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17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领域。该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地基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杆贯穿支撑柱下端的连接板且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外层墙体,所述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内层墙体,所述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均通过螺栓与螺母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拐角固定连接有有弧形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楼板,所述横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楼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纹连接加焊接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同时确保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的施工方法”,其申请号为“201410404153.2”,该专利主要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不同的构件焊接在一起。且专利中钢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均是焊接。虽然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块,但是焊接时需要固定焊接件,同时整个建筑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其焊接的距离长,导致施工进度减慢,后期建筑的破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模块建筑连接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地基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杆贯穿支撑柱下端的连接板且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外层墙体,所述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内层墙体,所述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均通过螺栓与螺母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拐角固定连接有有弧形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楼板,所述横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楼梯,所述楼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层。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支撑柱的侧边以及横梁的两侧预先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在螺栓与螺母固定处均设置有开槽。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上端设置有压板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楼板的上表面在支撑杆的一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顶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层。优选的,所述内层墙体为三层结构,依次为隔音层、阻燃层和木板层,所述隔音层相对于木板层更靠近外层墙体。优选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1:根据建筑图纸将支撑柱、弧形件、外层墙体、楼板、内层墙体、楼梯和顶层预先制作出来。Sp2:地基的施工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一致,但是地基中的钢筋骨架需要延伸出,作为连接杆,或者直接埋入定制的连接杆,在地基浇筑前,需将连接杆与钢筋骨架焊接在一起,以确保连接强度。Sp3:将支撑柱竖立通过连接杆和螺母固定连接,通过吊装设置将横梁吊装至支撑柱的上端,并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将预制的楼梯吊装至指定的地点与横梁固定连接,员工通过楼梯可以方便站立在横梁上,员工站在横梁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吊装设置吊装楼板并将楼板置于横梁上,横梁的上端设置压板,并通过通过螺栓固定,当楼板铺设完毕,以楼板作为工作平台,继续搭建下一层的支撑柱,反复Sp3的步骤,可以搭建多层的建筑,同时随着建筑的高度增高,需要保证员工的安全。Sp4:当建筑需要封顶时,在最高的一层的楼板设置第一防水层,并在此层的楼板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的高度为40~60cm,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顶层,在顶层安装前,且顶层安装的一侧设置第二防水层,同时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处理。Sp5: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的安装从建筑高处开始,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与支撑柱固定,同时将弧形件固定在支撑柱上,固定结束后,需将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的开槽入灰处理,并抹平,同时外层墙体和内层墙体与支撑柱、横梁、楼板之间填入腻子或者是发泡胶,防止建筑漏风漏水。Sp6:在Sp3~5施工的同时,需要将螺母和连接杆、螺母和螺栓、螺栓和压板,即通过螺纹连接且可以拆卸的构件,需将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死,防止因建筑震动导致构件脱落,以及其他人员拆卸,而造成的危险事故。(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上预设螺栓螺母固定孔,并采用螺栓螺母的方式将预制构件固定连接,提高了建筑的施工的速度,同时通过螺纹连接且可以拆卸的构件,需将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死,防止因建筑震动导致构件脱落,以及其他人员拆卸,而造成的危险事故,提高了建筑的安全程度,且相比于全部采用焊接的方式来说,本专利技术更方便建筑后期的破拆。2、本专利技术,采用平楼的方式施工屋顶,同时在屋顶设置由顶层,顶层和楼板之间的存在空腔,使得建筑顶部具有保温隔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地基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主与地基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主与墙体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主与横梁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梁与楼板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楼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楼顶示意图。其中,1、地基;2、连接杆;3、连接板;4、螺母;5、支撑柱;6、弧形件;7、外层墙体;8、螺栓;9、隔音层;10、阻燃层;11、木板层;12、横梁;13、楼板;14、内层墙体;15、压板;16、楼梯;17、支撑杆;18、第一防水层;19、第二防水层;20、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包括地基1,地基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地基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杆2贯穿支撑柱5下端的连接板3且通过螺母4固定连接,支撑柱5的外侧设置有外层墙体7,支撑柱5的内侧设置有内层墙体14,外层墙体7和内层墙体14均通过螺栓8与螺母4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支撑柱5的一拐角固定连接有有弧形件6,支撑柱5的上端的连接板3通过螺栓8与螺母4固定连接有横梁12,横梁12上设置有楼板13,横梁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楼梯16,楼板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层20。连接板3、支撑柱5的侧边以及横梁12的两侧预先设置有通孔,外层墙体7和内层墙体14在螺栓8与螺母4固定处均设置有开槽,横梁12的上端设置有压板15且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楼板13的上表面在支撑杆17的一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18,顶层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层19,内层墙体14为三层结构,依次为隔音层9、阻燃层10和木板层11,隔音层9相对于木板层11更靠近外层墙体7。实施例二: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1:根据建筑图纸将支撑柱5、弧形件6、外层墙体7、楼板13、内层墙体14、楼梯16和顶层20预先制作出来。Sp2:地基1的施工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一致,但是地基1中的钢筋骨架需要延伸出,作为连接杆2,或者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地基(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杆(2)贯穿支撑柱(5)下端的连接板(3)且通过螺母(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外侧设置有外层墙体(7),所述支撑柱(5)的内侧设置有内层墙体(14),所述外层墙体(7)和内层墙体(14)均通过螺栓(8)与螺母(4)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一拐角固定连接有有弧形件(6),所述支撑柱(5)的上端的连接板(3)通过螺栓(8)与螺母(4)固定连接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设置有楼板(13),所述横梁(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楼梯(16),所述楼板(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层(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地基(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杆(2)贯穿支撑柱(5)下端的连接板(3)且通过螺母(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外侧设置有外层墙体(7),所述支撑柱(5)的内侧设置有内层墙体(14),所述外层墙体(7)和内层墙体(14)均通过螺栓(8)与螺母(4)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的一拐角固定连接有有弧形件(6),所述支撑柱(5)的上端的连接板(3)通过螺栓(8)与螺母(4)固定连接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上设置有楼板(13),所述横梁(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楼梯(16),所述楼板(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层(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支撑柱(5)的侧边以及横梁(12)的两侧预先设置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墙体(7)和内层墙体(14)在螺栓(8)与螺母(4)固定处均设置有开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的上端设置有压板(15)且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3)的上表面在支撑杆(17)的一层设置有第一防水层(18),所述顶层(2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层(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墙体(14)为三层结构,依次为隔音层(9)、阻燃层(10)和木板层(11),所述隔音层(9)相对于木板层(11)更靠近外层墙体(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组合式楼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p1:根据建筑图纸将支撑柱(5)、弧形件(6)、外层墙体(7)、楼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会王涛邵慧芳孙利钊刘彬曹春华张通根马雪松张福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