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77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2
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支撑座和电机,支撑座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电机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顶部可拆卸地设有顶盘,顶盘的顶面和侧壁分别设有导轮组;导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边缘相对且贴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线操作简单,并降低了启动和制停难度,利于节约电能;另外,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缆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芯线拉制工艺指的是,将粗的电缆芯线通过加热,然后经过模孔拉出而发生延伸变细的工艺。在芯线拉制前,需要拉制的芯线缠绕在电缆盘上,芯线牵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放线装置将芯线一层层地放线。现有的放线装置,是采用横向设置的支撑杆作为支撑,再将电缆盘穿装在支撑杆上,利用电缆牵引的拉力带动电缆盘转动,从而实现放线功能。但是当芯线截面积较小时,现有装置容易造成芯线拉断的情况。另外,也有的放线装置是通过电机带动电缆盘转动来进行放线,因为电缆盘质量比较重,电机消耗的电能也会比较多;而且电缆盘转动起来的动能也比较大,电缆盘制停的所需的摩擦力也比较大。造成了现有的放线装置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本技术放线操作简单,并降低了启动和制停难度,利于节约电能;另外,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支撑座和电机,支撑座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电机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顶部可拆卸地设有顶盘,顶盘的顶面和侧壁分别设有导轮组;导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边缘相对且贴合设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座为中空结构,转动轴贯穿支撑座上表面设置,且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座连接;支撑座的侧壁设有槽口,转动轴上且位于支撑座内的部分设有从动转轮,电机的转轴前端设有主动转轮,主动转轮与从动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的皮带由槽口引出。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转动轴顶部设有卡板,转动轴与顶盘下表面连接处,顶盘设有圆形凹槽和与卡板相对应的卡口;所述的卡口由顶盘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开设并向顶盘侧壁方向延伸,卡口的横切面呈L形。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之间通过活动杆连接,活动杆一端与第一导轮侧面铰接,活动杆另一端与第二导轮侧面固定连接;活动杆上设有弹簧,弹簧靠近活动杆与第一导轮的铰接处设置,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导轮连接;第一导轮通过固定杆与顶盘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两个导轮组中,其中一个固定杆竖直设置,且固定杆一端与圆盘中心连接,所述的圆盘通过螺栓与顶盘上表面中心连接;另一个固定杆水平插接在圆筒内,所述的圆筒焊接在顶盘侧壁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杆与第一导轮连接处,第一导轮设有连接桩,连接桩上设有孔洞,固定杆插入所述的孔洞内并通过螺栓与连接桩连接。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与传统的放线装置相比,将电缆盘放置在支撑座上,放线过程中,电缆盘不会转动,而是通过旋转的导轮组进行放线操作,导轮组的质量比较小,所以本技术更节约电能;另外,导轮组的制停和启动都很方便;2、导轮组包括两个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之间通过活动杆连接,活动杆可转动,且活动杆与第一导轮之间又通过弹簧连接;该设计可以方便取放芯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3、转动轴与顶盘之间采用了卡板和卡口的形式连接,操作简单,利于电缆盘的安装和卸出;4、本装置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结构简单,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座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顶盘与导轮组连接结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顶盘与导轮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连接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中结构图。图中:底板1、支撑座2、槽口201、电机3、转动轴4、顶盘5、导轮组6、第一导轮601、第二导轮602、活动杆603、弹簧604、固定杆605、圆盘606、圆筒607、连接桩608、轴承7、从动转轮8、主动转轮9、皮带10、卡板11、卡口12、电缆盘13。具体实施方式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支撑座2和电机3,支撑座2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4,电机3用于驱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顶部可拆卸地设有顶盘5,顶盘5的顶面和侧壁分别设有导轮组6;导轮组6包括两个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的边缘相对且贴合设置。