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9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包括轨道车本体和活动连接于轨道车本体上部的装载板;通过设计轨道车本体和装载板两个独立的部件,装载板上装载需要运送的玻璃,轨道车本体沿车间的轨道上移动,当装载板需要在两个轨道车本体之间转运时,两个轨道车本体头尾相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在支撑座上回转,利用传动带与装载板下部产生的摩擦力将装载板推送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的上部,完成玻璃的转运,实现了车间内多装载车流水运输作业,在玻璃大规模生产中,提高了玻璃装载运输的效率。

A glass loading car for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运输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
技术介绍
在玻璃生产车间内,玻璃半成品或成品需要在车间内运输,需要设计专门用于运输玻璃的装载车,通过装载车集中运输玻璃,可通过在车间内设置轨道,装载车在轨道上运行,实现玻璃在车间内的高效运输,但在实际生产中,玻璃生产规模较大,车间内需要设置大量的玻璃装载车,每个玻璃装载车负责一段路程的玻璃运输以提高效率,这就涉及两个玻璃装载车之间的玻璃转运,如何高效的在两个玻璃装载车之间转运玻璃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实现两个玻璃转载车之间高效地转运玻璃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包括轨道车本体和活动连接于轨道车本体上部的装载板;所述轨道车本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电机、传动轴、支撑座和传动带,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所述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轴上过盈套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传动带连接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使得传动带在支撑座上形成回转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通过设计轨道车本体和装载板两个独立的部件,装载板上装载需要运送的玻璃,轨道车本体沿车间的轨道上移动,当装载板需要在两个轨道车本体之间转运时,两个轨道车本体头尾相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在支撑座上回转,利用传动带与装载板下部产生的摩擦力将装载板推送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的上部,完成玻璃的转运,实现了车间内多装载车流水运输作业,在玻璃大规模生产中,提高了玻璃装载运输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轨道车本体;11、基座;12、传动轴;13、支撑座;14、传动带;15、第一传动轮;16、第二传动轮;17、定位板;171、弯折部;2、装载板;21、滚轮组;22、玻璃装载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传动带与装载板下部产生的摩擦力将装载板推送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的上部,完成玻璃的转运。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包括轨道车本体1和活动连接于轨道车本体1上部的装载板2;所述轨道车本体1包括基座11,所述基座11上设有电机、传动轴12、支撑座13和传动带14,所述传动轴12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1,所述电机与传动轴1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13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支撑座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15,所述传动轴12上过盈套设有第二传动轮16,所述传动带14连接于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6,使得传动带14在支撑座13上形成回转体。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通过设计轨道车本体1和装载板2两个独立的部件,装载板2上装载需要运送的玻璃,轨道车本体1沿车间的轨道上移动,当装载板2需要在两个轨道车本体1之间转运时,两个轨道车本体1头尾相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1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14在支撑座13上回转,利用传动带14与装载板2下部产生的摩擦力将装载板2推送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1的上部,完成玻璃的转运,实现了车间内多装载车流水运输作业,在玻璃大规模生产中,提高了玻璃装载运输的效率。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轨道车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位于装载板2的两侧,用于限制装载板2侧向偏移。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定位板17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弯折部17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定位板17的两端设置弯折部171,使装载板2在两个轨道车本体1的上部之间转运时,装载板2既能得到侧向定位,又能平稳顺利地移动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1的上部。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装载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滚轮组21,所述滚轮组21与定位板17内壁滚动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装载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排滚轮组21,使滚轮组21与定位板17内壁滚动连接,进一步保证转运时装载板2能平稳顺利地移动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1的上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6均为齿轮,所述传动带14为链条。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6均为皮带轮,所述传动带14为皮带。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装载板2的下部设有防滑层。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装载板2下部设置防滑层来避免传动打滑造成装载板2侧向偏移,保证装载板2的平稳转移,上述防滑层可以是尼龙、硬质橡胶或设置防滑纹的其他具有防滑性能的材质。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支撑座13的数量为4个,所述传动带14的数量为4个,所述传动轴12上连接有4个第二传动轮16。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4个支撑座13,对应设置4个传动带14,增加传动带14与装载板2底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转运时装载板2能平稳顺利地移动至另一个轨道车本体1的上部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传动轴12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轨道车本体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来控制传动轴12的升降,从而调节传动带14的松紧。进一步的,上述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结构中,所述装载板2上设置有玻璃装载架22。实施例1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包括轨道车本体1和活动连接于轨道车本体1上部的装载板2;所述轨道车本体1包括基座11,所述基座11上设有电机、传动轴12、支撑座13和传动带14,所述传动轴12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1,所述电机与传动轴1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13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支撑座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15,所述传动轴12上过盈套设有第二传动轮16,所述传动带14连接于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6,使得传动带14在支撑座13上形成回转体。所述轨道车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位于装载板2的两侧,用于限制装载板2侧向偏移。所述定位板17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弯折部171。所述装载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滚轮组21,所述滚轮组21与定位板17内壁滚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6均为皮带轮,所述传动带14为皮带。所述装载板2的下部设有防滑层。所述支撑座13的数量为4个,所述传动带14的数量为4个,所述传动轴12上连接有4个第二传动轮16。所述传动轴12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轨道车本体1。所述装载板2上设置有玻璃装载架22。实施例2一种实施例1所述的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6均为齿轮,所述传动带14为链条。综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本体和活动连接于轨道车本体上部的装载板;/n所述轨道车本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电机、传动轴、支撑座和传动带,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所述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轴上过盈套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传动带连接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使得传动带在支撑座上形成回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本体和活动连接于轨道车本体上部的装载板;
所述轨道车本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电机、传动轴、支撑座和传动带,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所述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轴上过盈套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传动带连接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使得传动带在支撑座上形成回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装载板的两侧,用于限制装载板侧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转运的玻璃装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排滚轮组,所述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平詹承耀唐捷
申请(专利权)人:新福兴玻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