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开卷机,涉及钢管生产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钢管生产中钢带吊装时影响钢管生产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顶部的转动座、转动连接在转动座顶部的两开卷轴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用于带动转动座进行转动的电机;两开卷轴的轴线方向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两开卷轴相互靠近的一端都转动连接在转动座的顶部,两开卷轴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位于转动座两侧,通过在两根开卷轴上分别吊装钢带卷,在一卷钢带放卷完毕之后,转动座转动180°,另一钢带卷进行放卷,放卷的同时,进行钢带卷的上料,大大的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钢管的生产效率。
Double axle unc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开卷机
本技术涉及钢管生产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双轴开卷机。
技术介绍
钢管在进行生产的时候需要首先使用钢带卷曲呈筒,然后在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钢带卷曲成筒之后的接缝处进行焊接,然后再对焊缝处多余的焊渣进行清理,之后按照规格切割呈不同长度的钢管。在进行生产之前,钢带都是成卷的进行运输和储存,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成卷的钢带通过开卷机进行支撑,生产的时候钢带的进给带动成卷的钢带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钢带的开卷。现有的开卷机将一卷钢带放卷完毕之后,只能够再次吊装新的钢带,然后再进行放卷,其中上料的这部分时间钢带无法进给,从而存在了降低钢管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开卷机,其通过在两根开卷轴上分别吊装钢带卷,在一卷钢带放卷完毕之后,转动座转动180°,另一钢带卷进行放卷,放卷的同时,进行钢带卷的上料,大大的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钢管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开卷机,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顶部的转动座、转动连接在转动座顶部的两开卷轴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用于带动转动座进行转动的电机;两开卷轴的轴线方向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两开卷轴相互靠近的一端都转动连接在转动座的顶部,两开卷轴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位于转动座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根开卷轴上都吊装上钢带卷,其中一钢带卷开始放卷,该钢带卷放卷完毕之后,由电机驱动转动座进行转动,使得转动座转动180°,将另一开卷轴上的钢带卷转动至开卷位置,然后继续进行钢带放卷,在放卷的过程当中,对放卷完的开卷轴进行钢带吊装,从而大大的缩短了两卷钢带卷放卷的间隔时间,从而提高了钢管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座底部固定连接有轴线方向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插入到底座当中并且与底座转动连接在一起,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动座底部和底座顶部都开设有与转轴同轴的圆环形凹槽,凹槽的截面呈弧形设置,转动座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球,转动球顶部和底部分别嵌入到转动座和底座的凹槽当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球,既能够通过底座对转动座进行支撑,还能够减少转动座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对底座所造成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卷轴靠近底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该开卷轴同轴的定位环,定位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定位环径向方向设置的定位杆,定位杆围绕定位环的轴线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环和定位杆,钢带卷靠近转动座的一侧与定位环和定位杆相互接触,防止钢带卷在开卷的过程当中与转动座相互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卷轴上设置有能够在开卷轴上沿开卷轴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的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若干沿限位环径向方向设置的限位杆,限位环上螺纹连接有贯穿限位环与开卷轴外侧相互接触的限位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带卷吊装在开卷轴上并且与定位环和定位杆相互接触之后,将限位环插入到开卷轴上并且使得限位环和限位杆与钢带卷相互接触,然后拧紧限位螺栓,使得限位环固定在开卷轴上,从而对钢带卷进行限位,使得钢带卷在进行开卷的过程当中不会从开卷轴上滑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卷轴上设置有两固定连接在转动座顶部的支撑块,开卷轴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两支撑块沿开卷轴的轴线方向排布;两开卷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开卷轴的轴线相对于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开卷轴位置进行设置,使得转动座转动180°之后两开卷轴的位置对换,从而便于在转动之后迅速进行新的钢带卷的开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贯穿底座的让位孔,让位孔中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并且与转轴同轴的传动齿轮,让位孔一侧设置有两分别位于让位孔顶部和底部并且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板,两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