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包括:地面、一个供电中心、多个充电桩。所述供电中心建造于所述地面之上;多个所述充电桩安装于所述地面之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周围的所述地面上划分有多个充电停车位,多个所述充电停车位共享一个所述充电桩;所述供电中心通过一条供电线路为多个所述充电桩供电,所述供电线路铺设于所述地面之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一方面可以防止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充电枪处而发生短路,再一方面可以防止充电线表皮产生裂纹而发生漏电。
Outdoor charging station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传统的充电桩10的结构图。此充电桩10包括充电柜11及置于充电柜11外的充电枪12,充电柜11内放置有用于实现充电的电子元器件(图未示),充电枪12通过充电线13与充电柜11内的电子元器件连接。此种传统的充电桩10,由于整体是置于户外使用,具有如下技术缺陷:一方面,充电桩10会遭受日晒侵扰,久而久之,充电桩10整体会发生老化,特别是充电柜11内精密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极易发生故障;另一方面,充电桩10还会遭受雨淋侵扰,雨水非常容易进入到充电柜11外的充电枪12处,这样,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或发生短路现象;再一方面,当使用充电桩10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部分充电线13会与地面接触而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充电线13的表皮产生裂纹,极易造成漏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一方面可以防止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充电枪处而发生短路,再一方面可以防止充电线表皮产生裂纹而发生漏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包括:地面、一个供电中心、多个充电桩;所述供电中心建造于所述地面之上;多个所述充电桩安装于所述地面之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周围的所述地面上划分有多个充电停车位,多个所述充电停车位共享一个所述充电桩;所述供电中心通过一条供电线路为多个所述充电桩供电,所述供电线路铺设于所述地面之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包括空心立柱及开闭式箱体,所述空心立柱立于所述地面之上,所述开闭式箱体固定于所述空心立柱上,所述开闭式箱体具有一容置室,所述空心立柱具有一导线腔,所述容置室与所述导线腔相互贯通;所述开闭式箱体的侧壁设有多个开闭式箱门;所述容置室内设有多个充电收放装置,每一所述充电收放装置与每一所述开闭式箱门对应;所述充电收放装置包括:支撑架、螺纹杆、升降套筒、主动连杆、从动连杆、驱动部;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容置室内,所述螺纹杆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套筒螺合于所述螺纹杆的杆体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螺纹杆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升降套筒上,所述从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开闭式箱门的门板压持于所述主动连杆与所述从动连杆的铰接端;所述从动连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结构,所述从动连杆的一开口端可插拨设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收放装置还包括放线收线器,所述放线收线器上卷绕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腔与所述地面之下的所述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从动连杆的中空管体与所述充电枪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闭式箱体为四方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闭式箱体的侧壁设有两个所述开闭式箱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闭式箱门的一端转动设于所述开闭式箱体的顶部,所述开闭式箱门的转动轴与水平面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及设于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立柱为圆柱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线路通过塑料管包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一方面可以防止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充电枪处而发生短路,再一方面可以防止充电线表皮产生裂纹而发生漏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传统的充电桩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的结构图;图3为图2所示的充电桩在非充电状态下的状态图;图4为图2所示的充电桩50在充电状态下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20,包括:地面30、一个供电中心40、多个充电桩50。如图2所示,供电中心40建造于地面30之上。如图2所示,多个充电桩50安装于地面30之上,每一充电桩50周围的地面30上划分有多个充电停车位31,多个充电停车位31共享一个充电桩50。如图2所示,供电中心40通过一条供电线路41为多个充电桩50供电,供电线路41铺设于地面30之下。下面,对上述结构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20进行说明:在传统的充电站中,充电站内设有多个独立的充电桩10(如图1所示),此种传统的充电桩10,由于整体是置于户外使用,具有如下技术缺陷:一方面,充电桩10会遭受日晒侵扰,久而久之,充电桩10整体会发生老化,特别是充电柜11内精密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极易发生故障;另一方面,充电桩10还会遭受雨淋侵扰,雨水非常容易进入到充电柜11外的充电枪12处,这样,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或发生短路现象;再一方面,当使用充电桩10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部分充电线13会与地面接触而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充电线13的表皮产生裂纹,极易造成漏电事故;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20不同于传统的充电站,其通过设置一个供电中心40,将所有的重要的核心配电元器件安装于供电中心40中,由供电中心40统一为各个充电桩50进行供电,例如供电中心40可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搭建起来的房子,这样,将所有的重要的核心配电元器件集中安装在供电中心40内,供电中心40可以较好防止这些核心配电元器件受到风吹日晒的影响;进一步的,供电中心40通过一条供电线路41为多个充电桩50供电,供电线路41铺设于地面30之下,这样,铺设于地面30之下的供电线路41也可以免受风吹日晒的影响,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线路41通过塑料管包裹,通过塑料管的包裹,可以更好的对供电线路41进行保护。再进一步的,每一充电桩50周围的地面30上划分有多个充电停车位31,多个充电停车位31共享一个充电桩50,这样,一个充电桩50可以为多部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下面,对充电桩50的具体结构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充电桩5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一个供电中心、多个充电桩;/n所述供电中心建造于所述地面之上;/n多个所述充电桩安装于所述地面之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周围的所述地面上划分有多个充电停车位,多个所述充电停车位共享一个所述充电桩;/n所述供电中心通过一条供电线路为多个所述充电桩供电,所述供电线路铺设于所述地面之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一个供电中心、多个充电桩;
所述供电中心建造于所述地面之上;
多个所述充电桩安装于所述地面之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周围的所述地面上划分有多个充电停车位,多个所述充电停车位共享一个所述充电桩;
所述供电中心通过一条供电线路为多个所述充电桩供电,所述供电线路铺设于所述地面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户外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桩包括空心立柱及开闭式箱体,所述空心立柱立于所述地面之上,所述开闭式箱体固定于所述空心立柱上,所述开闭式箱体具有一容置室,所述空心立柱具有一导线腔,所述容置室与所述导线腔相互贯通;
所述开闭式箱体的侧壁设有多个开闭式箱门;所述容置室内设有多个充电收放装置,每一所述充电收放装置与每一所述开闭式箱门对应;
所述充电收放装置包括:支撑架、螺纹杆、升降套筒、主动连杆、从动连杆、驱动部;
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容置室内,所述螺纹杆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套筒螺合于所述螺纹杆的杆体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螺纹杆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
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升降套筒上,所述从动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开闭式箱门的门板压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彦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