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71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该工法将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在固体状态下预埋,在捣实中期热熔融化,溶解的工程塑料材质可进入基层部分的微小缝隙中,并在断电后再次恢复到固体状态,这样在施工完成后,这部分工程塑料材质的异形结构预埋物可有效填充填充墙和结构框架间非常微小的缝隙,同时可利用工程塑料材质膨胀性能好的特点,避免混凝土材质之间出现断裂开缝的现象,从而实现了长期施工防开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目前,砌体材料是房屋建筑材料中的重要部分,由于环境保护及节能需要,砌体材料从传统的粘土砖到目前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加气硅酸盐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形式多样。由于砌体与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共同工作时,其干缩变形数值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倍,在长期工作时容易产生裂缝。砌体填充墙裂缝是变形裂缝,其主要由于温度、干缩等原因引起的裂缝。虽然不至于构成结构安全风险、但如果是外墙裂缝就容易引起渗漏现象,将会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维修起来也比较困难;尤其是高层建筑,其外墙迎面承受的风压大,受到的风雨影响强烈,发生渗漏后还可能产生其它连发的质量或安全事故。内墙的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观感质量,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解决填充墙的裂缝问题迫在眉睫。在先专利CN2013101996246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基层处理;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步骤四:排砖撂底;步骤五:砌筑填充墙;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步骤七:砌体顶部填塞。该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填充墙的砌筑施工;2、与传统工艺比较,工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加强带和墙顶填塞干硬性混凝土等部位取代砌体,可节约成本;3、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接触面裂缝导致抹灰层和涂料层开裂,提高了工程观感水平及工程质量,杜绝了外墙面渗漏风险,减少返工和维修成本,节约了材料、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用户的投诉率,能在社会上树立企业形象,社会效益可观。但是,受素混凝土抗裂性能差的因素影响,虽然在短期内上述专利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能解决抗裂问题,但是长期使用中任然存在易开裂的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长效保持且施工简单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期施工防开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技术方案如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1)砌筑填充墙将砌块上下错缝且在交接处咬错搭的组砌,砌筑成填充墙,并在填充墙与结构梁柱之间预留余量空隙;2)填塞基层施工将所述余量空隙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选取一部分为基层部分,其余部分为表层部分,基层部分位于单个表层部分一侧或多个表层部分之间;在浇筑基层部分时,先用模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模腔约束出所述基层部分,然后在基础部分中预埋带有数个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的加热线,接着在基层部分采用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后在模板外进行振捣振实,完成基层部分施工;振捣振实的过程为:先逐点向上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5m,然后在向所述电热线通电加热的状态下,逐点向下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3m;其中,第二侧板位于所述余量空隙中;3)填塞表层施工待所述基层部分固化后,拆除第二侧板,并在余量空隙外支设第三侧板,由第三侧板和基层部分之间的第二模腔约束出所述表层部分,将表层部分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并捣实至表层部分的塌落度控制在30~40mm以内,完成表层部分砼体;接着,拆除所述模板,在表层部分砼体表面嵌入豆石,并用水泥砂浆抹平。优选地,所述余量空隙的宽度为40-100mm。优选地,所述结节内预埋有镂空球状且导电串接在加热线上的加热球,结节采用热熔粘接的方式固结在加热球上、并分为包裹在加热球外的表面部分和充满在加热球内的内部部分。优选地,结节为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材质。优选地,余量空隙沿厚度方向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一个位于中间的基层部分和两个位于侧边的表层部分;在步骤2)中模板的两侧板均处于余量空隙中,两者互为第一侧板;在步骤3)中两个第二侧板先拆下一个,在完成一侧表层部分后,再拆下另一个。优选地,在步骤3)中,表层部分中预埋有沿余量空隙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的金属线。优选地,所述金属线为与所述加热线的端部一体导电连接的导线。