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建国专利>正文

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86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湿机,尤其是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其特点在于,在外壳(1)内还安装有换热器(2),其由第一组通风管(14)和第二组通风管(15)构成,第一组通风管(14)的入口与外壳(1)上的进风口(12)连通,而出口通向蒸发器(6)的一端,该蒸发器(6)的另一端通向换热器(2)的第二组通风管(15)的入口,而出口通向冷凝器(3)的一端,该冷凝器(3)的另一端通过风机(4)与外壳(1)上的出风口(5)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冷却除湿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换热器,从而将待处理的湿空气与去除水分后的低温干空气以及析出的低温水进行最大限度的热交换,然后再进入蒸发器进行二次降温,从而提高了除湿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湿机,尤其是节能型冷却除湿机
技术介绍
冷却除湿是最早利用的一种除湿方式,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室内空气除湿方法》(公开号CN 1427215A,公开日2003年7月2日,申请号01144359.6)就在其
技术介绍
部分对采用这种原理的除湿装置及其除湿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其通常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风机、和外壳等组成,正常工作时蒸发器吸收外界的热量,冷凝器向外放出热量,在风机的作用下,湿空气从左边进风口吸入,通过蒸发器时进行热交换,其温度降低,当湿空气达到露点温度时水分因结露被析出,湿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下降,而继续通过冷凝器时再次发生热交换使其温度升高,从而达到保温除湿的目的。在整个除湿过程中空气最终的含湿量或相对湿度是一个主要的控制指标,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可以用被去除空气中的水分量d(或所处理的湿空气量)与电能消耗量w之比来衡量,因为冷却除湿的原理是将湿空气降温使其达露点温度以下从而将水分析出,因此在消耗单位电能的前提下设法产生更多的冷量(或吸收更多的热量)来降低湿空气的温湿度是提高除湿效率的主要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对制冷系统本身进行改进,但这种改进也容易导致生产加工难度增大,设备复杂化以及可靠性的降低,并且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制冷系统的效率提高是受到限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效率更高,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可靠的节能型冷却除湿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包括压缩机和膨胀阀,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和风机,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还安装有一换热器,该换热器由互不连通但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组通风管和第二组通风管构成,其中第一组通风管的入口与外壳上的进风口直接连通,而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该蒸发器的另一端通过外壳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前述换热器的第二组通风管的入口,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该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风机与外壳上的出风口连通。其中上述第一组通风管和第二组通风管是由若干管材相互垂直交叉排列构成。进一步的,其中上述管材是截面为矩形的铝合金管。其中在所述外壳上的进风口处安装有一气流调节闸板以便对进入换热器的湿空气流量进行调节。进一步的,其中上述气流调节闸板是百叶窗。其中在所述外壳内蒸发器的下方设有接水盘,该接水盘通过水管与一储水器连通。进一步的,其中上述水管从换热器第一组通风管的入口和外壳上的进风口之间穿过。其中在所述换热器第二组通风管的出口和冷凝器之间的外壳上开有一干空气调节入口。很明显,本技术是对现有冷却除湿机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增加了换热器,从而将待处理的湿空气与去除水分后的低温干空气以及析出的低温水进行最大限度的热交换,来降低待处理的湿空气的温度,然后再进入蒸发器进行二次降温,从而使制冷系统在产生同样制冷量的前提下能够更多的去除湿空气中的水分,提高了除湿效率,当然,经过热交换的低温干空气温度有所升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中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中换热器(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现有常规使用的压缩机10和膨胀阀13,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蒸发器6、冷凝器3、和风机4,在外壳1内还安装有一换热器2,该换热器2由互不连通但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组通风管14和第二组通风管15构成,具体如图3所示,第一组通风管14和第二组通风管15是由若干管材相互垂直交叉排列构成,如图3中第一排、第三排、和第五排的管材均允许空气沿垂直方向流通,故共同构成了第一组通风管14,相反第二排和第四排的管材共同构成了第二组通风管15,而每两排之间的管材内空气流通方向基本垂直,即形成所谓的“相互垂直交叉排列”,管材可以采用截面为矩形的铝合金管,铝合金具体可以是铝镁合金。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组通风管14的入口与外壳1上的进风口12直接连通,而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蒸发器6的一端,该蒸发器6的另一端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换热器2的第二组通风管15的入口,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冷凝器3的一端,该冷凝器3的另一端通过风机4与外壳1上的出风口5连通。如图2所示,其中在外壳1上的进风口12处安装有一气流调节闸板以便对进入换热器2的湿空气流量进行调节,以便使制冷系统工作于最佳工作循环状态,气流调节闸板具体可以采用可手工或机械自动调节开闭角度的百叶窗或其它现有常规技术中用于调节通道内空气流量的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在外壳1内蒸发器6的下方设有接水盘11,该接水盘11通过水管7与一储水器9连通,而水管7从换热器2第一组通风管14的入口和外壳1上的进风口12之间穿过,水管7可以采用热传导效率高的材料。如图2所示,在换热器2第二组通风管15的出口和冷凝器3之间的外壳1上开有一干空气调节入口8,当由换热器2送出的风量不足(其温度不是很低)时,可以从该入口送入干空气来对冷凝器3进行降温,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除湿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风机4的作用下,高温湿空气从外壳1上的进风口12进入,该高温湿空气首先经水管7与其中流过的已经析出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然后在换热器2的第一组通风管14内与已经过蒸发器6处理、正通过换热器2的第二组通风管15的低温干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温湿空气温度下降,而相应的低温干空气及低温水的温度上升,温度下降后的高温湿空气继续沿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流动到蒸发器6进行二次降温,使其达到露点温度以下从而结露来析出水分,除湿后变为低温干空气,再通过换热器2的第二组通风管15到达冷凝器3,吸热后温度上升,然后经过风机4从外壳1上的出风口5送出完成除湿。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包括压缩机(10)和膨胀阀(13),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蒸发器(6)、冷凝器(3)、和风机(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内还安装有一换热器(2),该换热器(2)由互不连通但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组通风管(14)和第二组通风管(15)构成,其中第一组通风管(14)的入口与外壳(1)上的进风口(12)直接连通,而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所述蒸发器(6)的一端,该蒸发器(6)的另一端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前述换热器(2)的第二组通风管(15)的入口,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所述冷凝器(3)的一端,该冷凝器(3)的另一端通过风机(4)与外壳(1)上的出风口(5)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一组通风管(14)和第二组通风管(15)是由若干管材相互垂直交叉排列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管材是截面为矩形的铝合金管。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外壳(1)上的进风口(12)处安装有一气流调节闸板以便对进入换热器(2)的湿空气流量进行调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气流调节闸板是百叶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冷却除湿机,包括压缩机(10)和膨胀阀(13),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蒸发器(6)、冷凝器(3)、和风机(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内还安装有一换热器(2),该换热器(2)由互不连通但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组通风管(14)和第二组通风管(15)构成,其中第一组通风管(14)的入口与外壳(1)上的进风口(12)直接连通,而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所述蒸发器(6)的一端,该蒸发器(6)的另一端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前述换热器(2)的第二组通风管(15)的入口,该组通风管的出口通过外壳(1)内的空气通道直接通向所述冷凝器(3)的一端,该冷凝器(3)的另一端通过风机(4)与外壳(1)上的出风口(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国詹志彪张海红韩小珍刘贵珊贺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何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