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包括底板、壳体、第一转轴、刀片、第二转轴、转轮、传动轮、皮带、固定板、开口、电机、丝杠、滑块、推板、滑轮、弹簧、活动板和限位板。该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推板的移动有利于木板的输送,并通过活动板的移动有利于对木板进行支撑,方便对木板进行持续输送,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提高了木板的输送效率,有利于提高铅笔的加工效率,提高了铅笔的生产产量;该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通过转轮的转动有利于对木板进行开槽的同时,通过刀片的转动有利于铅笔板的切割,降低了铅笔的加工工序,提高了操作效率,有利于铅笔加工中铅笔板的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具体是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属于铅笔加工应用
技术介绍
铅笔可分为传统铅笔和自动铅笔,铅笔生产厂家将铅笔芯用木杆压住,这种铅笔需要消费者将笔尖削出后才能使用,另外在普通铅笔杆的末端有一小块橡皮,在书写错误时,可以把笔反过来擦除错误,较方便,由美国画家阿曼专利技术,磨尖笔杆,就是一种将铅笔杆加工出一定长度笔尖进行销售的铅笔半产品,铅笔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绘画素描的铅笔分为诸多类型,它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石墨、木制笔杆、带帽铅笔;另外,它的颜色有红白、黑白、黄黑等条纹。目前市场上的铅笔是一种用来书写以及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具有书写方便、便于擦除等优点,但是,对于铅笔的加工来说,铅笔是将原木开解、截断,通过切板机切成铅笔板并开有放置铅芯的凹槽后进行压合在一起制成铅笔,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对木板进行切断后再进行开槽,造成操作效率的降低,增多了铅笔加工的工序;且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对木板进行输送,造成操作的不便,不利于进行持续加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顶端的壳体、切割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底板、壳体、第一转轴、刀片、第二转轴、转轮、传动轮和皮带,所述壳体内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与若干个刀片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若干个转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端部都与传动轮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板、固定板、电机、丝杠、滑块、推板、滑轮、弹簧、活动板和限位板,所述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木板的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底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底板侧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杠与滑块贯穿连接,所述滑块与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板顶面与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推板侧端通过弹簧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板顶端一侧与限位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U形结构并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壳体与底板连接处开设有用于木板输送的通孔。优选的,所述丝杠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都与底板开设的凹槽内部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杠都与滑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板与底板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顶部的滑轮与木板的底面滚动连接,且所述滑轮的高度与木板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与底座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面支撑有木板的底部,且所述活动板顶端的限位板接触有木板的侧端。优选的,所述转轮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转轮都接触有木板的顶面,且每两个所述转轮分别位于刀片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推板的移动有利于木板的输送,并通过活动板的移动有利于对木板进行支撑,方便对木板进行持续输送,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提高了木板的输送效率,有利于提高铅笔的加工效率,提高了铅笔的生产产量;2、该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通过转轮的转动有利于对木板进行开槽的同时,通过刀片的转动有利于铅笔板的加工,降低了铅笔的加工工序,提高了操作效率,有利于铅笔加工中铅笔板的制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壳体,3、第一转轴,4、刀片,5、第二转轴,6、转轮,7、传动轮,8、皮带,9、固定板,10、开口,11、电机,12、丝杠,13、滑块,14、推板,15、滑轮,16、弹簧,17、活动板,1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1顶端的壳体2、切割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底板1、壳体2、第一转轴3、刀片4、第二转轴5、转轮6、传动轮7和皮带8,所述壳体2内部与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3与若干个刀片4固定连接,同于木板的切割,所述壳体2内部与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5与若干个转轮6固定连接,用于木板的开槽,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端部都与传动轮7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轮7之间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固定板9、电机11、丝杠12、滑块13、推板14、滑轮15、弹簧16、活动板17和限位板18,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木板的固定板9,且所述固定板9底端开设有开口10,所述底板1侧端与电机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丝杠12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杠12与滑块13贯穿连接,所述滑块13与推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木板进行输送,且所述推板14顶面与滑轮15转动连接,所述推板14侧端通过弹簧16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板17顶端一侧与限位板1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呈U形结构并与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壳体2与底板1连接处开设有用于木板输送的通孔,便于固定板9的固定,方便木板移动至壳体2内部;所述丝杠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12都与底板1开设的凹槽内部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杠12都与滑块13螺纹连接,便于丝杠12的转动,方便滑块13的移动;所述推板14与底板1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4顶部的滑轮15与木板的底面滚动连接,且所述滑轮15的高度与木板的厚度相同,便于推板14的移动,方便推动木板的输送;所述活动板17与底座1顶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7顶面支撑有木板的底部,且所述活动板17顶端的限位板18接触有木板的侧端,便于活动板17的移动,方便对木板进行支撑后推动底部的木板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板(1)顶端的壳体(2)、切割机构和上料机构;/n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底板(1)、壳体(2)、第一转轴(3)、刀片(4)、第二转轴(5)、转轮(6)、传动轮(7)和皮带(8),所述壳体(2)内部与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3)与若干个刀片(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内部与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5)与若干个转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端部都与传动轮(7)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轮(7)之间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n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固定板(9)、电机(11)、丝杠(12)、滑块(13)、推板(14)、滑轮(15)、弹簧(16)、活动板(17)和限位板(18),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木板的固定板(9),且所述固定板(9)底端开设有开口(10),所述底板(1)侧端与电机(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丝杠(12)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杠(12)与滑块(13)贯穿连接,所述滑块(13)与推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板(14)顶面与滑轮(15)转动连接,所述推板(14)侧端通过弹簧(16)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板(17)顶端一侧与限位板(18)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笔加工用木板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板(1)顶端的壳体(2)、切割机构和上料机构;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底板(1)、壳体(2)、第一转轴(3)、刀片(4)、第二转轴(5)、转轮(6)、传动轮(7)和皮带(8),所述壳体(2)内部与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3)与若干个刀片(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内部与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5)与若干个转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端部都与传动轮(7)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轮(7)之间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固定板(9)、电机(11)、丝杠(12)、滑块(13)、推板(14)、滑轮(15)、弹簧(16)、活动板(17)和限位板(18),所述底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木板的固定板(9),且所述固定板(9)底端开设有开口(10),所述底板(1)侧端与电机(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丝杠(12)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杠(12)与滑块(13)贯穿连接,所述滑块(13)与推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板(14)顶面与滑轮(15)转动连接,所述推板(14)侧端通过弹簧(16)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板(17)顶端一侧与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洪伟,鲍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斯特软化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