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98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在面对室内空间的空调装置下面的装饰面板上设有空气吸入口及吹风口,设置水平叶片可上下改变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并引导气流相对天花板呈45°以下流动,配设具有从吹风口上缘部朝斜下方延伸30mm以上的导风面的风向限制构件,导风面相对水平方向倾斜15°以上、其下端缘部位于离天花板相距45mm以上的下方。风向限制构件的弯曲板部和水平叶片的前面各自配设多个整流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冷气或制暖运行时等,可防止天花板的污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的配置结构,尤其涉及制冷运行时等调节冷气吹出方向、防止该冷气中含有的微粒状尘埃附在天花板上的防污
传统的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的吹风口设有可将空调空气的吹风方向上下变化的水平叶片。在制暖运行时利用该水平叶片使空调空气的吹风方向相对朝下,制冷运行时则以接近与天花板平行的状态相对朝上(即所谓的水平吹风),以在各运行状态下使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提高空调效率。但是,上述水平吹风状态有时会使吹出的空调空气中含有的微粒状尘埃附在天花板上而部分地污染天花板。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从水平方向看空调装置时,以水平吹风状态从吹风口(a)吹出的空气沿其流向看呈大致V字形,在吹风口(a)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空气的吹出初速度大,故气流在离开天花板(b)的区域流动。另外,该吹出空气中含有的微粒状尘埃惯性大,故几乎不附在天花板(b)上。而在吹风口(a)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气流向边上扩散或形成涡流,其吹出初速度低于所述中央部分的气流,因此附壁效应使气流沿天花板(b)流动。并且该吹出空气中含有的尘埃惯性小,容易附在天花板(b)上,故在与吹风口(a)的两侧部接近的天花板(b)的区域(D)(见图2)附有空气中的尘埃,容易污浊。为了防止这种污浊,特开平3-160266号公报中建议在水平叶片上装拆自如地设置辅助翅片以使吹风方向朝天花板侧移动,这种辅助翅片可根据天花板发生污浊的难易而装拆。比如在室内空气中尘埃多、天花板容易发生污烛的环境或系医院那种对防止污浊要求特别高的场所就将辅助翅片拆卸,并将水平叶片朝下,而在不易发生天花板污浊的环境或对防止污浊的要求较低的场所则可安装辅助翅片进行水平吹风。但是,即使安装了所述传统例子的辅助翅片,在容易发生天花板污浊的环境等中又不得不拆除,结果造成吹风口出来的空调空气一直朝下吹出,导致本应作水平吹风的制冷运行时空调效率低,不仅如此,冷风直接吹向室内人员,引起不适感。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空调空气的吹风口的配置结构等进行研究,既能获得与空调装置的运行状态相适应的吹风方向,又能防止天花板的污浊。本技术为解决所述问题采用了如下方案。第1方案涉及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吹风口16埋设在天花板70内,朝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引导空调空气吹风方向的导风装置18,其特点是,在由所述导风装置18引导空调空气吹出方向的吹风口16端缘部设有从该吹风口16端缘部起朝斜下方延伸形成导面风41a的风向限制部40以向下方引导空调气流。作为所述导风装置18,比如只要将连接至吹风口16的上游侧的空气通道弯曲来引导吹出的空调空气的方向即可。采用该方案,在制冷运行时等,空调装置1的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空气通过导风装置18的引导而成为吹向室内空间的喷流。由于在由所述导风装置18引导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的吹风口16端缘部设有将气流向下方引导的朝斜下方延伸的导风面41a,故空调气流沿着导风面41a边助跑,边使整体整流成向下流动,然后吹向室内空间。这样,即使是吹风口16长度方向的两侧部的相对来说流动较慢的空气流速也被加速,并且气流方向朝下,故吹向室内空间的喷轴即使因附壁效应而朝天花板70弯曲,该气流也几乎不到达天花板70,不久就因其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而下降。这样,即使将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相对朝上使其接近天花板,该气流也几乎不沿着天花板流动,故可大大减轻在所谓水平吹风状态下的天花板污浊。