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采用直流和交流电回路共用滤波电路和逆变器结构的电路设计,且驱动应急通风机工作的是直流升压后再进行逆变的较高频、较高电压值的三相交流电源。采用集成化的交、直流检测和切换回路,交、直流电共用一组滤波电路和逆变器,以实现简化电路结构、提高控制系统集成化能力。所述控制系统的交直流选择电路,包括接触器(KM1)、(KM2)及热敏电阻。接触器(KM1)的主触点连接在直流输入电路的回路中,接触器(KM2)的主触点连接在交流输入电路(2)的回路中。在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联一热敏电阻,热敏电阻连接在接触器(KM2)的1组触点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急通风控制装置,具体地应用于轨道车辆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轨道车辆上普遍地采用回风式的空调系统,进行车厢内部空气的通 风循环和温度调节。如应用于地铁内部的空调器,由于受到特殊运行环境的限制均需进行应急通风 10 处理设计。当发生地铁断电停止运行时,为保证车厢内乘客的安全,在无交流动力 电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地铁自备的车载蓄电池为应急通风机进行直流供电,以保障车 厢内部空气正常地流通循环。如后附图1所示的地铁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在电网电压断电或地铁辅助 交流电源均失效的情况下,主控MCU接通后备的蓄电池直流电,通过紧急通风逆变 15器将DC110V电源逆变为低频、低压的三相交流电源,以驱动应急通风机工作。现有的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方法,仅是直流、交流电回路的切换,直流和交流 电回路均设置有各自的滤波电路和逆变器,整体电路结构复杂、不利于控制电路的 集成和小型化设计。而且,驱动应急通风机工作的是经DC110V电源直流逆变为低频、低压的三相交 20流电源,因此通风机的转速较低,不利于在应急情况下保障车厢内的通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直流和 交流电回路共用滤波电路和逆变器结构的电路设计,且驱动应急通风机工作的是直 流升压后再进行逆变的较高频、较高电压值的三相交流电源。 25 本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采用集成化的交、直流检测和切换回路,交、直流电共用一组滤波电路和逆变器,以实现简化电路结构、提高控制系统集成化能力。 设计目的还在于,将接通的DC110V电源先经过升压后,再进行逆变的三相交流 供电方式,在直流电源接入的前提下仍能保证通风机在高转速的状态下运转,以在紧急情况下保障车厢内有足够的通风量。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主要具有以下结构 其交流输入电路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连接交流整流电路,直流输入电路通过交 直流选择电路与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出并联后,再连接直流滤波电路; 5 直流滤波电路通过逆变器与通风机相连接,主控MCU电路分别与检测电路、交直流选择电路、逆变器、回风阀和新风阀相连接。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的交直流选择电路,包括接触器 (KM1)和(KM2)。接触器(KM1)的主触点连接在直流输入电路的回路中,接触器 (KM2)的主触点连接在交流输入电路(2)的回路中。 10 在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联一热敏电阻,并且连接在接触器(KM2)的l组触点上。如上述方案特征,由主控MCU通过检测电路(13)检测交流输入电路的输入电 源是否正常。当检测到交流电源正常情况下,给通风机进行交流供电,否则由直流输入电路 15 给通风机进行供电。当主控MCU检测到无交流输入电源时,接触器(KM2)被断开,同时接触器(KM1) 被吸合,直流回路被接通。热敏电阻可采用PTC型电阻,其具有正温度系数,即当电流通过它时,温度升 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变大。 20 热敏电阻串接在接触器(KM1)的长闭辅助触点上,在KM1处于断开状态时,此触点是闭合的;反之,则处于断开状态。由于交、直流电共用一组滤波电路和逆变器,因此整体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得 以简化。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的直流输入电路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和直流升压电 25 路串联,直流升压电路通过外围控制电路与主控MCU连接。而且更为细化的技术特征可以是,在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中,采用一升压电感 正向一串联二极管, 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漏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由于接通后的DC110V电源先行经过升压,则接入逆变器进行逆变后的三相交流 电的电压值较高,由此可保证通风机在高转速的状态下运转。