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23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储气层厚度、孔隙度及原始含水饱和度;2)确定储层的地层温度;3)确定储气库实际运行的峰谷压力;4)基于地层温度和压力,计算地层温度、储气库运行峰谷不同压力下饱和水蒸汽的天然气含水量;5)确定注入气的含水量;6)利用注采井动态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对应的累积注气量和累积采气量。7)计算注采井不同注、采气量时储层干化范围面积或半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计算不同注采气量时对应的储层干化范围面积或半径大小,对储气库注采过程中储层干化波及范围有明确的定量认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测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运行动态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预测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气藏型储气库是天然气储气库的主要类型,主要用于保障天然气供气安全及季节调峰需求,是天然气储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暖季注入地下储气库的天然气为来自输运管线的已脱水天然气,注入地下储气库的储层中后,在地下温度压力条件下,储层中的液态水(束缚水)向气相挥发并达到饱和。在此过程中,注采井周围储层的含水饱和度会逐渐降低并趋于干化。此外,在天然气回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下降,天然气中的饱和含水量会增加,也会造成一部分液态水向气相蒸发,在这两个方面交替作用下,储层的干化范围会随着注采循环气量的增大而逐步扩大。目前国内外对储气库储层干化及其影响的研究较少,且没有针对储气库注采循环过程中储层干化范围大小的直接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预测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的空白。<br>为了实现以上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基于储气库气藏储层评价结果,并结合具体注采井的测井解释,确定储气层厚度、孔隙度及原始含水饱和度;/n2)基于储层埋深和研究区地温梯度计算储气库储层的地层温度,或基于实测数据确定储层的地层温度;/n3)基于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数据及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确定储气库实际运行的峰谷压力;/n4)基于步骤2和步骤3确定的地层温度和压力,采用Khaled方法计算地层温度、储气库运行峰谷不同压力下饱和水蒸汽的天然气含水量;/n5)基于储气库注入气来源管线气含水量检测数据或输气管线的含水量标准,直接确定或Khaled方法计算注入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周围储层干化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储气库气藏储层评价结果,并结合具体注采井的测井解释,确定储气层厚度、孔隙度及原始含水饱和度;
2)基于储层埋深和研究区地温梯度计算储气库储层的地层温度,或基于实测数据确定储层的地层温度;
3)基于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数据及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确定储气库实际运行的峰谷压力;
4)基于步骤2和步骤3确定的地层温度和压力,采用Khaled方法计算地层温度、储气库运行峰谷不同压力下饱和水蒸汽的天然气含水量;
5)基于储气库注入气来源管线气含水量检测数据或输气管线的含水量标准,直接确定或Khaled方法计算注入气的含水量;
6)利用注采井动态数据计算不同时间对应的累积注气量和累积采气量;
7)计算注采井不同注、采气量时储层干化范围面积或半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对具体井的测井解释并结合研究区储层评价研究结果,确定储气层厚度,孔隙度、原始含水饱和度或束缚水饱和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针对储层埋藏深度,基于研究区已知的地温梯度,计算储气库储层的地层温度,或基于研究具体井的井下实测温度数据确定储层的地层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或者利用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数据中油压或套压,提取各年度注气期末稳定后井口压力和采气期末稳定压力数据,通过积分计算井底地层压力,公式为:其中ρ(P,T)为天然气密度,随压力和温度变化;或者直接利用井下压力计监测压力数据确定对应注气期末和采气期末的地层压力;
注气期末地层压力取各注气期末地层压力的平均值,采气期末地层压力取各采气期末地层压力的平均值,单位统一为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针对地层温度下注气期末地层压力和采气期末地层压力,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洪江何勇明尹云锋杨洪志徐伟鲁杰刘根郭波邹江海巫旭狄罗铁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