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80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主管中心设有螺旋叶片杆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主管外周面与若干组加药旁路支管组连通,每组加药旁路支管分别设有若干根加药旁路支管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一端通过单向阀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另一端与药物分流器相连。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安全可靠和工作高效等优点,可有效提高药物和污泥之间充分混合以符合相应工艺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并使大部分的水分被析出,从而是体积较大的污水被浓缩为体积较小的污泥,而在污泥处理工艺中,现有技术只是简单地通过旁路支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至主管内,以使药物与污泥简单混合而进行调理,但由于现有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会造成部分污泥无法与药物充分混合,这样部分污泥含药量较大,而另外一部分污泥则无法混合有药物,从而使污泥调理工艺过后的污泥并不能达到相应的工艺参数要求,因此使污泥与药物充分混合以及提高污泥处理效果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安全可靠和工作高效的新型主管加药系统,旨在提高药物和污泥之间充分混合以符合相应工艺参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主管中心设有螺旋叶片杆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主管外周面与若干组加药旁路支管组连通,每组加药旁路支管分别设有若干根加药旁路支管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一端通过单向阀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另一端与药物分流器相连。优选地,每组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组内部至少设有四根所述加药旁路支管,多根加药旁路支管为周向均匀设置并与所述主管外周面相连。优选地,相邻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组之间间距为所述螺旋叶片的单个旋转周期的2n倍。优选地,相邻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组的单根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相对径向偏转45°。优选地,所述主管部分结构包括若干段依次轴向相连的分体管,相邻分体管端部通过法兰盘可拆卸相连。优选地,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组的组数与所述分体管数量相连,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分别与一根分体管相连。优选地,所述法兰盘之间设有橡胶密封环,所述加药旁路支管采用橡胶软管。优选地,所述药物分流器设有旁路管与所述主管通连,旁路管中部设有常闭状态的阀门开关。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单根加药旁路支管的端部分别设置单向阀,使调理药物进入至主管内部与污泥混合后,而不会出现药物或污泥倒流现象,可提高药物混合安全可靠性。另外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的多根加药旁路支管为周向均匀设置并与主管外周面相连,使药物以分散方式进入至主管内部并与主管内部污泥均匀且充分混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分别与一根分体管相连,通过设置多段可拆卸的分体管并且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分别与单根分体管相连,方便后期对分体管内部进行检修且方便更新或替换加药旁路支管组。此外,法兰盘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环可提高管道之间密封性能,加药旁路支管采用橡胶软管以方便加药旁路支管组进行布设管道且降低药物传输过程中管道震动而产生噪声。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药物分流器设置有旁路管与主管通连,并且旁路管中部设有常闭状态的阀门开关,当部分加药旁路支管发生堵塞时,通过打开阀门开关而使药物经过旁路管进入至主管内部与污泥混合,从而可避免压力过高而发生意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主管加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主管31药物分流器11法兰盘32加药旁路支管12分体管33单向阀13橡胶密封环4药物管道2螺旋叶片杆5旁路管21螺旋叶片51阀门开关3加药旁路支管组6污泥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1,主管1内部中心设有水平设置的螺旋叶片杆2,通过螺旋叶片杆2进行轴线旋转,从而使得螺旋叶片21推动污泥6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移动,本实施例的主管1外周面与四组加药旁路支管组3连通,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3分别设有四根加药旁路支管32分别与主管1外周面相连,为了防止调理药物倒流,本实施例在每根加药旁路支管32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33后再与主管1外周面相连,并且每根加药旁路支管32的另一端与药物分流器31相连。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3的四根加药旁路支管32为周向均匀设置并与主管1外周面相连,因此通过周向均匀设置,使药物以分散方式进入至主管1内部并与主管1内部的污泥6进行均匀混合。优选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组加药旁路支管组3之间的间距为螺旋叶片的单个旋转周期的2n倍,另外,相邻两组的加药旁路支管组3的单根加药旁路支管32相对径向偏转45°,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得药物进入主管1内部后与污泥6进行充分混合以保证污泥调理后符合相应工艺参数。另外,本实施例主管1的部分结构包括四段依次轴向相连的分体管12,并且相邻分体管12的端部通过法兰盘11进行相连,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3分别与一根分体管12相连,通过设置多段可拆卸的分体管12并且每组加药旁路支管组3分别与单根分体管12相连,从而方便后期对分体管12内部进行检修并且方便更新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主管中心设有螺旋叶片杆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主管外周面与若干组加药旁路支管组连通,每组加药旁路支管分别设有若干根加药旁路支管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一端通过单向阀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另一端与药物分流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主管中心设有螺旋叶片杆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主管外周面与若干组加药旁路支管组连通,每组加药旁路支管分别设有若干根加药旁路支管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一端通过单向阀与主管外周面相连,每根加药旁路支管另一端与药物分流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组内部至少设有四根所述加药旁路支管,多根加药旁路支管为周向均匀设置并与所述主管外周面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主管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加药旁路支管组之间间距为所述螺旋叶片的单个旋转周期的2n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主管加药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彦丞黄宝坤梁玮东戴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禅城区污泥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