为防止直流正、负极反接,在直流输入电路的输入端可以串联一个二极管。 也可以在交流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一个三相交流滤波器(LB1),以将滤波 后的交流电通过接触器(KM2)接至所述交流整流电路中的整流桥进行整流。 综上内容,所述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的优点是 51、其交、直流电共用一组滤波电路和逆变器,整体系统电路得以简化,有利于提高 控制电路的集成化水平。 2、 DC110V电源升压后再进行逆变的供电方式,能够有效保证通风机在高转速的状态下运转,能保障车厢内有足够的通风量。附图说明10 图1是现有应急通风装置的示意图2是本技术所述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的模块图; 图3是所述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直流升压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5 实施例1,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有直流输入电路1、交流输入电路2、交直流选择电路3、直流升压电路4、交流整流电路5、 直流滤波6、逆变器7、通风机8,线控器9、回风阀IO、新风阀ll、主控MCU 12、 检测电路13和总控器14。其中,交流输入电路2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3连接交流整流电路5。 20 直流输入电路1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3连接直流升压电路4,直流升压电路4得输出与交流整流电路5的输出并联后,连接直流滤波电路6。直流滤波电路6通过逆变器7与通风机8相连接,主控MCU电路12分别与检测 电路13、交直流选择电路3、逆变器7、回风阀10和新风阀11相连接。交流整流电路5由三相整流桥BR1执行。 25 主控MCU12采用东芝TMP86FS49芯片,是整个空调器的主控部分,其通过通讯总线与总控器14、线控器9进行通讯以控制空调的压縮机、电子膨胀阀等其他部件。所述控制系统的交直流选择电路3,包括接触器(KM1)、 (KM2)及热敏电阻;接 触器KM1的主触点连接直流输入电路1的回路中,接触器KM2的主触点连接交流输 入电路2的回路中,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联一热敏电阻(PTC型),并连接在接触器(KM2)的1组触点上。所述的直流输入电路l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3和直流升压电路4串联,直流升 压电路4通过外围控制电路与主控MCU12连接。所述的直流升压电路4,其升压电感Ll正向串联二极管D2,绝缘栅型晶体管IGBT 5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在直流滤波电路6中,电容C1、C2串联,电阻R1并联于电容C1,电阻R2并联 于电容C2。在直流输入电路1的输入端串联一个防止直流正、负极反接的二极管D1。 在交流输入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一个三相交流滤波器LB1 ,对输入的交流电源 10 进行滤波。所述的逆变器7包括由绝缘栅型晶体管Ql至Q6组成的逆变模块IPM。 Ql和Q4 串联,Q2和Q5串联,Q3和Q6串联;Ql的源极连接Q4的漏极,Q2的源极连接Q5的漏极,Q3的源极连接Q6的漏极;Ql、 Q2和Q3的漏极分别连接逆变器7直流输入的正端; 15 Q4、 Q5和Q6的源极分别连接逆变器7直流输入的负端。应用本技术的应急通风控制方法,其主要工作流程是由主控MCU12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3检测交流输入电路2的输入电源是否正常;当检测到交流电源正常情况下,接通交流电源,三相交流电通过滤波器LB1滤 波后,通过接触器KM2接至交流整流电路5的整流桥BR1进行整流。 20 整流后通过逆变器7后,供通风机8工作。通风机8此时使用AC380V电源供电。同时,主控M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应急通风控制装置,其交流输入电路(2)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3)连接交流整流电路(5); 直流输入电路(1)通过交直流选择电路(3)与交流整流电路(5)的输出并联后,连接直流滤波电路(6); 直流滤波电路(6)通过逆变器(7)与通风机(8)相连接,主控MCU(12)电路分别与检测电路(13)、交直流选择电路(3)、逆变器(7)、回风阀(10)和新风阀(11)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的交直流选择电路(3),包括接触器(KM1)、(KM2)及热敏电阻; 接触器(KM1)的主触点连接直流输入电路(1)的回路中,接触器(KM2)的主触点连接交流输入电路(2)的回路中,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联一热敏电阻(PTC型),热敏电阻连接在接触器(KM2)的1组触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雷,张宝恒,曾祥学,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市三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