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174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区、铺装区、切割区、装模区、烘干区、脱模区以及打包区,所述进料区与铺装区之间设有混料机构与搅拌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道、固定连接在混料管道侧壁上的第一纤维送料机构、固定连接在混料管道后端的第二纤维送料机构以及设于混料管道上端的无机物输送机构。该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采用无机物改性材料对秸秆纤维进行混合处理,同时在进行秸秆纤维原料输送时采用了多维度、多梯度的输送方式,使得无机物改性材料和秸秆纤维原料的混料制造更加的充分,可以改善秸秆原料的结构布局和排列,使其排列紧凑和有序,从而有效的提高原料本身的强度、韧性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秸秆再生制造板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巨大,约有近8亿吨,是一种巨大的可再生资源,据统计,目前被利用的秸秆仅占秸秆资源总量的30%,其余秸秆被焚烧,每年农作物收货季节,大量的秸秆由于无法循环利用,在农田中被直接焚烧,既造成空气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农田质量下降,也造成极大的浪费。近年来,随着人造板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伐的深入推进,对人造板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解决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农作物秸秆的工业化利用,其中利用秸秆制造人造板是秸秆工业化利用中最具市场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技术。相比实木板材,目前现有秸秆板材存在强度低,韧性差的性能问题,在替代实木板材的市场中,缺少有利竞争力,目前,能有效提高秸秆板材强度和韧性的方法,是提高生产原料本身的性能,如何提高生产原料本身的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区、铺装区(6)、切割区、装模区、烘干区、脱模区以及打包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与铺装区(6)之间设有混料机构与搅拌机构(5);/n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道(3)、固定连接在混料管道(3)侧壁上的第一纤维送料机构(1)、固定连接在混料管道(3)后端的第二纤维送料机构(2)以及设于混料管道(3)上端的无机物输送机构(4);/n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设于混料管道(3)正下方的搅拌室(51)、焊接在搅拌室(51)上端的上挡板(52)、贯穿设于搅拌室(51)内的旋转轴(53)、固定安装在旋转轴(53)上的搅拌棒(54)、设于搅拌室(51)外壁上的控制面板(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区、铺装区(6)、切割区、装模区、烘干区、脱模区以及打包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与铺装区(6)之间设有混料机构与搅拌机构(5);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道(3)、固定连接在混料管道(3)侧壁上的第一纤维送料机构(1)、固定连接在混料管道(3)后端的第二纤维送料机构(2)以及设于混料管道(3)上端的无机物输送机构(4);
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设于混料管道(3)正下方的搅拌室(51)、焊接在搅拌室(51)上端的上挡板(52)、贯穿设于搅拌室(51)内的旋转轴(53)、固定安装在旋转轴(53)上的搅拌棒(54)、设于搅拌室(51)外壁上的控制面板(55)以及焊接在搅拌室(51)下端的下挡板(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送料机构(1)包括送料管道(11)以及设于送料管道(11)出料口处的若干个导流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纤维有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送料机构(1)与第二纤维送料机构(2)结构相同,且第一纤维送料机构(1)与第二纤维送料机构(2)均与混料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林王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合新农业科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