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65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包括外镜管、照明光纤、保护片、光纤传像束、物镜组、目镜组、主镜体、偏振分束器、第一偏振态转换器件、第二偏振态转换器件。其中,外镜管作为照明光束与成像光束的共用传播通道,物镜组与光纤传像束的直径与外镜管的内壁直径大致相等,物镜组与目镜组采取精密模压工艺制造。上述实现方式能够减小内窥镜尺寸,提高内窥镜成像分辨率,消除杂散光,提高成像质量。

A fiber endoscope with polarized light and coaxial illu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
技术介绍
在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内窥镜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纤维内窥镜是实现1mm以下直径孔道内部组织进行成像的主流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未来阶段,纤维内窥镜产品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两个核心问题:1.如何提高成像质量,观察组织表面更多的细节;2.如何降低制造成本,实现一次性使用,避免因为消毒不彻底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对于现有纤维内窥镜产品而言,其照明通道与成像光束通道相互分离的结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的光纤内窥镜结构,包括外镜管,沿外镜管内壁设置的照明光纤,位于外镜管内部的光纤传像束,以及光纤传像束前端的物镜组,外镜管后端设置的主镜体以及主镜体内部并位于光纤传像束后端的目镜组;其前端光学元件及结构放大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此结构的缺陷在于照明光纤通道占据了成像光束通道的空间,导致实际通光直径与探入部分的直径(外镜管的直径)具有较大差异,将会引起如下问题:如果提升分辨率,在增大内镜管的尺寸的同时,外镜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包括外镜管(1)、光纤传像束(4)、主镜体(7)、物镜组(5)以及目镜组(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振分束器(8)、第一偏振态转换器件(9)以及第二偏振态转换器件(10);所述偏振分束器(8)为正交偏光镜,其透射光束与反射光束的偏振方向正交,位于光纤传像束(4)后端与目镜组(6)之间的主镜体(7)内;将外部光源的照明光束反射送入光纤传像束(4)中;并对光纤传像束(4)从组织表面返回的照明光束进行透射,送入目镜组(7);所述第一偏振态转换器件位于偏振分束器(8)前方的光路中,用于对所述照明光束的偏振态进行转换,使得照明光束偏振态为偏振分束器(8)实现反射所需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包括外镜管(1)、光纤传像束(4)、主镜体(7)、物镜组(5)以及目镜组(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振分束器(8)、第一偏振态转换器件(9)以及第二偏振态转换器件(10);所述偏振分束器(8)为正交偏光镜,其透射光束与反射光束的偏振方向正交,位于光纤传像束(4)后端与目镜组(6)之间的主镜体(7)内;将外部光源的照明光束反射送入光纤传像束(4)中;并对光纤传像束(4)从组织表面返回的照明光束进行透射,送入目镜组(7);所述第一偏振态转换器件位于偏振分束器(8)前方的光路中,用于对所述照明光束的偏振态进行转换,使得照明光束偏振态为偏振分束器(8)实现反射所需的偏振态;所述第二偏振态转换器件置于物镜组(5)前方的透射光路中,对由物镜组(5)透射的照明光束进行第一次偏振态改变以及对从组织表面反射的照明光束的第二次偏振状态改变,使照明光束的偏振方向转变为与之原来方向的垂直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照明光束为线偏振时,偏振态转换器件(9)为λ/2波片,用以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使之与偏振分束器(8)实现反射所需的偏振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振光同轴照明的纤维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华聂玉奎娄正林郭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