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50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包括下压机构,利用液压对矩形的板构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平移承重机构,设在下压机构的下方并具备从下压机构正下方移出的水平平移自由度;平移承重机构还具备与板构件下表面接触的滚轴支座、半球支座,滚轴支座与板构件构成线接触,半球支座与板构件构成点接触,滚轴支座包括一个第一滚轴支座、一个第二滚轴支座,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分别与板构件的一对对角处接触,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的自身轴线相互垂直,板构件的另一对对角处各接触有一个半球支座;传压构件,设在下压机构与板构件之间。采用此发明专利技术对板构件的下压试验时动作高效,方便板构件水平平移或自转微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以及生产的成本低等优势迅速在全世界推广开来。自2013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如新购置的商住土地,其开发过程中,建筑装配率应达到一定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把控工作也愈加的重要起来,尤其是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力学性能检测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实荷检测方法是采用配重块,但是人工堆载速度慢、效率低,同时有较大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检测要求。需要一种更便捷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对板构件的下压试验时动作高效,实验数据准确,方便板构件水平平移或自转微调。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压机构,利用液压对矩形的板构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n平移承重机构,设在下压机构的下方并具备从下压机构正下方移出的水平平移自由度;所述平移承重机构还具备与板构件下表面接触的滚轴支座、半球支座,所述滚轴支座与板构件构成线接触,所述半球支座与板构件构成点接触,所述滚轴支座包括一个第一滚轴支座、一个第二滚轴支座,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分别与板构件的一对对角处接触,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的自身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板构件的另一对对角处各接触有一个半球支座,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半球支座的顶部处在同一水平高度;/n传压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压机构,利用液压对矩形的板构件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
平移承重机构,设在下压机构的下方并具备从下压机构正下方移出的水平平移自由度;所述平移承重机构还具备与板构件下表面接触的滚轴支座、半球支座,所述滚轴支座与板构件构成线接触,所述半球支座与板构件构成点接触,所述滚轴支座包括一个第一滚轴支座、一个第二滚轴支座,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分别与板构件的一对对角处接触,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的自身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板构件的另一对对角处各接触有一个半球支座,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半球支座的顶部处在同一水平高度;
传压构件,设在下压机构与板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压构件包括第一水平方管,所述第一水平方管的两头下方各垂直接触有一个第二水平方管,所述第二水平方管的两头下方各设有一个第三水平方管,所述第二水平方管、第三水平方管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水平方管的两头下方各设有一个垫块,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板构件上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方管与第二水平方管一体焊接,所述第二水平方管与第三水平方管之间通过水平的滚柱接触,所述滚柱自身轴线方向与第二水平方管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水平方管、第二水平方管、第三水平方管、滚柱的材质为钢质,所述垫块的材质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板构件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轴支座、第二滚轴支座、半球支座为钢质,所述半球支座具备绕自身球心的三个坐标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电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桐济建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