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53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设有内窥镜支架,所述内窥镜支架固定在上壳上,在内窥镜支架与下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窥镜支架以及下壳连接固定;所述下壳远离内窥镜支架的一端表面设有连通支架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上设有第一卡勾部;所述内窥镜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凹槽部分重合,在第一凹槽的槽口边缘处且与第一卡勾部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勾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通过按下按钮使弹簧复位并且带动下壳与上壳分离,将内窥镜支架暴露,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同时上壳与下壳的闭合与分离更加牢固可靠。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endoscop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不同中列的测量以及检视设备,工业内窥镜的出现,实现了对狭小空间中人眼无法窥探的部分进行探视的作用,而工业内窥镜由于具有较长的软管部分以对镜头线缆进行走线以及对镜头的支撑,在使用完毕后往往需要对软管部分进行收纳整理,通常采用直接将软管部分缠绕在机器上;而后期也出现了能够通过在机器上设置缠绕部以将软管部分进行缠绕后盖合上壳和下壳,但是由于为了防止上壳和下壳自行脱离以将缠绕部裸露,会在上壳和下壳上设置用于将两者进行固定的紧固机构,当设置紧固机构后,则需要使用双手施加一定的力度去掰开上壳和下壳,不仅浪费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机器损毁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分离式上壳与下壳的连接更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可相对于上壳来回移动,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设有内窥镜支架,所述内窥镜支架固定在上壳上,所述下壳中设有支架容纳腔,以对内窥镜支架进行收纳,在内窥镜支架与下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窥镜支架以及下壳连接固定;所述下壳远离内窥镜支架的一端表面设有连通支架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上设有第一卡勾部;所述内窥镜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凹槽部分重合,以使第一卡勾部延伸至第一凹槽中,在第一凹槽的槽口边缘处且与第一卡勾部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勾部,当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相互抵靠时,下壳与上壳闭合,将内窥镜支架收纳,弹簧被压缩,当按下按钮后,第一卡勾部脱离第二卡勾部,弹簧复位,以使下壳朝远离上壳方向移动,将内窥镜支架暴露;所述下壳上设有延伸至第一凹槽内的凸起部,以使下壳相对于上壳移动时进行导向,所述凸起部上且于第二卡勾部位置相对应处设有限位机构,以使下壳无法脱离内窥镜支架。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第二卡勾部相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凸起部上且与第二卡勾部位置相对的一端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下壳远离上壳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延伸至凸起部中,在凸起部上且位于抵接部处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凹槽连通,在第二通孔中设有止推片,止推片固定在第二凹槽中并使止推片的前端从第二通孔中伸出至第一凹槽中,从而使止推片伸出至第一凹槽中的这部分形成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止推片为阶梯状结构,在止推片两个具有落差的表面之间形成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二通孔对应位置的通孔边缘接触,以避免止推片脱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两端设有朝内窥镜支架方向延伸的延伸壁,在延伸壁上分别设有轴孔,在按钮上设有与轴孔相适配连接的转轴,以使按钮朝内窥镜支架方向被下压。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具有两个抵脚,其中一个抵脚抵在按钮上,另一个抵脚抵在下壳上,以在按钮被按下后,扭簧复位时带动按钮复位。进一步地,所述按钮上设有转轴装配孔,转轴装配孔的轴线与轴孔的轴线平行,转轴插设在转轴装配孔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勾部的中部设有缺口,以将第一卡勾部分割为两部分,缺口延伸至转轴装配孔处,所述扭簧设于缺口中。进一步地,所述按钮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下壳相对的两端上,相应地,第一通孔、第二卡勾部、限位机构均设有两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壳上设置具有第一卡勾部的按钮、在内窥镜支架上设置与之相适配的第二卡勾部以及限位机构,在下壳与内窥镜支架设置弹簧,从而实现通过按下按钮使弹簧复位并且带动下壳与上壳分离,将内窥镜支架暴露,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同时上壳与下壳的闭合与分离更加牢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按下按钮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壳与上壳分离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包括上壳1和下壳2,下壳2可相对于上壳1朝远离上壳1的一端以及朝上壳1方向来回移动,其中:上壳1中设有器件容纳腔11,器件容纳腔11用于容纳显示屏、控制板等器件;在上壳1中的四周分别设有具有螺孔的安装柱12;所述上壳1与下壳2之间设有内窥镜支架3,所述内窥镜支架3固定在上壳1上,具体地,在内窥镜支架3上与安装柱12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经安装孔后于安装柱12连接,以将内窥镜支架3固定在上壳1上;在下壳2中设有支架容纳腔21,以对内窥镜支架3