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口涂油装置,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盖、吸附件和储油座,所述吸附件露出于所述压盖的外周面和所述储油座的外周面,所述储油座的内部具有存储腔,所述储油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油口,所述吸附件的底部贴合于若干个所述溢油口,若干个所述溢油口均与所述存储腔相连通。存储腔内的油脂通过溢油口溢出至吸附件上,将需要涂抹油脂的管口依次套设在压盖、吸附件和储油座上,使得吸附件中露出的部分与管口的内壁面接触,从而实现管口涂抹油脂操作,涂抹快速,大大提高了涂抹效率,同时,优化生产工艺,节约制造成本,涂抹干净,不产生二次污染。
Nozzle 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口涂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口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干净管是汽车进气系统的重要设备。因为处于进气的干净侧,同时客户需要安装汽车干净管,为方便客户安装,需要在管口内部密封圈表面涂抹油脂。目前,采用人工对管口内部涂抹油脂,涂抹速度慢,且多涂抹容易污染产品。同时,由于手会接触到汽车干净管的内部,易造成手部对管口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口涂油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口涂油装置,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盖、吸附件和储油座,所述吸附件露出于所述压盖的外周面和所述储油座的外周面,所述储油座的内部具有存储腔,所述储油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油口,所述吸附件的底部贴合于若干个所述溢油口,若干个所述溢油口均与所述存储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压盖穿过所述吸附件并滑设于所述储油座,所述压盖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储油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吸附件压设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储油座之间并用于吸附所述存储腔内的油脂。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座的顶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压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吸附件,且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储油座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管口涂油装置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凹槽内并压设于所述储油座与所述凸起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座包括有底座本体、安装座、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具有向上凹陷的凹环,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且所述凹环与所述底座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存储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压设于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凹环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所述存储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与所述存储腔相连通,所述管口涂油装置还包括有密封螺栓,所述密封螺栓密封连接于所述加油口。进一步地,所述管口涂油装置还包括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压盖,且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抵靠于所述压盖的顶部,所述连接螺栓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储油座。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的四周外缘连续不间断地露出于所述压盖的外周面和所述储油座的外周面。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为海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存储腔内的油脂通过溢油口溢出至吸附件上,将需要涂抹油脂的管口依次套设在压盖、吸附件和储油座上,使得吸附件中露出的部分与管口的内壁面接触,从而实现管口涂抹油脂操作,涂抹快速,大大提高了涂抹效率,同时,优化生产工艺,节约制造成本,涂抹干净,不产生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口涂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口涂油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压盖1凸起部11吸附件2储油座3存储腔31溢油口32凹槽33底座本体34安装座35第一密封圈36第二密封圈37加油口38弹簧4密封螺栓5连接螺栓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口涂油装置,该管口涂油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盖1、吸附件2和储油座3,吸附件2露出于压盖1的外周面和储油座3的外周面,储油座3的内部具有存储腔31,储油座3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油口32,吸附件2的底部贴合于若干个溢油口32,若干个溢油口32均与存储腔31相连通。存储腔31用于储存油脂,吸附件2设置在压盖1和储油座3之间,存储腔31内的油脂将通过若干个溢油口32流向至吸附件2,使得吸附件2上具有油脂。管口涂油装置在涂油时,将管口涂油装置放置在操作台上,将需要涂抹油脂的产品管口依次套设在压盖1、吸附件2和储油座3上,管口的内壁面将会与露出于压盖1的外周面和储油座3的外周面的吸附件2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对管口的涂抹油脂操作,涂抹快速,大大提高了涂抹效率,同时,优化生产工艺,节约制造成本,涂抹干净,保护产品不产生二次污染。压盖1穿过吸附件2并滑设于储油座3,压盖1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储油座3的方向移动,吸附件2压设于压盖1与储油座3之间并用于吸附存储腔31内的油脂。管口涂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管口的内壁面必然会接触抵靠到压盖1,使得压盖1沿靠近油座3的方向移动,吸附件2进一步被挤压,在管口涂抹油脂完成之后,管口被取出将不再套设于压盖1上,使得压盖1沿远离储油座3的方向移动,吸附件2将会回弹。存储腔31内为密封空间,由于吸附件2的回弹使得存储腔31内的呈负压状态,存储腔31内的油脂将会通过若干个溢油口32被溢出至吸附件2内,从而实现吸附件2吸收存储腔31内的油脂。使用操作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管口涂油装置的涂抹效率。其中吸附件2可以为海绵,成本低,吸附性能好,存储腔31内溢出的油脂将被海绵吸附,并经海绵均匀地涂抹在管口的内壁面上。吸附件2的四周外缘连续不间断地露出于压盖1的外周面和储油座3的外周面。吸附件2的四周都露出于压盖1的外周面和储油座3的外周面,吸附件2的形状可以根据管口的形状而设计,将吸附件2的尺寸大于管口的内径,将压盖1和储油座3的外径都小于管口的内径,从而实现吸附件2的四周外缘都能够接触到管口的内壁面并均匀地涂油,涂抹快速,效率高。储油座3的顶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凹槽33,压盖1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凸起的凸起部11,凸起部11穿过吸附件2,且凸起部11插设于凹槽33内并能够在凹槽33内沿靠近或者远离储油座3的方向移动。凹槽33起到导向作用,凸起部11在凹槽33内滑移,有效避免了凸起部11在滑移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提高了管口涂油装置的稳定性。其中,凹槽33位于储油座3的中心位置,凸起部11也位于压盖1底部的中心位置。管口涂油装置还包括有弹簧4,弹簧4位于凹槽33内并压设于储油座3与凸起部11之间。弹簧4具有弹性作用,能够对压盖1施加一定向上作用力,使得压盖1在压紧吸附件2后能够回复至初始状态,保证了存储腔31内的油脂溢出至吸附件2上。同时,将弹簧4设置在凹槽33内,有效避免了弹簧4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储油座3包括有底座本体34、安装座35、第一密封圈36和第二密封圈37,安装座35的底部具有向上凹陷的凹环,安装座35的底部连接于底座本体34,且凹环与底座本体34之间形成存储腔31,第一密封圈36和第二密封圈37均压设于底座本体34和安装座35之间,且第一密封圈36和第二密封圈37分别位于凹环的两侧并用于密封存储腔31。第一密封圈36和第二密封圈37能够有效加强储油座3的密封性能,使得存储腔31内的油脂不会被泄露出,大大提高了管口涂油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储油座3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中,底座本体34与安装座35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36和第二密封圈37实现法兰连接,安装座3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口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盖、吸附件和储油座,所述吸附件露出于所述压盖的外周面和所述储油座的外周面,所述储油座的内部具有存储腔,所述储油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油口,所述吸附件的底部贴合于若干个所述溢油口,若干个所述溢油口均与所述存储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口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压盖、吸附件和储油座,所述吸附件露出于所述压盖的外周面和所述储油座的外周面,所述储油座的内部具有存储腔,所述储油座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油口,所述吸附件的底部贴合于若干个所述溢油口,若干个所述溢油口均与所述存储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穿过所述吸附件并滑设于所述储油座,所述压盖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储油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吸附件压设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储油座之间并用于吸附所述存储腔内的油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口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座的顶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压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吸附件,且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储油座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口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涂油装置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凹槽内并压设于所述储油座与所述凸起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涂油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孙敏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