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目前,砌体材料是房屋建筑材料中的重要部分,由于环境保护及节能需要,砌体材料从传统的粘土砖到目前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加气硅酸盐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形式多样。由于砌体与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共同工作时,其干缩变形数值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倍,在长期工作时容易产生裂缝。砌体填充墙裂缝是变形裂缝,其主要由于温度、干缩等原因引起的裂缝。虽然不至于构成结构安全风险、但如果是外墙裂缝就容易引起渗漏现象,将会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维修起来也比较困难;尤其是高层建筑,其外墙迎面承受的风压大,受到的风雨影响强烈,发生渗漏后还可能产生其它连发的质量或安全事故。内墙的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观感质量,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解决填充墙的裂缝问题迫在眉睫。在先专利CN2013101996246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基层处理;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步骤四:排砖撂底;步骤五:砌筑填充墙;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步骤七:砌体顶部填塞。该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填充墙的砌筑施工;2、与传统工艺比较,工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素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加强带和墙顶填塞干 ...
【技术保护点】
1.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砌筑填充墙/n将砌块上下错缝且在交接处咬错搭的组砌,砌筑成填充墙,并在填充墙与结构梁柱之间预留余量空隙;/n2)填塞基层施工/n将所述余量空隙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选取一部分为基层部分,其余部分为表层部分,基层部分位于单个表层部分一侧或多个表层部分之间;/n在浇筑基层部分时,先用模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模腔约束出所述基层部分,然后在基础部分中预埋带有数个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的加热线,接着在基层部分采用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后在模板外进行振捣振实,完成基层部分施工;/n振捣振实的过程为:先逐点向上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5m,然后在向所述电热线通电加热的状态下,使得结节溶解,逐点向下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3m;/n其中,第二侧板位于所述余量空隙中;/n3)填塞表层施工/n待所述基层部分固化后,拆除第二侧板,并在余量空隙外支设第三侧板,由第三侧板和基层部分之间的第二模腔约束出所述表层部分,将表层部分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并捣实至表层部分的塌落度控制在30~40mm以内,完成表层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砌筑填充墙
将砌块上下错缝且在交接处咬错搭的组砌,砌筑成填充墙,并在填充墙与结构梁柱之间预留余量空隙;
2)填塞基层施工
将所述余量空隙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选取一部分为基层部分,其余部分为表层部分,基层部分位于单个表层部分一侧或多个表层部分之间;
在浇筑基层部分时,先用模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模腔约束出所述基层部分,然后在基础部分中预埋带有数个工程塑料材质的结节的加热线,接着在基层部分采用80±20的C20微膨胀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后在模板外进行振捣振实,完成基层部分施工;
振捣振实的过程为:先逐点向上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5m,然后在向所述电热线通电加热的状态下,使得结节溶解,逐点向下移且移动间距不大于0.3m;
其中,第二侧板位于所述余量空隙中;
3)填塞表层施工
待所述基层部分固化后,拆除第二侧板,并在余量空隙外支设第三侧板,由第三侧板和基层部分之间的第二模腔约束出所述表层部分,将表层部分用C20微膨胀凝土填实,并捣实至表层部分的塌落度控制在30~40mm以内,完成表层部分砼体;
接着,拆除所述模板,在表层部分砼体表面嵌入豆石,并用水泥砂浆抹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控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福磊,董海华,张青华,张俊红,陆星驰,党宗浩,练小鹏,武贵远,赵守来,王上,程盼,蔺鹏,荆伟,吴胜鑫,贠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