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晓强专利>正文

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88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冷暖四通阀、制冷毛细管、制热毛细管、室内换热器,还包括由室内换热器组成的前、后设置的两室内换热器,由四个单向阀相互并联组成的桥式分压器,主单向阀、辅单向阀、流毛细管、电磁旁通阀、除湿毛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使空调器实现一机二用,既可做空调器,又可做除湿机使用,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空调器除湿的不足之处,避免了现有除湿机的噪声及使用麻烦,提高了除湿性能,且可实现恒温除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在家用空调器通常都具备制冷、制热、除湿功能,现有空调器除湿时,由于室内换热器处于低温状态,因此在除湿过程中将使室内降温,出风口吹出的冷风会令人感到不适应,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有空调器在除湿功能上一般设计成低风、间歇运行,这种除湿方式除湿能力差,同时也不能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为了实现不降温除湿,人们专门设计了用于除湿的除湿机,除湿机一般设计成整体移动式,因压缩机在室内运转造成室内噪声较大,除湿机本身有一部分能量用于室内加温,无法实现恒温除湿,除湿的能量利用不能有效发挥,另外除湿机设置的贮水箱水满后不能运行,并且需要人工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冷暖空调机和除湿机功能的、并能实现恒温除湿的空调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制冷毛细管、室内换热器,还包括分流四通阀、主单向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根椐换热先后分成相互分离的前、后两部分,同一室内机气流先后通过前、后两室内换热器,前、后两室内换热器分别有一进口、出口,前、后两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前的管路上分别串联有前、后分流毛细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外换热器进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出口与分流四通阀高压端口相连,分流四通阀低压端口与前室内换热器出口及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接,分流四通阀的另二端口中有一端口与前、后分流毛细管的进口相连,并在其相连的管路上分别串联一制冷毛细管和一主单向阀,且主单向阀流动方向指向前、后分流毛细管的进口,分流四通阀的另一端口与后室内换热器出口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进一步完善. 所述前、后两室内换热器的进口与前、后分流毛细管的出口的管路之间连有一除湿毛细管,后分流毛细管进口的管路上还可串联一辅单向阀或者在后分流毛细管的出口和除湿毛细管之间的管路上串联一辅单向阀,且辅单向阀流动方向指向后室内换热器进口。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分流四通阀和前、后两室内换热器相连的管路上还可设有一冷暖四通阀、一桥式分压器和一电磁旁通阀。所述桥式分压器是由四个单向阀相互并联组成,其中桥式分压器的四个端口中一个是只能进气的进气端口,一个是只能出气的出气端口,另外两个是可进、出气的进、出气端口,组成桥式分压器的进气端口的二个单向阀进气端与桥式分压器的进气端口相连接,组成桥式分压器的出气端口的二个单向阀出气端与桥式分压器的出气端口相连接,在桥式分压器的进气端口和桥式分压器的一进出气端口之间还串联一制热毛细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暖四通阀的高压端口相连,压缩机的吸气口与冷暖四通阀的低压端口相连,冷暖四通阀的另二个端口分别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和桥式分压器的一进出气端口相连,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桥式分压器的另一设有制热毛细管的进出气端口相连,桥式分压器的进气端口与前室内换热器的出口及分流四通阀的低压端口相连,桥式分压器的出气端口与分流四通阀的高压端口相连。所述前、后两室内换热器的进口与前、后分流毛细管的出口的管路之间连有一除湿毛细管,后分流毛细管进口的管路上还可串联一辅单向阀或者在后分流毛细管的出口和除湿毛细管之间的管路上串联一辅单向阀,且辅单向阀流动方向指向后室内换热器进口。所述前、后室内换热器的进口或出口的管路可为单管或多管并排设置。所述制冷毛细管、除湿毛细管、分流毛细管、制热毛细管可由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孔板节流元件代替。这种空调器室内换热器可使空调器实现在制热时,前后两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对室内放热;在制冷时,前后两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对室内制冷;在除湿时,前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后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对室内除湿。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使空调器实现一机二用,既可做空调器,又可做除湿机使用,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效果,解决了现有空调器除湿的不足之处,避免了现有除湿机的噪声及使用麻烦,提高了除湿性能,且可实现恒温除湿。附图说明附图1是实施例1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2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3是实施例3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4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中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分流四通阀,4制冷毛细管,5主单向阀,6前分流毛细管,7后分流毛细管,8前室内换热器,9后室内换热器,10室内换热器,11后室内换热器出口,12前室内换热器出口,13前室内换热器进口,14后室内换热器进口,15室内换热器进口,16除湿毛细管,17辅单向阀,18电磁旁通阀,19桥式分压器,20冷暖四通阀,21制热毛细管,22单向阀,23单向阀,24单向阀,25单向阀,26桥式分压器进气端口,27桥式分压器进出气端口,28桥式分压器出气端口,29桥式分压器进出气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在制冷状态下参照图1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先进入室外换热器2冷凝成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再进入分流四通阀3高压端口分流到制冷毛细管4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主单向阀5进入室内换热器进口15。一路经前分流毛细管6进入前室内换热器8,在前室内换热器8中蒸发换热后变成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由前室内换热器出口1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另一路经后分流毛细管7进入后室内换热器9,在后室内换热器9中蒸发换热后变成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由后室内换热器出口11通过分流四通阀3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除湿状态下参照附图1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室外换热器2冷凝(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凝换热量可调节风冷型由室外换热器通风量控制;水冷型由室外换热器冷却水量控制)进入分流四通阀3高压端口分流到后室内换热器出口11,进入后室内换热器9中冷凝换热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先经过后分流毛细管7再经过前分流毛细管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前室内换热器8中蒸发换热后变成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由前室内换热器出口12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实施例2,制冷、除湿状态下参照附图2。除湿状态下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在后室内换热器9中冷凝换热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是经除湿毛细管16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前室内换热器8中蒸发。实施例2与实施例1在制冷状态时制冷剂的流动状态相同。实施例3,制冷状态下参照附图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是通过冷暖四通阀20进入室外换热器2;冷凝后的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是经桥式分压器19进入分流四通阀3;在前、后室内换热器8、9中蒸发换热后的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是经桥式分压器19到冷暖四通阀20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制热状态下参照附图3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冷暖四通阀20,从桥式分压器19的进出气端口29经单向阀24,再从桥式分压器出气端口28进入分流四通阀3,分流四通阀3将制冷剂先分流到后室内换热器9进行冷凝换热,再通过电磁旁通阀18进入前室内换热器8进行冷凝换热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进入桥式分压器19低压进气端口26,经过的制热毛细管21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经单向阀22进入室外换热器2中蒸发换热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通过冷暖四通阀20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除湿状态下参照附图3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制冷毛细管、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四通阀、主单向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根据换热先后分成相互分离的前、后两部分,同一室内机气流先后通过前、后两室内换热器,前、后两室内换热器分别有一进口、出口,前、后两室内换热器的进口前的管路上分别串联有前、后分流毛细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外换热器进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出口与分流四通阀高压端口相连,分流四通阀低压端口与前室内换热器出口及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接,分流四通阀的另二端口中有一端口与前、后分流毛细管的进口相连,并在其相连的管路上分别串联一制冷毛细管和一主单向阀,且主单向阀流动方向指向前、后分流毛细管的进口,分流四通阀的另一端口与后室内换热器出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熊晓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