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具扶手,通过多个螺锁组件安装在一座椅单元侧边,包含一个塑料成型的扶手本体,以及至少一片嵌包在该扶手本体的一组装部内且金属材料成型的补强板,该扶手本体具有两个贯穿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的组装孔,而该补强板具有一个和其中一个组装孔对应的对应孔,所述螺锁组件的一螺固件穿过对应的组装孔及对应孔。通过增设该补强板,可以提高扶手本体和座椅单元结合部位的结构强度,同时增进椅具扶手及座椅单元组装后的稳固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具扶手,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地安装在椅 具的左侧或右側,以供乘坐者手肘抵靠的椅具扶手。
技术介绍
以往,办公椅在设计上为了供使用者的手肘抵靠,通常会在椅具 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扶手,有些扶手的高度可以随着需要调整,有 些椅具的扶手是以固定的方式安装,其中具有固定式扶手的椅具1的构造大致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一个脚架11、 一个安装在脚架11 上方的椅座12、 一个位于椅座12后上方的椅背13、两个左右间隔的 扶手14、两个金属的椅座连接座15、两片左右间隔的椅背连接座16, 以及多个螺锁组件17。其中所述扶手14都是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每个扶手14都具有 一段水平并靠近椅座12的座固定段141、 一段自该座固定段141后方 往上延伸的背固定段142,以及一段由该背固定段142顶缘往前并往 下延伸的抵靠连接段143,在固定段141、固定段142上各设置两个 间隔的组装孔144。而每个椅座连接座15都具有一个位于椅座12上 方并通过多个螺锁组件17和椅座12固定地连接的座椅固定部151, 以及一个平行座固定段141并通过两个螺锁组件17和座固定段141 结合的扶手固定部152,该椅背连接座16的构造与椅座连接座15相 同,并具有一个通过多个螺锁组件17和椅背13固定地结合的椅背固 定部161,以及一个通过多个螺锁组件17和*汰手14的背固定段142 固定地结合的扶手固定部162。以往具有固定式扶手14的椅具1在使用时,乘坐者通常会将双 手靠放在扶手14的抵靠连接段143上,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如杲使 用者只是将手肘摆放在抵靠连接段143上,所述扶手14可以承受摆 放的重量,但是当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因为身体倾斜或者其它因素,而加在扶手14 一股向外并向下的作用力时,完全由塑料制成的扶手14 的组装孔144内壁面就会和金属的螺锁组件17摩擦,造成内壁面的 磨损。当组装孔144的内径逐渐扩大时,这些扶手14与连接座15、 16间的结合稳固性就会降低,甚至当施于扶手14的外扳作用力过大 时,也可能造成组装孔144崩坏,使得扶手14自椅座12及椅背13 上分离,这就是目前塑料制椅具扶手14设计上有待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结构强度,并可稳固不 摇晃地和椅具的 一座椅单元结合的椅具扶手。本技术的椅具扶手是通过多个螺锁组件安装在一座椅单元 侧边,包含一个塑料成型的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一个和座椅 单元靠合的组装部,以及一个位于组装部上方的扶手部,该组装部具 有一个邻近座椅单元的内侧面、 一个和内侧面间隔的外侧面,以及贯 穿内、外侧面的一个第一组装孔、 一个第二组装孔。优选地,所述4夫手本体的组装部具有一段邻近座椅单元的一个椅 座部的座固定^殳,以及一l史由座固定,炎前端往上延伸并和4夫手部4妄连 的前延伸段,而所述第一补强板包括一个设置该对应孔的基部、 一个 由基部往前延伸段延伸的第 一翼部,以及一个由基部顺着座固定段往 后延伸的第二翼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翼部具有多个垂直于内、外侧面的贯孔,而所 述第二翼部上也具有多个垂直于内、外侧面的贯孔。优选地,所述第一翼部具有多个突出的突齿,而所述第二翼部具 有多个突出的突齿。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椅具扶手还包含一 个金属材质制成并嵌包在组装部的内、外侧面间的第一补强板,所述 第 一补强板包括一个和第 一组装孔对应的对应孔,而所述螺锁组件穿 过第 一组装孔及对应孔。