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1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针对现有列车货运车厢的外厢壳体(2),引入货运内厢(1),配合制冷装置(3),构建货运内厢(1)内部的制冷区域;同时,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构建间隙,加入水冷管道(5)设计,并基于水冷管道(5)在间隙、以及货运内厢(1)内部的整体闭环布局,在水流驱动泵(4)的驱动下,实现水流驱动泵(4)中水的流动,实现了货运内厢(1)内部与间隙区域中的热交换,以货运内厢(1)内部低温降低间隙区域中的温度,同时配合间隙中填充的泡沫隔热材料,如此通过间隙区域的设计,最大限度实现货运内厢(1)中温度与外界温度间的隔离,提高货运内厢(1)内的冷藏效果。

A kind of refrigerated logistics car on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属于冷藏物流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冷冻和冷藏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对冷藏车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目前由于冷藏车物流链的信息不畅通,往往会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随着物流要求的不断提高,长途物流运输同样普遍,通过火车运输是长途物流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站点与站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火车较长连挂车厢的原因,在通过火车货运时,时间上与工作强度上,往往不能对每一节货运车厢实现多次查看,这对于需要冷链运输的物品就是不足之处,即在运输途中,无法经常查看冷藏车厢的温度,这就需要冷藏车厢自身拥有较好的制冷性冷,因此拥有更好制冷效果的列车冷藏货运车厢,是火车冷藏运输重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现有列车货运车辆为结构基础,引入换热水循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冷藏效果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包括货运内厢、外厢壳体、制冷装置、水流驱动泵和水冷管道;其中,货运内厢外形的形状、尺寸与外厢壳体内部的形状、尺寸相适应,货运内厢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的内部,且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设置预设间距距离的间隙;外厢壳体的侧面设置贯穿货运内厢内部空间、外厢壳体外部空间的门洞,并安装移门,用于实现门洞的关闭或开启;门洞内边一周、即货运内厢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与外厢壳体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彼此密封对接;货运内厢内置制冷本体;外厢壳体放置于货式列车平台上;制冷装置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外厢壳体的外表面上,制冷装置对接货运内厢内的制冷本体,用于实现货运内厢内部的制冷;水流驱动泵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的外表面上,水冷管道的其中一端对接水流驱动泵的出水端,水冷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外厢壳体表面、进入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并覆盖布设于间隙中的所有区域,然后,水冷管道的另一端继续穿过货运内厢表面,进入货运内厢内部,并沿货运内厢顶面、内壁进行布设,最后水冷管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货运内厢表面、外厢壳体表面,并对接水流驱动泵的进水端,构成循环水路,水冷管道中灌满水;制冷装置、水流驱动泵分别对接列车供电电源进行取电;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间隙中、除水冷管道布设的其它区域填充泡沫隔热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水流驱动泵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间隙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冷管道在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间隙的布局呈S形走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流驱动泵中的电机为无刷电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以现有列车货运车辆为结构基础,引入换热水循环结构,针对现有列车货运车厢的外厢壳体,引入货运内厢,配合制冷装置,构建货运内厢内部的制冷区域;同时,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构建间隙,加入水冷管道设计,并基于水冷管道在间隙、以及货运内厢内部的整体闭环布局,在水流驱动泵的驱动下,实现水流驱动泵中水的流动,实现了货运内厢内部与间隙区域中的热交换,以货运内厢内部低温降低间隙区域中的温度,同时配合间隙中填充的泡沫隔热材料,如此通过间隙区域的设计,最大限度实现货运内厢中温度与外界温度间的隔离,提高货运内厢内的冷藏效果;(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中,进一步引入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设计,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对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间隙中温度的实时检测,并由控制模块基于温度检测结果,实现全局控制,通过对水流驱动泵的控制,实现水冷管道中液体流速的控制,进一步提升间隙区域所实现的隔热效果;(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中,针对水冷管道在货运内厢外表面与外厢壳体内表面之间间隙的布局,采用S形走线布局设计,能够将水冷管道的热量传到至间隙的各个区域,能够完整覆盖间隙的全部区域,使得间隙区域拥有更好的隔热效果;(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中,针对水流驱动泵中的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使得整个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体现了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的人性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计水冷管道在间隙中的走线布局示意图。其中,1.