第2方案是,在所述第1方案中,导风面41a沿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具有30mm以上的长度。采用该方案,可使来自吹风口16的空调气流在沿着导风面41a流动过程中得到整流,因而完全可获得所述第1方案的作用效果。第3方案是,在所述第1方案中,导风面41a至少在吹风口16端缘部附近相对水平方向呈10度以上的倾斜角度。不过该导风面41a的倾斜角度相对水平方向以15度以上为佳(第4方案)。采用该方案,可使沿着导风面41a流动的气流的方向朝下,可充分获得所述第1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第5方案是,在所述第3方案中,所述导风面41a的倾斜角度相对水平方向为20度以下。采用该方案,可使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不致于过分朝下,因而可获得既可防止天花板污浊和又有保持水平吹出的双重要求。第6方案是,在所述第1方案中,导风面41a的下端缘部是由导风装置18引导空调空气吹出方向的吹风口形成构件的最下部,位于离开天花板70为45mm以上的下方。采用该方案,由于使沿导风面41a流动的气流从该导风面41a下端缘部剥离的位置远离天花板70,故气流不会到达天花板70,由此可充分获得所述第1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第7方案是,在所述第1方案中,在吹风口16配置有对空调空气朝吹风口16长度方向的流动予以限制的整流构件19,44。采用该方案,由于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空气朝该吹风口16长度方向的流动受整流构件19,44的限制,整流成朝向吹出方向,故即使在吹风口16两侧部分其吹出初速度也与中央部分同样大,这样能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水平吹风状态下空调空气的向上流动。不过,所述整流构件19,44也可配置在吹风口16的至少长度方向近两端部。第8方案是,在所述第1方案中,导风装置18作成可将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朝上下改变的水平叶片。采用该方案,由于可利用水平叶片18将来自吹风口16的空调气流朝上下改变,故可设成制暖运行时将吹出的气流相对朝下、而在制冷运行时为水平吹出的状态,从而可提高各运行状态下的空调效率。尤其在制冷运行时,在吹出气流不沿着天花板70流动的范围内,只要利用水平叶片18尽可能使气流接近水平,则可充分获得所述的作用效果。第9方案是,在所述第8方案中,在水平叶片18上配设有对空调空气朝吹风口16长度方向的流动予以的整流板19。采用该方案,通过水平叶片18上的整流板19就可有效地对气流进行整流,使吹风口16的两侧部分的气流吹出初速度提高到与中央部分相同,这样在水平吹风状态下可更有效地抑制空调空气的向上流动。不过,所述整流构件19也可配置成在水平叶片18的吹风口16的至少长度方向近两端部。第10方案是,在所述第9方案中,水平叶片18采用在宽度方向弯曲的长方状的板构件,而整流板19在所述水平叶片18的朝内侧弯曲的面上按规定间隔在整个长度方向进行配置。采用该方案,由向宽度方向弯曲的长尺状的水平叶片18将空调气流平稳地变化,可改变吹风方向。另外在其弯曲的内侧面上按长度方向整体配置整流板,可对吹出的气流整体进行整流。第11方案是,在所述第1~10中的任一方案中,吹风口16中央部附近的气流的吹出初速度大致在2米/秒以上、6米/秒以下。采用该方案,不会导致吹风噪声的增大,即使在水平吹风状态下也可充分抑制气流的向上流动。第12方案是,在所述第1~10中的任一专利技术中,从吹风口16吹出的气流最终从空调装置本体10剥离的位置设置在离该空调装置本体10及天花板70的边界位置90mm以上处。采用该方案,可缓和吹风口16吹出的空调气流与天花板面70间的附壁效应,即使在水平吹风状态下也能抑制气流向上流动。采用本技术,在引导来自吹风口16的空调空气的吹风口16端缘部设有朝斜下方延伸的导风面41a,将气流整体整流成朝下,比如在制冷运行时等,即使将来自空调装置1的吹风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花板嵌入式空调装置,具有埋入天花板(70)内并向室内空间吹出空调空气的吹风口(16),同时在该吹风口(16)设有可对空调空气吹出方向进行引导的导风装置(18),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导风装置(18)引导空调空气的吹风方向的吹风口(16)端缘部设有具有从该吹风口(16)端缘部起向斜下方延伸的导风面(41a)的风向限制部(40)以引导空调空气朝下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淳一山本光彦竹内牧男相坂泰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