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98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在面对室内空间的装饰面板上设有空气吸入口及吹风口。设有水平叶片进行引导,可上下改变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使之相对天花板的角度为45°以下。在装饰面板与天花板之间设置衬垫构件,使吹风口上缘部位于天花板下方45mm以上。从装饰面板的吹风口上缘部起向着壳体外周侧,形成向接近天花板下侧面的方向倾斜的外部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为10度以上,吹风口上缘部距空调装置与天花板的边界位置75mm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制冷运行时的空调空气吹出方向,防止其中所含的尘埃附着于天花板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的配置结构,尤其涉及制冷运行时调节冷气吹出方向、防止该冷气中含有的微粒状尘埃附在天花板上的防污
传统的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的吹风口设有可将空调空气的吹风方向上下变化的水平叶片。在制暖运行时利用该水平叶片使空调空气的吹风方向相对朝下,制冷运行时则以接近与天花板平行的状态相对朝上(即所谓的水平吹风),以在各运行状态下使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提高空调效率。但是,上述水平吹风状态有时会使吹出的空调空气中含有的微粒状尘埃附在天花板上而部分地污染天花板。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从水平方向看空调装置时,以水平吹风状态从吹风口(a)吹出的空气沿其流向看呈大致V字形,在吹出口(a)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空气的吹出初速度大,故气流在离开天花板(b)的区域流动。另外,该吹出空气中含有的微粒状尘埃惯性大,故几乎不附在天花板(b)上。而在吹风口(a)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气流向边上扩散或形成涡,其吹出初速度低于前述中央部分的气流,因此附壁效应使气流沿天花板(b)流动。并且该吹出空气中含有的尘埃惯性小,容易附在天花板(b)上,故在与吹风口(a)的两侧部接近的天花板(b)的区域(D)(见图2)附有空气中的尘埃,容易污浊。为了防止这种污浊,特开平3-160266号公报中建议在水平叶片上装拆自如地设置辅助翅片以使吹风方向朝天花板侧移动,这种辅助翅片可根据天花板发生污浊的难易而装拆。比如在室内空气中尘埃多、天花板容易发生污烛的环境或系医院那种对防止污浊要求特别高的场所就将辅助翅片拆卸,并将水平叶片朝下,而在不易发生天花板污浊的环境或对防止污浊的要求较低的场所则可安装辅助翅片进行水平吹风。但是,即使安装了前述传统例子的辅助翅片,在容易发生天花板污浊的环境等中又不得不拆除,结果造成吹风口出来的空调空气一直朝下吹出,导致本应作水平吹风的制冷运行时空调效率低,不仅如此,冷风直接吹向室内人员,引起不适感。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空调空气的吹风口的配置结构等进行研究,既能获得与空调装置的运行状态相适应的吹风方向,又能防止天花板的污浊。本技术为解决前述问题采用了如下方案。第1方案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吹风口16埋设在天花板70内,朝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引导空调空气吹风方向的导风装置18,其特点是,被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配置在距天花板70为45mm以上的下方处。作为前述导风装置18,比如只要将连接至吹风口16的上游空气通道弯曲以引导吹出的空调空气的方向即可。另外,前述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最好距天花板70为45mm(第2方案)。采用该方案,在制冷运行时等,从空调装置1的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空气通过导风装置18的引导成为吹向室内空间的喷流,其喷流轴因附壁效应而向天花板70方向弯曲。但由前述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处于天花板70下方,距其45mm以上,故只要是一般的吹风速度,即使是吹风初速度较低的吹风口16长度方向两侧部分的气流,该气流也不会到达天花板70,而是因与室内空气间的温度差而下降流动。这样,即使将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向上,以近似于与天花板平行,气流也不会沿着天花板流动,因此可防止所谓水平吹风状态下的天花板污浊。第3方案是在前述第1方案中,空调装置本体10固定于天花板上,具有面向室内空间设置吹风口16的面板构件14以及调节面板构件14与天花板70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的衬垫构件72。采用该方案,在对天花板防污要求高的情况下可通过衬垫构件72调节面板构件14与天花板70间的间隔,即调节吹风口16与天花板70间的间隔,以将引导空调空气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确实设定在距天花板70为45mm以上的下方处。当防污要求较低时,设置空调装置1时也可不用衬垫构件72,这样可提高空调装置1与天花板70的整体感,使其更加美观。第4方案是在第1方案中,在由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上,从吹风口16的端缘部起向空调装置本体10的外周,形成向接近天花板的方向倾斜的外部倾斜面14a,该外部倾斜面14a至少在前述吹风口16端缘部附近处相对天花板的倾斜角为10度以上。而该倾斜角最好为10.8度(第8方案)。该方案使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气流与吹风口形成构件的外部倾斜面14a之间的附壁效应减弱,可提高前述第1方案的作用效果。第5方案是在第1方案中,空调装置本体10及天花板70的边界位置与由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的连线相对天花板70的倾斜角度为10度以上。该倾斜角最好为10.8度(第10方案)。该方案使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气流与吹风口形成构件的表面之间的附壁效应减弱,可得到与前述第3方案相同的作用效果。第6方案是在前述第1方案中,形成从由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起向空调装置本体10的外周,形成向接近天花板的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面14a以及与该倾斜面14a连续的第2倾斜面,同时,前述第1倾斜面14a相对天花板70的倾斜角为12度以下,而第2倾斜面相对天花板70的倾斜角超过12度。该方案使从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空气的一部分沿第1倾斜面14a流动,然后在该第1倾斜面14a和第2倾斜面的交界位置发生剥离,这样可提高前述第1方案的作用效果。第7方案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吹风口16埋设在天花板70内,朝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引导空调空气吹风方向的导风装置18,其特点是,由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上,从吹风口16的端缘部起向空调装置本体10的外周,形成向接近天花板的方向倾斜的外部倾斜面14a,该外部倾斜面14a至少在前述吹风口16端缘部附近处相对天花板的倾斜角为10度以上。该倾斜角最好是10.8度(第8方案)。采用该方案,在制冷运行等时从空调装置1的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空气由导风装置18引导而成为吹向室内空间的喷流,其喷流轴首先由于与吹风口形成构件的外部倾斜面14A之间的附壁效应而向上弯曲。但由于前述外部倾斜面14A至少在吹风口16端缘部附近相对天花板70的倾斜角大至10度以上,故附壁效应减小,气流不易到达天花板70。这样即使空调空气的吹风方向向上,也可抑制其沿天花板70流动,可大大减轻所谓水平吹风状态下的天花板污浊。第9方案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吹风口16埋设在天花板70内,朝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引导空调空气吹风方向的导风装置18,其特点是,空调装置本体10及天花板70的边界位置与由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的连线相对天花板70的倾斜角度为10度以上。该倾斜角最好是10.8度(第10方案)。该方案使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气流与吹风口形成构件下侧面之间的附壁效应减弱,可得到与所述第7方案相同的作用效果。第11方案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吹风口16埋设在天花板70内,朝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引导空调空气吹风方向的导风装置18,其特点是,形成从由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向着空调装置本体10的外周并向接近天花板的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具有埋入天花板(70)内并向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的吹风口(16),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对空调空气吹出方向进行引导的导风装置(18),其特征在于,将由前述导风装置(18)引导吹风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布置在离开天花板(70)45mm以上的下方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淳一竹内牧男山本光彦相坂泰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