在两支撑板上的转动杆,电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支撑板上且用于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杆同轴且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通过转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带动转轴进行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孔顶部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防脱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脱板,能够防止转轴因向上滑动而从底座上脱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座和两开卷轴,在两根开卷轴上都吊装上钢带卷,其中一钢带卷开始放卷,该钢带卷放卷完毕之后,由电机驱动转动座进行转动,使得转动座转动180°,将另一开卷轴上的钢带卷转动至开卷位置,然后继续进行钢带放卷,在放卷的过程当中,对放卷完的开卷轴进行钢带吊装,从而大大的缩短了两卷钢带卷放卷的间隔时间,从而提高了钢管的生产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凹槽和转动球,既能够通过底座对转动座进行支撑,还能够减少转动座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对底座所造成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11、让位孔;12、支撑板;2、转动座;21、转轴;211、防脱板;212、传动齿轮;3、开卷轴;4、支撑块;5、电机;51、转动杆;52、转动齿轮;6、限位环;61、限位杆;62、限位螺栓;7、定位环;71、定位杆;8、转动球;8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双轴开卷机,参见附图1,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转动座2、转动连接在转动座2顶部的两开卷轴3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用于带动转动座2进行转动的电机5;转动座2在底座1上沿竖直方向进行转动。两开卷轴3的轴线方向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两开卷轴3相互靠近的一端位于转动座2的顶部,两开卷轴3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位于转动座2两侧;每一根开卷轴3上设置有两固定连接在转动座2顶部的支撑块4,开卷轴3转动连接在支撑块4上,两支撑块4沿开卷轴3的轴线方向排布;两开卷轴3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开卷轴3的轴线相对于转轴21的轴线对称设置。在两开卷轴3上都吊装上钢带卷,其中一开卷轴3上的钢带卷开始放卷,放卷完毕之后,电机5带动转动座2转动180°,然后另一开卷轴3上的钢带卷开始放卷,放卷的同时,对放卷完毕的开卷轴3进行新的钢带卷的吊装。参见附图1和附图2,开卷轴3靠近底座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该开卷轴3同轴的定位环7,定位环7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定位环7径向方向设置的定位杆71,定位杆71围绕定位环7的轴线均匀分布。开卷轴3上设置有能够在开卷轴3上沿开卷轴3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的限位环6,限位环6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若干沿限位环6径向方向设置的限位杆61,限位环6与开卷轴3同轴设置,若干限位杆61围绕限位环6的轴线均匀分布;限位环6上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开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转动座(2)、转动连接在转动座(2)顶部的两开卷轴(3)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用于带动转动座(2)进行转动的电机(5);/n两开卷轴(3)的轴线方向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两开卷轴(3)相互靠近的一端都转动连接在转动座(2)的顶部,两开卷轴(3)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位于转动座(2)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开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转动座(2)、转动连接在转动座(2)顶部的两开卷轴(3)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用于带动转动座(2)进行转动的电机(5);
两开卷轴(3)的轴线方向水平设置并且相互平行,两开卷轴(3)相互靠近的一端都转动连接在转动座(2)的顶部,两开卷轴(3)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位于转动座(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开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底部固定连接有轴线方向竖直设置的转轴(21),转轴(21)插入到底座(1)当中并且与底座(1)转动连接在一起,电机(5)带动转轴(21)进行转动;
转动座(2)底部和底座(1)顶部都开设有与转轴(21)同轴的圆环形凹槽(81),凹槽(81)的截面呈弧形设置,转动座(2)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球(8),转动球(8)顶部和底部分别嵌入到转动座(2)和底座(1)的凹槽(81)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开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轴(3)靠近底座(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该开卷轴(3)同轴的定位环(7),定位环(7)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定位环(7)径向方向设置的定位杆(71),定位杆(71)围绕定位环(7)的轴线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开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轴(3)上设置有能够在开卷轴(3)上沿开卷轴(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钰吉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