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LSP1蛋白在肺癌复发或转移监测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58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LSP1蛋白在肺癌复发或转移检测中的用途,所述人LSP1蛋白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指示肺癌复发或转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免疫方法检测临床样本中抗人LSP1蛋白的抗体,比较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该抗体的水平确定是否适用;若适用,则可持续监测该抗体水平,进而发挥复发和转移监测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约20%的肺癌人群,并可联合其它类似标志物,进一步提高应用的覆盖率。

The use of human LSP1 protein in the monitoring of lung cancer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LSP1蛋白在肺癌复发或转移监测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肺癌复发或转移监测的生物标志物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人LSP1蛋白在肺癌复发或转移监测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第一。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公布的癌症调查报告,2014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为78.2万,死亡病例约为62.6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亦均处于首位。虽然近年来肺癌的治疗手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全球范围内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仅为2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据全部肺癌患者的~80%,对于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IIIA),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即便是早期病人,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亦可达20-30%,且复发和远端器官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及时的术后复发转移监测,有助于及时进行二次治疗,从而提高整体生存率。但是,目前临床仍缺少有效的手段来实现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及时地检测,因此发现高质量的血清学标志物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意义重大。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水平因与肿瘤进程相关而具有预后或复发监测的潜力。尽管有报道发现p53抗体阳性的病人呈现更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但是,也有研究呈现相反的结论或是无显著性影响,而肿瘤自身抗体标志物浓度的变化在术后复发监测过程中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自身抗体依赖于肿瘤的持续刺激而存在,因此,肿瘤被切除后,由于缺乏抗原的持续刺激,相应的自身抗体逐渐减少,维持在低浓度状态,并在复发时再次升高,因此自身抗体具有复发监测的价值。蛋白质芯片自出现以来已成为探究生物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筛选生物标志物的有力工具,它通过一定方式将大量蛋白质分子按照预设排列顺序点制并固定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微阵列,将待分析样品与芯片进行孵育,洗去未能与芯片上蛋白质结合的成分,然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体进行孵育,最后在荧光扫描仪下读取各点的荧光信号值。血清中蛋白质的含量非常不均一,而自身抗体往往丰度都很低,普通质谱难以解决不同样品中自身抗体表达差异巨大的问题,但是蛋白质芯片则以其全局性、无偏性、高通量的特点可克服常规质谱的缺陷。利用蛋白质芯片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高效地寻找血清标志物。据文献报道(如,多发性骨髓瘤中白细胞特异性蛋白LSP1调控NF-k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陈镜宇,2012),提示了LSP1与癌症的关系密切,其广泛异常表达于淋巴系肿瘤等细胞中,且其单核苷酸rs3817198被认为是乳腺癌的标志之一。但是,该文献及其它已发表文献与本专利技术有本质的差异。首先,肿瘤类型不同,已发表文献报道LSP1基因与淋巴肿瘤或乳腺癌相关,本专利技术的相关研究为肺癌。其次,生物学机制不同。已发表文献报道LSP1蛋白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因此其蛋白功能上与肿瘤存在一定联系,而本专利技术则基于血清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与肺癌存在相关性;第三,已有文献报道所涉及的LSP1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本专利技术涉及LSP1抗体与肺癌的复发或转移相关综上,人LSP1蛋白质的自身抗体作为标志物未有报道,而作为肺癌的复发或转移监测标志物亦未有报道,也无法从已有报道推论获得或得到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LSP1蛋白在肺癌复发或转移监测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以人LSP1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肺癌病人治疗前、治疗后体液样本中LSP1抗体的水平,根据其动态变化以确定是否适用于该病人;若适用,则可在治疗后以一定时间间隔持续监测该病人体液样本中LSP1抗体的水平,当出现显著升高时,提示已经出现了复发或转移,或具有较大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LSP1蛋白在制备用以监测肺癌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的产品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人LSP1蛋白为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或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形成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以监测肺癌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的生物标志物,所述生物标志物为人LSP1蛋白。优选地,所述人LSP1蛋白为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或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形成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以监测肺癌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的检测试剂盒,包括生物标志物人LSP1蛋白。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病人体液中的人LSP1的抗体(包括IgM,IgG和IgA,优选IgG型抗体),比较肺癌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人LSP1抗体的水平及其变化以确定适用范围;并对于可适用的病人,在治疗后以一定时间间隔持续地监测人LSP1抗体的水平,显著升高则提示复发或转移的发生或预警。所述检测的样本包括但不限于全血、血清、血浆、组织液、尿液以及肺泡灌洗液,优选为血清或血浆样本;所述的治疗前和治疗后,具体样本采集时间为:首次治疗前的样本所采集的时间点为治疗前0-15天;治疗后的样本采集的时间点为首次治疗或治疗结束后1-2个月。对比于治疗前LSP1抗体水平,治疗后出现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LSP1抗体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液相芯片以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根据不同检测方法,所呈现的具体数值或有较大差异,但不影响其变化趋势。具体检测方法可以是以LSP1重组蛋白直接固定于固相载体(或微珠),然后与待检测样本孵育,再用酶标或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或者是以LSP1重组蛋白的抗体固定于固相载体(或微珠),首先与LSP1蛋白结合,然后与待检测样本孵育,再用酶标或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肺癌包含肺癌腺、肺鳞癌、大细胞肺癌以及小细胞肺癌等所有肺癌类型;肺癌治疗方法包含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上述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治疗。所述的复发或转移包括病理类型相同的肿瘤再次发生于肺部或发生淋巴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清标志物可适用于~20%的肺癌病人;2、本专利技术可采用血清,可直接嫁接于各种常规免疫方法,操作简便,可执行性强;3、本专利技术可联合其它类似标志物,进一步提高覆盖率和适用范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蛋白质芯片的方法检测2位病人的血清LSP1抗体变化情况;图2为LSP1抗体在肺癌和健康对照中信号强度的统计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LSP1蛋白在制备用以监测肺癌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的产品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LSP1蛋白在制备用以监测肺癌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的产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LSP1蛋白为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或
如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形成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


3.一种用以监测肺癌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生策李阳李鹤成李成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