轮21的轴杆套211内,并藉由轴杆套211上螺设的螺钉固定。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首先将轴承座22以螺钉26穿过底座的穿孔224后,旋入机座10的定位柱13上所设的螺孔131内,使轴承座22可定位于机座10上,再将风轮21一端的轴杆套211先套固在风轮电动机的传动轴242端,另端的轴杆212则穿过轴承23后,再套置在另一风轮的轴杆套211内,并藉由轴杆套211上螺设的螺钉固定,而最后风轮另端的轴杆再套置一轴承23,而后将其移至机座10上,使两风轮21间的轴承23恰嵌掣在轴承座22的圆弧槽221内,并藉由压板25压抵轴承23后,一端插入卡掣孔222内,另端以螺钉26穿入压板25的圆孔251后旋固于螺纹孔223内,使两风轮21间的轴承23固定在轴承座22上;又组合后的风轮21组一端所套接的轴承23,是可嵌入机座10的定位槽11内,风轮21组另端所固接的电动机24,其所套接的两橡胶圈241是恰可嵌入机座10的橡胶圈容置槽12内;轴承23及两橡胶圈241是利用压板25压抵住,并藉由螺钉26锁固在机座10;当组合后的风轮21组经电动机24传动后,由于两节风轮21加起来的长度较长,其风量较大,且上述结构在经长时间运转时,可有效克服热胀冷缩的原理使风轮21较稳定的运作,不致于产生大幅度振动,进而降低磨擦,减少偏心振动及低噪音,该风轮结构装置的风轮21个数可增加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其组合方式是与上述的说明步骤相同。如附图4、附图6所示,本技术风轮风道结构装置可同时采用双电动机24分别组装在多节式风轮21的两侧,以更增加其风轮的风量效能;另在采用双电动机安装时,其风轮结构装置的轴承座22’也可设计成具有双轴承圆弧槽221’,使个别圆弧槽221’内所嵌掣的轴承23可个别固接在单一风轮21的轴杆212上,且个别藉由个体电动机24传动。又如附图7及附图8所示,本技术风轮风道结构装置,由送风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可观察到单风道出风口处,经风轮结构以多点支撑点组装后,可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风口。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它是由基座(10)、风轮结构装置(20)、风轮(21)、轴承座(22)、轴承(23)、电动机(24)、压板(25)、螺钉(26)、散热器(30)、滴水盘(40)、面板壳(50)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送风装置是由机座(10)上装设有风轮结构装置(20)、散热器(30)、滴水盘(40)、面板壳(50);机座(10)一端有一长弧形风道,在风道一侧设有轴承定位槽(11),另一端设有两橡胶圈容置槽(12),中间予定处则凸设有轴承座定位柱(13),其定位柱(13)设有螺孔(131);风轮结构装置(20)是由两风轮(21),轴承座(22),两轴承(23)及风轮电动机(24)组成,在风轮电动机(24)的两端套有橡胶圈(241),将橡胶圈(241)置入容置槽(11)内,并由压板(25)压住橡胶圈(241)锁固在机座(10)的容置槽(11)端;轴承座(22)是由一底座中央形成有一圆弧槽(221)供轴承(23)嵌置,在圆弧槽(221)的两侧是向上凸伸,一侧设有压板卡掣孔(222),另一侧则设有螺纹孔(223);底座两端设有穿孔(224),可供螺钉(26)穿入,将轴承座(22)锁固于机座(10)上;轴承座(22)底部外缘可与机座(10)的弧形风道相互贴合;风轮(21)于轴向一端凸设有轴杆(212)可供套入轴承(23)的中心轴孔,另端则设有轴杆套(211),可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冷暖气机的风轮风道结构,它是由基座(10)、风轮结构装置(20)、风轮(21)、轴承座(22)、轴承(23)、电动机(24)、压板(25)、螺钉(26)、散热器(30)、滴水盘(40)、面板壳(50)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送风装置是由机座(10)上装设有风轮结构装置(20)、散热器(30)、滴水盘(40)、面板壳(50);机座(10)一端有一长弧形风道,在风道一侧设有轴承定位槽(11),另一端设有两橡胶圈容置槽(12),中间予定处则凸设有轴承座定位柱(13),其定位柱(13)设有螺孔(131);风轮结构装置(20)是由两风轮(21),轴承座(22),两轴承(23)及风轮电动机(24)组成,在风轮电动机(24)的两端套有橡胶圈(241),将橡胶圈(241)置入容置槽(11)内,并由压板(25)压住橡胶圈(241)锁固在机座(10)的容置槽(11)端;轴承座(22)是由一底座中央形成有一圆弧槽(221)供轴承(23)嵌置,在圆弧槽(221)的两侧是向上凸伸,一侧设有压板卡掣孔(222),另一侧则设有螺纹孔(223);底座两端设有穿孔(224),可供螺钉(26)穿入,将轴承座(22)锁固于机座(10)上;轴承座(22)底部外缘可与机座(10)的弧形风道相互贴合;风轮(21)于轴向一端凸设有轴杆(212)可供套入轴承(23)的中心轴孔,另端则设有轴杆套(211),可套进风轮电动机(24)的传动轴(242)端,风轮(21)一端的轴杆(212)套置轴承(23)后,可穿置入另一风轮(21)的轴杆套(211)内,并由螺杆套(211)上螺设的螺钉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煌秀
申请(专利权)人:古煌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