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可以采用滑轮结构,也可以采用不旋转的圆盘结构,只要保证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边缘有环形槽即可,当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的边缘相对且贴合设置时,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之间设有芯线贯穿的间隙。进一步地,支撑座2为中空结构,转动轴4贯穿支撑座2上表面设置,且转动轴4通过轴承7与支撑座2连接;支撑座2的侧壁设有槽口201,转动轴4上且位于支撑座2内的部分设有从动转轮8,电机3的转轴前端设有主动转轮9,主动转轮9与从动转轮8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所述的皮带10由槽口201引出。支撑座2与底板1之间焊接固定,电机3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图1中用于固定电机3的螺栓未画出。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轴4顶部设有卡板11,转动轴4与顶盘5下表面连接处,顶盘5设有圆形凹槽和与卡板11相对应的卡口12;所述的卡口12由顶盘5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开设并向顶盘5侧壁方向延伸,卡口12的横切面呈L形;因为转动轴4外部用于套接电缆盘13的,参阅附图7所示,所以为了便于电缆盘13穿装方便,则将顶盘5与转动轴4之间通过卡口12和卡板11连接;操作时将转动轴4顶部的卡板11对准卡口12插入,然后再向转动轴4转动的方向旋转,这样转动轴4旋转时,顶盘5不会脱离,当顶盘5需要取出时,反向操作就可实现。进一步地,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之间通过活动杆603连接,活动杆603一端与第一导轮601侧面铰接,活动杆603另一端与第二导轮602侧面固定连接;活动杆603上设有弹簧604,弹簧604靠近活动杆603与第一导轮601的铰接处设置,弹簧604另一端与第一导轮601连接;第一导轮601通过固定杆605与顶盘5连接;当芯线穿过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之间的间隙时,只需要掰开第二导轮602就可以将芯线放入,当需要将芯线取出时,也只需要掰开第二导轮602然后将芯线从侧面取出即可,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两个导轮组6中,其中一个固定杆605竖直设置,且固定杆605一端与圆盘606中心连接,所述的圆盘606通过螺栓与顶盘5上表面中心连接;另一个固定杆605水平插接在圆筒607内,所述的圆筒607焊接在顶盘5侧壁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固定杆605与第一导轮601连接处,第一导轮601设有连接桩608,连接桩608上设有孔洞,固定杆605插入所述的孔洞内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支撑座(2)和电机(3),支撑座(2)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4),电机(3)用于驱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顶部可拆卸地设有顶盘(5),顶盘(5)的顶面和侧壁分别设有导轮组(6);导轮组(6)包括两个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的边缘相对且贴合设置;支撑座(2)为中空结构,转动轴(4)贯穿支撑座(2)上表面设置,且转动轴(4)通过轴承(7)与支撑座(2)连接;支撑座(2)的侧壁设有槽口(201),转动轴(4)上且位于支撑座(2)内的部分设有从动转轮(8),电机(3)的转轴前端设有主动转轮(9),主动转轮(9)与从动转轮(8)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所述的皮带(10)由槽口(201)引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支撑座(2)和电机(3),支撑座(2)中部竖向设置有转动轴(4),电机(3)用于驱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顶部可拆卸地设有顶盘(5),顶盘(5)的顶面和侧壁分别设有导轮组(6);导轮组(6)包括两个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第一导轮(601)和第二导轮(602)的边缘相对且贴合设置;支撑座(2)为中空结构,转动轴(4)贯穿支撑座(2)上表面设置,且转动轴(4)通过轴承(7)与支撑座(2)连接;支撑座(2)的侧壁设有槽口(201),转动轴(4)上且位于支撑座(2)内的部分设有从动转轮(8),电机(3)的转轴前端设有主动转轮(9),主动转轮(9)与从动转轮(8)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所述的皮带(10)由槽口(201)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芯线拉制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4)顶部设有卡板(11),转动轴(4)与顶盘(5)下表面连接处,顶盘(5)设有圆形凹槽和与卡板(11)相对应的卡口(12);所述的卡口(12)由顶盘(5)的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开设并向顶盘(5)侧壁方向延伸,卡口(12)的横切面呈L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松袁旭光王自华郑虎卢相飞谢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龙狮节能环保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