优选地,所述扶手本体的组装部具有一段邻近所述座椅单元的一 椅座部的座固定段、 一段由该座固定段前端往上延伸而和扶手部接连的前延伸段,以及一段由该座固定段后端往上延伸而和扶手部接连的 背固定段,而所述第一补强板包括一个设置该对应孔的基部、 一个由 基部往前延伸段延伸的第 一翼部,以及一个由基部顺着座固定段往后 延伸的第二翼部,该第二补强板包括一个设置所述对应孔的基部、一 个由基部往座固定段前端延伸的第三翼部,以及一个由基部往背固定 段延伸的第四翼部。优选地,所述翼部都具有多个垂直于扶手本体的内、外侧面的贯 孔,以及多个突齿。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增设该金属第一补强板,可以 提高扶手本体上和座椅单元结合部位的结构强度,并因此增进扶手及座椅单元间组装后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l是一种以往具有固定式扶手的椅具的立体分解图2是该以往椅具的一未完整组合剖视图,主要显示该椅具的一扶手与其它配合组件的组合关系;图3是本技术椅具扶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显示 该椅具扶手和 一椅具的其它构件对应状态;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正面剖视示意图,主要显示该椅具扶手 与一座椅单元的组合关系;及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和图4,本技术椅具扶手20的一较佳实施例是椅具 2的一个零件,所述椅具2还包含一个座椅单元21、 一个支撑在该座 椅单元21底部的脚架22、两个左右间隔的椅座连接座23、两个左右 间隔的椅背连接座24,以及多个将椅具扶手20安装在座椅单元21的左侧或右侧的螺锁组件25。该座椅单元21具有一个架设在脚架22 上方的椅座部211,以及一个位于该冲奪座部211后上方的一矛背部212, 而所述连接座23、连接座24都是L形的片体,其是分别通过两个螺 锁组件25固定地安装在椅座部211或者椅背部212上,同时分别通 过两个螺锁组件25和椅具扶手20固定地结合,每个螺锁组件25都 具有一支螺固件251以及一个螺帽252。本实施例的椅具扶手20包含一个塑料材料一体射出成型的扶手 本体3,上述扶手本体3包括一个U形的组装部31,以及一个前后向 延伸并位于该组装部31上方的扶手部32,该组装部31具有一个位于 座椅单元21的椅座部211旁的座固定段311、 一段由座固定段311 后方往上延伸的背固定段312,以及一段由该座固定段311往上延伸 的前延伸段313,上述座固定段311并具有一个靠近座椅单元21的内 侧面314、 一个与内侧面314间隔的外侧面315,以及贯穿侧面314、 贯穿侧面315的一第一组装孔316、 一第二组装孔317,而该背固定 l殳312也是具有两个上下间隔并和组装孔316、组装孔317平行的背 组装孔318。参阅图4 -图6,本实施例的椅具扶手20还包含嵌包在扶手本体 3的组装部31内的一片第一补强板4、 一片第二补强板4',上述补强 板4、 4'都是平行于内侧面314、外侧面315并介于两者之间。其中第 一补强板4是由金属板材沖切而成,包括一个位于中央的基部41、 一 个自基部41延伸并顺着前延伸段313的弧度往前并往上突出的第一 翼部42,以及一个往后方延伸的第二翼部43,该基部41具有一个横 向贯穿并对应扶手本体3的第一组装孔316的对应孔411,该第一翼 部42具有多个横向贯穿并可供塑料原料通过的贯孔421,以及多个锯 齿状并往前或往后突出的突齿422,而该第二翼部43的构造与第一翼 部42相同,而具有多个横向贯穿的贯孔431,以及多个往上或往下突 出的突齿432。通过所述突齿422、突齿432的设计,可以增进该第一补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具扶手,通过多个螺锁组件安装在一座椅单元侧边,该椅具扶手包含:一个塑料材料成型的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一个和所述座椅单元连接的组装部,以及一个位于该组装部上方的扶手部,其中所述组装部具有一邻近座椅单元的内侧面、一个与内侧面间隔的外侧面,以及贯穿所述内、外侧面的一第一组装孔、一第二组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具扶手还包含一个金属材质制成并嵌包在扶手本体的组装部内且介于内、外侧面间的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补强板具有一个和第一组装孔对应的对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男,
申请(专利权)人:台笙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