优选地,金属线有两条、并相互交错搭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应用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在固体状态下预埋,在捣实中期热熔融化,溶解的工程塑料材质可进入基层部分的微小缝隙中,并在断电后再次恢复到固体状态,这样在施工完成后,这部分工程塑料材质的异形结构预埋物可有效填充填充墙和结构框架间非常微小的缝隙,同时可利用工程塑料材质膨胀性能好的特点,避免混凝土材质之间出现断裂开缝的现象,从而实现了长期施工防开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填充墙和结构梁柱间模板支设图;图2是填充墙和结构梁柱间基层部分的示意图;图3是填充墙和结构梁柱间表层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填充墙和结构梁柱间表层部分的另一种金属线预埋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1.1.主体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已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1.2.制作皮数杆,注明砌体皮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等的尺寸标高;1.3.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墙、柱、梁间的拉结筋按照设计规格和间距采用化学植筋连接,并进行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符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9.2.3条规定;1.4.砌筑砂浆配合比、C2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经有资质的试验室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1.5.填充墙砌体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框架基础处理2.1.将基础梁顶面、楼面和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面的灰尘、污垢、杂物等,清扫干净,洒水湿润。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砌块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C15以上细石混凝土找平;2.2.混凝土结构墙、柱、梁与填充墙的接触面采用机械喷涂或扫帚刷一层界面剂进行毛化处理,或将混凝土结构表面用錾子剔毛。3.放线、立皮树杆根据设计图纸弹出的轴线、墙边线、构造柱位置线、素混凝土构造柱的线、门窗洞口线;立皮数杆,皮数杆标出砌体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拉墙筋、墙梁等构造标高,皮数杆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靠近混凝土墙、柱处,可将窗台和窗顶的位置标高线直接标识在墙、柱上,待施工放线完成后,上报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砌筑。4.排砖撂底根据要砌筑的墙体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素混凝土构造柱、门、窗及孔洞的位置,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砌筑填充墙/n将砌块上下错缝且在交接处咬错搭的组砌,砌筑成填充墙,并在填充墙与结构梁柱之间预留余量空隙;/n2)填塞基层施工/n将所述余量空隙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选取一部分为基层部分,其余部分为表层部分,基层部分位于单个表层部分一侧或多个表层部分之间;/n在浇筑基层部分时,先用模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模腔约束出所述基层部分,然后在基础部分中预埋带有数个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的加热线,接着在基层部分采用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后在模板外进行振捣振实,完成基层部分施工;/n振捣振实的过程为:先逐点向上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5m,然后在向所述电热线通电加热的状态下,使得结节溶解,逐点向下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3m;/n其中,第二侧板位于所述余量空隙中;/n3)填塞表层施工/n待所述基层部分固化后,拆除第二侧板,并在余量空隙外支设第三侧板,由第三侧板和基层部分之间的第二模腔约束出所述表层部分,将表层部分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并捣实至表层部分的塌落度控制在30~40mm以内,完成表层部分砼体;/n接着,拆除所述模板,在表层部分砼体表面嵌入豆石,并用水泥砂浆抹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砌筑填充墙
将砌块上下错缝且在交接处咬错搭的组砌,砌筑成填充墙,并在填充墙与结构梁柱之间预留余量空隙;
2)填塞基层施工
将所述余量空隙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选取一部分为基层部分,其余部分为表层部分,基层部分位于单个表层部分一侧或多个表层部分之间;
在浇筑基层部分时,先用模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模腔约束出所述基层部分,然后在基础部分中预埋带有数个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的加热线,接着在基层部分采用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后在模板外进行振捣振实,完成基层部分施工;
振捣振实的过程为:先逐点向上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5m,然后在向所述电热线通电加热的状态下,使得结节溶解,逐点向下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3m;
其中,第二侧板位于所述余量空隙中;
3)填塞表层施工
待所述基层部分固化后,拆除第二侧板,并在余量空隙外支设第三侧板,由第三侧板和基层部分之间的第二模腔约束出所述表层部分,将表层部分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并捣实至表层部分的塌落度控制在30~40mm以内,完成表层部分砼体;
接着,拆除所述模板,在表层部分砼体表面嵌入豆石,并用水泥砂浆抹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福磊董海华张青华张俊红陆星驰党宗浩练小鹏武贵远赵守来王上程盼蔺鹏荆伟吴胜鑫贠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