进行收纳,在内窥镜支架3与下壳2之间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内窥镜支架3以及下壳2连接固定;所述下壳2远离内窥镜支架3的一端表面设有连通支架容纳腔21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2中设有按钮5,所述按钮5上设有第一卡勾部51;在内窥镜支架3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通孔22与第一凹槽32部分重合,以使第一卡勾部51延伸至第一凹槽32中,在第一凹槽32的槽口边缘处且与第一卡勾部5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勾部31;当第一卡勾部51与第二卡勾部31相互抵靠时,下壳2与上壳1闭合,将内窥镜支架3收纳,弹簧4被压缩,当按下按钮5后,第一卡勾部51脱离第二卡勾部31,弹簧4复位,以使下壳2朝远离上壳1方向移动,将内窥镜支架3暴露;所述下壳2上设有延伸至第一凹槽32内的凸起部29,以使下壳2相对于上壳1移动时进行导向,所述凸起部29上且于第二卡勾部3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限位机构,以使下壳2无法脱离内窥镜支架3。如图2所示,所述按钮5为L字形,由第一卡勾部51以及按压部54组成,第一卡勾部51的勾子朝向下壳2与之相对应的边缘,按压部54则刚好置于第一通孔22中,优选地,第一通孔22的形状于按压部54的形状相适配。如图2和图3所示,内窥镜支架3上设有凸起的缠绕部33,第一凹槽32设于缠绕部33上,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第一卡勾部51的勾子可以背对下壳2与之相对的边缘,相应地,第二卡勾部31设置在缠绕部33上。如图3所示,凸起部29与第一凹槽32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保证第一卡勾部51能够从该间隙插入第一凹槽32中同时在按下按钮5后,第一卡勾部51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脱离第二卡勾部31。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包括与第二卡勾部31相抵接的抵接部61,所述抵接部61设于凸起部29上且与第二卡勾部31位置相对的一端表面上;具体底,抵接部61设置在凸起部29远离下壳2的一端上。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下壳2远离上壳1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凹槽25延伸至凸起部29中,在凸起部29上且位于抵接部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可相对于上壳(1)来回移动,所述上壳(1)与下壳(2)之间设有内窥镜支架(3),所述内窥镜支架(3)固定在上壳(1)上,所述下壳(2)中设有支架容纳腔(21),以对内窥镜支架(3)进行收纳,在内窥镜支架(3)与下壳(2)之间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内窥镜支架(3)以及下壳(2)连接固定;所述下壳(2)远离内窥镜支架(3)的一端表面设有连通支架容纳腔(21)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2)中设有按钮(5),所述按钮(5)上设有第一卡勾部(51);所述内窥镜支架(3)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通孔(22)与第一凹槽(32)部分重合,以使第一卡勾部(51)延伸至第一凹槽(32)中,在第一凹槽(32)的槽口边缘处且与第一卡勾部(5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勾部(31),当第一卡勾部(51)与第二卡勾部(31)相互抵靠时,下壳(2)与上壳(1)闭合,将内窥镜支架(3)收纳,弹簧(4)被压缩,当按下按钮(5)后,第一卡勾部(51)脱离第二卡勾部(31),弹簧(4)复位,以使下壳(2)朝远离上壳(1)方向移动,将内窥镜支架(3)暴露;所述下壳(2)上设有延伸至第一凹槽(32)内的凸起部(29),以使下壳(2)相对于上壳(1)移动时进行导向,所述凸起部(29)上且于第二卡勾部(3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限位机构,以使下壳(2)无法脱离内窥镜支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包括上壳(1)和下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可相对于上壳(1)来回移动,所述上壳(1)与下壳(2)之间设有内窥镜支架(3),所述内窥镜支架(3)固定在上壳(1)上,所述下壳(2)中设有支架容纳腔(21),以对内窥镜支架(3)进行收纳,在内窥镜支架(3)与下壳(2)之间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内窥镜支架(3)以及下壳(2)连接固定;所述下壳(2)远离内窥镜支架(3)的一端表面设有连通支架容纳腔(21)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2)中设有按钮(5),所述按钮(5)上设有第一卡勾部(51);所述内窥镜支架(3)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通孔(22)与第一凹槽(32)部分重合,以使第一卡勾部(51)延伸至第一凹槽(32)中,在第一凹槽(32)的槽口边缘处且与第一卡勾部(5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卡勾部(31),当第一卡勾部(51)与第二卡勾部(31)相互抵靠时,下壳(2)与上壳(1)闭合,将内窥镜支架(3)收纳,弹簧(4)被压缩,当按下按钮(5)后,第一卡勾部(51)脱离第二卡勾部(31),弹簧(4)复位,以使下壳(2)朝远离上壳(1)方向移动,将内窥镜支架(3)暴露;所述下壳(2)上设有延伸至第一凹槽(32)内的凸起部(29),以使下壳(2)相对于上壳(1)移动时进行导向,所述凸起部(29)上且于第二卡勾部(31)位置相对应处设有限位机构,以使下壳(2)无法脱离内窥镜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第二卡勾部(31)相抵接的抵接部(61),所述抵接部(61)设于凸起部(29)上且与第二卡勾部(31)位置相对的一端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内窥镜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2)远离上壳(1)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凹槽(25)延伸至凸起部(29)中,在凸起部(29)上且位于抵接部(61)处开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巨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