货运内厢,2.外厢壳体,3.制冷装置,4.水流驱动泵,5.水冷管道,6.移门,7.货式列车平台,8.固定件,9.控制模块,10.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如图1所示,包括货运内厢1、外厢壳体2、制冷装置3、水流驱动泵4和水冷管道5;其中,货运内厢1外形的形状、尺寸与外厢壳体2内部的形状、尺寸相适应,货运内厢1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内部,且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设置预设间距距离的间隙;外厢壳体2的侧面设置贯穿货运内厢1内部空间、外厢壳体2外部空间的门洞,并安装移门6,用于实现门洞的关闭或开启;门洞内边一周、即货运内厢1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与外厢壳体2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彼此密封对接;货运内厢1内置制冷本体;外厢壳体2放置于货式列车平台7上;制冷装置3通过固定件8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外表面上,制冷装置3对接货运内厢1内的制冷本体,用于实现货运内厢1内部的制冷;水流驱动泵4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外表面上,水冷管道5的其中一端对接水流驱动泵4的出水端,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穿过外厢壳体2表面、进入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并覆盖布设于间隙中的所有区域,然后,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继续穿过货运内厢1表面,进入货运内厢1内部,并沿货运内厢1顶面、内壁进行布设,最后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货运内厢1表面、外厢壳体2表面,并对接水流驱动泵4的进水端,构成循环水路,水冷管道5中灌满水;制冷装置3、水流驱动泵4分别对接列车供电电源进行取电;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间隙中、除水冷管道5布设的其它区域填充泡沫隔热材料。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以现有列车货运车辆为结构基础,引入换热水循环结构,针对现有列车货运车厢的外厢壳体2,引入货运内厢1,配合制冷装置3,构建货运内厢1内部的制冷区域;同时,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构建间隙,加入水冷管道5设计,并基于水冷管道5在间隙、以及货运内厢1内部的整体闭环布局,在水流驱动泵4的驱动下,实现水流驱动泵4中水的流动,实现了货运内厢1内部与间隙区域中的热交换,以货运内厢1内部低温降低间隙区域中的温度,同时配合间隙中填充的泡沫隔热材料,如此通过间隙区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货运内厢(1)、外厢壳体(2)、制冷装置(3)、水流驱动泵(4)和水冷管道(5);其中,货运内厢(1)外形的形状、尺寸与外厢壳体(2)内部的形状、尺寸相适应,货运内厢(1)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内部,且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设置预设间距距离的间隙;外厢壳体(2)的侧面设置贯穿货运内厢(1)内部空间、外厢壳体(2)外部空间的门洞,并安装移门(6),用于实现门洞的关闭或开启;门洞内边一周、即货运内厢(1)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与外厢壳体(2)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彼此密封对接;货运内厢(1)内置制冷本体;外厢壳体(2)放置于货式列车平台(7)上;制冷装置(3)通过固定件(8)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外表面上,制冷装置(3)对接货运内厢(1)内的制冷本体,用于实现货运内厢(1)内部的制冷;水流驱动泵(4)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外表面上,水冷管道(5)的其中一端对接水流驱动泵(4)的出水端,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穿过外厢壳体(2)表面、进入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并覆盖布设于间隙中的所有区域,然后,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继续穿过货运内厢(1)表面,进入货运内厢(1)内部,并沿货运内厢(1)顶面、内壁进行布设,最后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货运内厢(1)表面、外厢壳体(2)表面,并对接水流驱动泵(4)的进水端,构成循环水路,水冷管道(5)中灌满水;制冷装置(3)、水流驱动泵(4)分别对接列车供电电源进行取电;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间隙中、除水冷管道(5)布设的其它区域填充泡沫隔热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车载式冷藏物流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货运内厢(1)、外厢壳体(2)、制冷装置(3)、水流驱动泵(4)和水冷管道(5);其中,货运内厢(1)外形的形状、尺寸与外厢壳体(2)内部的形状、尺寸相适应,货运内厢(1)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内部,且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设置预设间距距离的间隙;外厢壳体(2)的侧面设置贯穿货运内厢(1)内部空间、外厢壳体(2)外部空间的门洞,并安装移门(6),用于实现门洞的关闭或开启;门洞内边一周、即货运内厢(1)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与外厢壳体(2)对应门洞的边缘一周彼此密封对接;货运内厢(1)内置制冷本体;外厢壳体(2)放置于货式列车平台(7)上;制冷装置(3)通过固定件(8)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外表面上,制冷装置(3)对接货运内厢(1)内的制冷本体,用于实现货运内厢(1)内部的制冷;水流驱动泵(4)固定设置于外厢壳体(2)的外表面上,水冷管道(5)的其中一端对接水流驱动泵(4)的出水端,水冷管道(5)的另一端穿过外厢壳体(2)表面、进入货运内厢(1)外表面与外厢壳体(2)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并覆盖布设于间隙中的所有区域,然后,水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风张盼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芬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