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57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包括可漂浮在水库水面的采样平台和建立在水库旁的在线监测站房,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在线监测设备;采样平台上连接有若干台采样泵,所有采样泵位于采样平台的下方以落入水库水体中,所有采样泵在竖向上具有高度差以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所有采样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采样管道与在线监测站房内的在线监测设备相连以便监测不同深度的水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水上采样平台作为载体,采样平台上根据不同深度搭载采样泵,可通过采样泵将不同水深的水样输送至在线监测设备内进行监测;本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实时对水库水体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和监测,采样泵之间的高度差可结合水库的实际水深提前预设即可。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hosphorus release in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的测量、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大多数水库、湖库依据地形拦河而建,水深较深,随着河流裹带地表径流中泥沙的沉降,总磷也随着泥沙沉降在库底,需要研究库底部总磷在不同季节、不同水深、不同温度下的释放强度,了解对水质的影响规律及变化趋势。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检测站监测和人工采样监测。人工采样监测主要是通过现场周期性采样,送回试验室,试验人员再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水质检测,人工采样监测灵活性高、可操作范围广,但传统的人工采样因评估周期长,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耗时长,需定深度采样时操作复杂的问题,还有部分水环境需驾船至采样点定点采样,因水环境变化多样,存在采样困难,采样过程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检测站监测是在大型水库旁建立系统的监测站点,进行实时的水质数据监测,现有技术中如CN207036823U,提供了一种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成本不高,但采样深度固定,不便于不同深度的采样监测;还有如CN209911820U、CN110456013A、CN109917092A、CN104535736A等研究公开的采样监测方案,都比较偏向于一种在线采样监测的方法构思,比较复杂,实施成本估计不菲,也缺乏可行的具体结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便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避免水库的检测站结构复杂、不便于不同深度的采样监测的问题,取得结构简单,方便实时进行不同深度采样监测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包括可漂浮在水库水面的采样平台和建立在水库旁的在线监测站房,所述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在线监测设备;所述采样平台上连接有若干台采样泵,所有采样泵位于采样平台的下方以落入水库水体中,所有采样泵在竖向上具有高度差以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作业,所有采样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采样管道与在线监测站房内的在线监测设备相连以便监测不同深度的水样。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采样平台为中部镂空的环状浮体,在环状浮体的中部镂空位置横设有水平钢管,所有采样泵均通过绳索悬吊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上。进一步地,所有采样泵各自通过一对一的绳索悬吊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上,所有绳索在水平钢管上的连接位置沿水平钢管间隔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绳索外套设有PPR管以防止绳索之间相互纠缠。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浮体包括钢框架,所述钢框架包括两矩形框架板,所述矩形框架板由方形边框和连接在方形边框内的井字形加强肋构成,两矩形框架板呈上下层布置且平行正对,上层矩形框架板上的各交点位置与下层矩形框架板上的各交点位置均通过都对应的竖向筋相连以形成所述钢框架;井字形加强肋与方形边框的连接处均为垂直连接以使钢框架具有九个矩形阵列的方格空间,中间的方格空间形成为所述中部镂空,周围的方格空间内设有轻质体以提供浮力并共同形成为所述环状浮体。进一步地,周围的方格空间的上表面还铺设有玻璃钢格栅以便检修人员落脚。可选择地,所述采样管道为软管,所述采样平台的外侧面设有用于推进的电动螺旋桨,采样平台的下表面设有用于控制推进方向的舵机;采样平台上还设有电源和控制器并电连接所述采样泵、电动螺旋桨和舵机。进一步地,所述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与采样泵数量对应的储水池,所有采样泵分别通过采样管道一对一连接至对应的储水池,所述储水池连接有设有放空管、溢流管和取水管,溢流管高于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在线监测设备通过取水监测总管连接电磁切换阀,所述取水监测总管上设有取水泵,所述电磁切换阀连接所有储水池的取水管以便择一抽取储水池中的水样进行监测。进一步地,所述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采样泵、电磁阀、取水泵、电磁切换阀和在线监测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水库磷释放监测方法,本方法基于上述的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而进行,包括针对不同的深度,分时段进行采样和监测。