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沉淀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84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分别与箱体连接,箱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集水单元和刮渣单元,刮渣单元设于气浮单元上方,沉淀单元设有沉淀装置、加药装置和集泥装置,加药装置设于沉淀装置顶部,集泥装置设于沉淀装置底部,加药装置与沉淀装置连接,气浮单元设有气浮装置和曝气装置,集水单元分别与沉淀装置和气浮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集水单元将沉淀单元清液集水后进入气浮单元进一步除杂,比传统的沉淀和气浮相连接结构相比,固液分离效果更好,从而可有效处理废水。

Air flotation and sedimentation integrate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浮沉淀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浮沉淀一体机。
技术介绍
气浮机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目前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气浮机优点在于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气浮技术的出现,是对重力沉降法的一次技术革命,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溶气气浮机在处理污水时,固液分离效果差,常出现处理污水水质不清澈,甚至有杂质导致无法完成彻底分离,使得污水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款新的气浮沉淀一体机来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浮沉淀一体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废水净化效果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分别与箱体连接,电控系统分别与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连接,箱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沉淀单元连通,出水口与气浮单元连接,还包括集水单元和刮渣单元,刮渣单元设于气浮单元上方,沉淀单元设有沉淀装置、加药装置和集泥装置,加药装置设于沉淀装置顶部,集泥装置设于沉淀装置底部,加药装置与沉淀装置连接,气浮单元设有气浮装置和曝气装置,集水单元分别与沉淀装置和气浮装置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气浮单元设有压力监测表,气浮装置设为平流式溶气气浮机。<br>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沉淀装置设为斜管沉淀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斜管沉淀器与箱体底部一侧面的夹角为45度-60度。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加药装置设有计量阀和储药箱,计量阀与电控系统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集泥装置设有集泥斗、排泥管和排泥管和排泥泵,集泥斗顶部与沉淀装置底部连通,集泥斗底部与排泥管连通,排泥管未与集泥斗连接的一端可接入外部污泥池,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刮渣单元设有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浮渣收集箱,驱动装置与电控系统连接,浮渣收集箱设有出渣管。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检修平台,检修平台设于箱体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包括箱体、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分别与箱体连接,电控系统分别与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连接,箱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沉淀单元连通,出水口与气浮单元连接,还包括集水单元和刮渣单元,刮渣单元设于气浮单元上方,沉淀单元设有沉淀装置、加药装置和集泥装置,加药装置设于沉淀装置顶部,集泥装置设于沉淀装置底部,加药装置与沉淀装置连接,气浮单元设有气浮装置和曝气装置,集水单元分别与沉淀装置和气浮装置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集水单元将沉淀单元清液集水后进入气浮单元进一步除杂,比传统的沉淀和气浮相连接结构相比,固液分离效果更好,从而可有效处理废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2.电控系统、3.沉淀单元、4.气浮单元、41.气浮装置、42.曝气装置、43.压力监测表、5.集水单元、6.刮渣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1、电控系统2、沉淀单元3和气浮单元4,电控系统2、沉淀单元3和气浮单元4分别与箱体1连接,电控系统2分别与沉淀单元3和气浮单元4连接,箱体1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进水口11与沉淀单元3连通,出水口12与气浮单元4连接,还包括集水单元5和刮渣单元6,刮渣单元6设于气浮单元4上方,沉淀单元3设有沉淀装置、加药装置和集泥装置,加药装置设于沉淀装置顶部,集泥装置设于沉淀装置底部,加药装置与沉淀装置连接,气浮单元4设有气浮装置41和曝气装置42,集水单元5分别与沉淀装置和气浮装置41连接,本技术在处理废水时,待处理废水先从进水口11进入沉淀单元3,在沉淀单元3经加药装置加入混凝剂后,废水中的固体物和悬浮物形成絮状团聚体,并经自身重力沉入集泥装置,做下步的处理和利用,沉淀单元3的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单元5,随后进入气浮单元4,在气浮单元4,经气浮装置41形成饱和溶气载体,并经曝气装置42作用,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微细气泡粘附于水中流动的小颗粒絮体上,造成絮体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经刮渣单元6刮出浮于水面的杂质,完成进一步的固液分离,清水从下部出水口12进入清水池,完成进一步的固液分离,实现进一步的废水净化,获得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集水单元5将沉淀单元3清液集水后进入气浮单元4进一步除杂,比传统的沉淀和气浮相连接结构相比,固液分离效果更好,从而可有效处理废水,气浮单元4设有压力监测表43,气浮装置41设为平流式溶气气浮机,通过设置压力监测表43,可以有效监测气浮单元4的压力,进而有效调节气浮单元4压力,气浮装置41设为平流式溶气气浮机,溶气罐产生气泡细小,粒径为20-40um,粘附絮凝物牢固,能够达到良好的气浮效果,同时絮凝剂使用量少,成本降低,且设有反冲洗系统,不易堵塞,使用方便。沉淀装置设为斜管沉淀器,斜管沉淀器与箱体1底部一侧面的夹角为45度-60度,这样的设置,污泥可因自身重力自动落入集泥装置斗,便于排泥,降低了清渣劳动强度。加药装置设有计量阀和储药箱,计量阀与电控系统2连接,这样的设置,可有效的控制加药量,便于沉淀单元3的污泥沉淀,也便于自动化控制,进一步增加使用便利性。集泥装置设有集泥斗、排泥管和排泥管和排泥泵,集泥斗顶部与沉淀装置底部连通,集泥斗底部与排泥管连通,排泥管未与集泥斗连接的一端可接入外部污泥池,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对沉积于集泥斗的污泥做进一步的处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刮渣单元6设有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浮渣收集箱,驱动装置与电控系统2连接,浮渣收集箱设有出渣管,这样的设置,便于对浮渣做进一步的处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包括检修平台,检修平台设于箱体1一侧,这样的设置,便于维修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分别与箱体连接,电控系统分别与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连接,箱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沉淀单元连通,出水口与气浮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单元和刮渣单元,刮渣单元设于气浮单元上方,沉淀单元设有沉淀装置、加药装置和集泥装置,加药装置设于沉淀装置顶部,集泥装置设于沉淀装置底部,加药装置与沉淀装置连接,气浮单元设有气浮装置和曝气装置,集水单元分别与沉淀装置和气浮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电控系统、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分别与箱体连接,电控系统分别与沉淀单元和气浮单元连接,箱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沉淀单元连通,出水口与气浮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单元和刮渣单元,刮渣单元设于气浮单元上方,沉淀单元设有沉淀装置、加药装置和集泥装置,加药装置设于沉淀装置顶部,集泥装置设于沉淀装置底部,加药装置与沉淀装置连接,气浮单元设有气浮装置和曝气装置,集水单元分别与沉淀装置和气浮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沉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气浮单元设有压力监测表,气浮装置设为平流式溶气气浮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沉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沉淀装置设为斜管沉淀器。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作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久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