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咪唑类表面活性剂及其形成的温度增稠型蠕虫状胶束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活性剂
,涉及一种咪唑类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温度增稠型蠕虫状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具有多种聚集形态,如球状胶束、棒状胶束、蠕虫状胶束、囊泡和双层结构,该聚集形态的多样化扩展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其中,蠕虫状胶束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得体系在具有较好的黏弹性的同时,在较苛刻的条件下亦可以维持其流变性能。因此,蠕虫状胶束在工业生产、提高采收率、清洁压裂液和纳米材料的制备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蠕虫状胶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活性剂与盐或助溶剂的混合体系。虽然有些多元体系所形成的蠕虫状胶束表现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黏弹性与温度表现出正相关的特性,但是由于对蠕虫状胶束形成的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例如中国专利ZL201510904275.2公开了一种温敏性蠕虫状胶束体系,通过将双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4-3(OH)-14(2Cl))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0)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在水中可形成温度 ...
【技术保护点】
1.可形成具有温度增稠效应蠕虫状胶束的咪唑类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为溴化1-十八烷基-3-壬基咪唑,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形成具有温度增稠效应蠕虫状胶束的咪唑类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为溴化1-十八烷基-3-壬基咪唑,结构式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十八烷基咪唑的制备:将金属钠溶于乙醇中,加入咪唑,按咪唑与溴代十八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5:1~3.0:1,滴加溴代十八烷,在搅拌和N2保护下,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取上层清液旋转蒸发,水洗3~4次,加乙醇于有机层中旋转蒸发,真空干燥后得到十八烷基咪唑;
步骤2,溴化1-十八烷基-3-壬基咪唑的制备:将十八烷基咪唑溶解在乙醇中,按十八烷基咪唑与溴代壬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5~1:1.30,加入溴代壬烷,在搅拌和N2保护下,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乙醇,用乙醚重结晶,干燥,得到溴化1-十八烷基-3-壬基咪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6~48h,回流反应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益民,曹慧娇,郭霞,许文林,王雅琼,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