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基于水上的采样平台作为载体,采样平台上根据不同深度搭载采样泵,通过采样泵将不同水深的水样输送至在线监测站房内的在线监测设备内进行监测。实施时,采样泵可选择潜水泵、深井电泵等可水下作业的泵;采样平台可以是定点采样,也可以是浮动形式的,适用性强。2、本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实时对水库水体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和监测,所有采样泵之间的高度差可结合水库的实际水深提前预设即可。3、本专利技术的监测方法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保障对水体的在线监测、监控的有效性。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的采样平台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图3中上部的放大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的采样平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在线监测站房内部件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图8为图6中B-B剖视图;图9为具体实施例中的采样平台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其中,采样平台1,钢框架11,矩形框架板12,方形边框121,井字形加强肋122,竖向筋13,方格空间14,玻璃钢格栅15,轻质体16,水平钢管17,中部镂空18,采样泵2,绳索21,采样管道22,在线监测站房3,在线监测设备4,取水监测总管5,取水泵51,电磁切换阀52,储水池6,放空管61,电磁阀62,溢流管63,取水管64,电源7,控制器71,电动螺旋桨72,舵机73,水库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3,具体实施例的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包括可漂浮在水库100水面的采样平台1和建立在水库100旁的在线监测站房3,所述在线监测站房3内设有在线监测设备4;所述采样平台1上连接有若干台采样泵2,本实施例为四台,所有采样泵2位于采样平台1的下方以落入水库水体中,所有采样泵2在竖向上具有高度差以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作业,所有采样泵2的出水口分别通过采样管道22与在线监测站房3内的在线监测设备4相连以便监测不同深度的水样。实施例的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基于水上的采样平台1作为载体,采样平台1上根据不同深度搭载采样泵2,通过采样泵2将不同水深的水样输送至在线监测站房3内的在线监测设备4内进行监测。实施时,采样泵2可选择潜水泵、深井电泵等可水下作业的泵;采样平台1可以是定点采样,也可以是浮动形式的,对应的,采样管道22可选择硬质塑料管和软管;采样平台1为定点采样时,采样管道22也可以选择软管,并可以将所有软管可汇集的管段均套上硬质的外管以便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系统所需的电控装置可以设在线监测站房3内,采样泵2为有线控制连接时,连接电线也可以一起穿设于该硬质的外管内,延伸连接至采样泵2。本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实时对水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包括可漂浮在水库水面的采样平台和建立在水库旁的在线监测站房,所述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在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平台上连接有若干台采样泵,所有采样泵位于采样平台的下方以落入水库水体中,所有采样泵在竖向上具有高度差以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作业,所有采样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采样管道与在线监测站房内的在线监测设备相连以便监测不同深度的水样。/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包括可漂浮在水库水面的采样平台和建立在水库旁的在线监测站房,所述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在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平台上连接有若干台采样泵,所有采样泵位于采样平台的下方以落入水库水体中,所有采样泵在竖向上具有高度差以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作业,所有采样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采样管道与在线监测站房内的在线监测设备相连以便监测不同深度的水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平台为中部镂空的环状浮体,在环状浮体的中部镂空位置横设有水平钢管,所有采样泵均通过绳索悬吊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采样泵各自通过一对一的绳索悬吊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上,所有绳索在水平钢管上的连接位置沿水平钢管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外套设有PPR管以防止绳索之间相互纠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浮体包括钢框架,所述钢框架包括两矩形框架板,所述矩形框架板由方形边框和连接在方形边框内的井字形加强肋构成,两矩形框架板呈上下层布置且平行正对,上层矩形框架板上的各交点位置与下层矩形框架板上的各交点位置均通过都对应的竖向筋相连以形成所述钢框架;
井字形加强肋与方形边框的连接处均为垂直连接以使钢框架具有九个矩形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亮何国军张晟赵丽廖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