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57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潜水泵、流量计、筛网袋、过滤板及微塑料收集杯依次安装于框架体上,且使潜水泵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流量计、筛网袋及微塑料收集杯,将潜水泵吸入的体积水量由流量计计量,由筛网袋及微塑料收集杯过滤并排出,通过对筛网袋及微塑料收集杯内微塑料颗粒进行收集,并通过确定微塑料颗粒数量,计算出水体中微塑料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市场上水体中微塑料浓度检测装置缺失的状况,以大体积采样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同时可以满足不同淡水、河口、近海和远海不同水体、不同水层的采样需求,为水体中微塑料浓度检测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样本检测精准可靠的优点。

A detection device of microplastic concentration i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的样品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活动频繁的河口及沿海地区通常被视为污染物聚集区,海陆的双重作用导致大量塑料垃圾堆积。大块的塑料垃圾在紫外线、水流、潮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易破碎成小块的塑料碎片,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而长期存在。微塑料由于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采样、监测技术的完善,河流、湖泊、河口、海洋,甚至在冰川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分布。广泛分布的微塑料成为危害生物个体生存、种群繁衍的重要原因之一。误食微塑料的海洋生物常常因为难以消化或肠道磨损而死亡。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是有害致病菌和藻类的良好栖息地。同时,作为多聚物,微塑料的化学性质使得其危害效应更加复杂。我国是塑料生产、消费大国,由于管控不到位,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2015年我国东海沿海各省海域监测结果发现,塑料垃圾分别占海滩垃圾和海洋漂浮垃圾的72%、86%,渤海、东海、南海、长江、瓯江、闽江等沿海地区表层水体微塑料的污染现状也十分令人堪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体(1)、潜水泵(2)、筛网袋(3)、微塑料收集杯(4)、流量计(5)、过滤板(6)及转向鳍(7);/n所述框架体(1)由三根立柱(12)围合在顶盖(11)与底板(13)之间构成,所述框架体(1)的三根立柱(12)间自上而下设有潜水泵座(14)及滤板座(15);/n所述过滤板(6)的两面分别设有上接口及下接口;所述筛网袋(3)为筒状;/n所述潜水泵(2)设于框架体(1)的潜水泵座(14)上;所述过滤板(6)设于框架体(1)的滤板座(15)上;/n所述筛网袋(3)的下袋口设于过滤板(6)的上口;微塑料收集杯(4)设于过滤板(6)的下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体(1)、潜水泵(2)、筛网袋(3)、微塑料收集杯(4)、流量计(5)、过滤板(6)及转向鳍(7);
所述框架体(1)由三根立柱(12)围合在顶盖(11)与底板(13)之间构成,所述框架体(1)的三根立柱(12)间自上而下设有潜水泵座(14)及滤板座(15);
所述过滤板(6)的两面分别设有上接口及下接口;所述筛网袋(3)为筒状;
所述潜水泵(2)设于框架体(1)的潜水泵座(14)上;所述过滤板(6)设于框架体(1)的滤板座(15)上;
所述筛网袋(3)的下袋口设于过滤板(6)的上口;微塑料收集杯(4)设于过滤板(6)的下口;
所述流量计(5)设于潜水泵(2)的出口与筛网袋(3)的上袋口之间;
所述转向鳍(7)设于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季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