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14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首先在相邻两个隔离桩之间设置减振弹性支撑,在每个隔离桩的周围竖向设置若干预裂钻孔,将隔离桩周围的桩间土划分为稳定区域和非稳定区域;最后采用机械对非稳定区域的桩间土进行分层挖除,采用人工对稳定区域的桩间土进行分层挖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振动波传播原理,通过设置减振弹性支撑,实现了对挖除产生的扰动和振动的有效吸收,减少对隔离桩的扰动;通过在隔离桩周围设置预裂钻孔,破坏了桩间土的整体性,便于对稳定区域桩间土的挖除,有效吸收非稳定区域挖除时产生的部分振动波;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挖除,大大减小了挖除过程对隔离桩和上跨既有隧道围岩的扰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用时短。

A method of clearing soil between piles in the existing subway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里的车辆和人口众多,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城市不得不建立地下交通系统来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在地铁的建设中常常会产生线路的交叉和换乘,这就要求在既有地铁隧道的上方进行地铁施工时,必须注意对既有隧道的保护,减少对其的扰动。在既有地铁隧道上方修建换乘通道时,往往采用打入隔离桩的方式对既有隧道拱顶土层进行加固,然后对隔离桩裸露于换乘通道的部分进行破除,再向隔离桩对既有地铁隧道上方加固区域进行注浆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在拆除隔离桩部分结构过程中,包含有对小间距桩间土进行清理的复杂性和隔离桩的拆除的结构性影响,客观上造成了在拆除过程中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不安全性。由于在土质较差的情况下,既有隧道上方布置隔离桩间距较小,桩边距约为400mm~500mm,在清理桩间土时作业间距小,不可避免的对隔离桩产生接触从而造成扰动,加之在处理完桩间土后会进行部分桩体进行一次拆除,可能造成更大的扰动,极易引起既有地铁隧道沉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相邻两个隔离桩(1)之间设置减振弹性支撑(3);/n步骤2、在每个隔离桩(1)的周围竖向设置若干预裂钻孔(4),将隔离桩(1)周围的桩间土(2)划分为稳定区域(5)和非稳定区域(6);其中,若干预裂钻孔(4)与隔离桩(1)之间的区域为稳定区域(5),若干预裂钻孔(4)外侧的区域为非稳定区域(6);/n步骤3、采用机械对非稳定区域(6)的桩间土进行分层挖除,采用人工对稳定区域(5)的桩间土进行分层挖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相邻两个隔离桩(1)之间设置减振弹性支撑(3);
步骤2、在每个隔离桩(1)的周围竖向设置若干预裂钻孔(4),将隔离桩(1)周围的桩间土(2)划分为稳定区域(5)和非稳定区域(6);其中,若干预裂钻孔(4)与隔离桩(1)之间的区域为稳定区域(5),若干预裂钻孔(4)外侧的区域为非稳定区域(6);
步骤3、采用机械对非稳定区域(6)的桩间土进行分层挖除,采用人工对稳定区域(5)的桩间土进行分层挖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减振弹性支撑(3)包括型钢支撑(31)及两个减振橡胶垫块(32),型钢支撑(31)水平设置在相邻两个隔离桩(1)之间,两个减振橡胶垫块(32)分别设置在型钢支撑(31)的两端;减振橡胶垫块(32)的一端与隔离桩(1)连接,另一端与型钢支撑(31)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桩间土清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个隔离桩(1)周围设置有八个预裂钻孔(4),其中包括两个桩间孔(41)和六个桩周孔(42);桩间孔(41)设置在相邻两个隔离桩(1)的桩心连线中点处;桩周孔(42)对称设置在隔离桩(1)非桩间两侧;八个预裂钻孔(4)呈正方形八节点形成布置;八个预裂钻孔(4)合围形成的正方形区域为稳定区域(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长明杜逸璞路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