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76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包括轧辊本体,所述轧辊本体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两侧的辊颈I和辊颈II,辊颈I的长度小于辊颈II的长度,辊颈I的端部通过一挠性联轴器连接有一加长轴,所述挠性联轴器包括套在加长轴上的第一连轴和套在辊颈I上的第二连轴,第二连轴与第一连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连接,第一连轴的一端设有带通孔I的第一法兰边,第二连轴的一端设有带通孔II的第二法兰边,通孔II的数量与通孔I的数量相同,且通孔I的直径小于通孔II的直径,通孔II内设置有腰鼓形的胶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轧辊的传动端头通过一挠性联轴器连接一加长轴来模仿轧辊实际工作时的状态,还能进一步保证加长轴与轧辊的同轴度,保证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
本技术涉及轧辊加工
,尤其是一种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在对轧辊进行平行度或圆跳动度检测时,需要模仿轧辊实际工作时的状态,而现有的轧辊生产厂均是靠顶尖顶住轧辊两端转动进行检测,但是实际上传动端轴头与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连接轴,所以目前的检测不是太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包括轧辊本体,所述轧辊本体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两侧的辊颈I和辊颈II,辊颈I的长度小于辊颈II的长度,辊颈I的端部通过一挠性联轴器连接有一加长轴,所述挠性联轴器包括套在加长轴上的第一连轴和套在辊颈I上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包括轧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本体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两侧的辊颈I和辊颈II,辊颈I的长度小于辊颈II的长度,辊颈I的端部通过一挠性联轴器连接有一加长轴,所述挠性联轴器包括套在加长轴上的第一连轴和套在辊颈I上的第二连轴,第二连轴与第一连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连接,第一连轴的一端设有带通孔I的第一法兰边,第二连轴的一端设有带通孔II的第二法兰边,通孔II的数量与通孔I的数量相同,且通孔I的直径小于通孔II的直径,通孔II内设置有腰鼓形的胶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检测的轧辊组件,包括轧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本体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两侧的辊颈I和辊颈II,辊颈I的长度小于辊颈II的长度,辊颈I的端部通过一挠性联轴器连接有一加长轴,所述挠性联轴器包括套在加长轴上的第一连轴和套在辊颈I上的第二连轴,第二连轴与第一连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连接,第一连轴的一端设有带通孔I的第一法兰边,第二连轴的一端设有带通孔II的第二法兰边,通孔II的数量与通孔I的数量相同,且通孔I的直径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炜凉袁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汇辰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