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5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包括基材层、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缓冲层及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嵌合所述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部为所述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嵌合所述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底部为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所述第二填充层均具有蜂窝结构,所述缓冲层具有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制备得到的组合地板在保证强度与韧性的条件下,还具有显著的吸音性能、耐候性能以及重量轻的优点,且紫外偏振光照射稳定层能形成配向膜,降低地板划痕产生的概率。解决了室内地板受结构单一的限制,导致吸音效果差、强度差、以及缓冲效果差的问题,还解决了室内地板容易被刮花,重量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
技术介绍
随现代房屋建设的发展以及生活需求的提高,当下的吸音房建地板结构已不再仅仅是直接的将单层地板板材铺设固定在室内地面上,对于日益增加的要求,房建地板结构需做出相应的改进。现有技术中的地板在结构单一的情况下,使得聚集体基本上彼此点接触,冲击能量等的传播集中在结合点上,容易造成损坏,而且由于地板结构的限制,导致吸音效果极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地板重量大,不便于运输运组装,虽然有部分地板材料可以减轻重量,但整体的地板材料的物理性能非常脆,抗冲击性很弱,并且直接影响集料本身的脆性,地板受到应变应力,导致不能充分维持强度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地板表面存在容易刮花的问题,当有重物掉地板上引发声音巨大而影响人们的正常作息,缓冲层起到的作用小,也会影响地板的使用寿命。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1173556公开了廖洪成的“实木复合地板”,是将原有间隔横置的短条板芯层,改用榫槽结合成整块的芯板,以增加强度和抗变形。又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97876公开了车炳雷的“防止三层实木胶合地板变形的方法”,是在整块底板上采用刻刀隙、留排孔或压斜痕的方法来克服地板的变形。再如专利号为JP4265730B2的专利公开了含有无机黏结剂或含有无机与有机黏结剂反应产物的砂浆、混凝土或人造石的组合物制备的地板。但总体上存在重量大,地板结构单一,吸音效果差的问题。综合上,在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制备室内地板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所述吸音组合地板由多层制成,其包括基材层、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缓冲层以及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嵌合所述第一填充层,且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嵌合所述第二填充层,且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所述第二填充层均具有蜂窝结构,所述缓冲层具有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可选地,所述基材层为人造石板胚料,且所述人造石板胚料的与所述第一填充层的接触面上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缝隙间填充所述第一填充层;所述人造石板胚料与所述第二填充层的接触面上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缝隙间填充所述第二填充层。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层由人造骨料、天然骨料以及合成树脂混合制备得到,且制备得到的第一填充层填充至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并在机械作用下形成蜂窝结构,后在温度为30-65℃的照射光下进行固化,与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形成一体。可选地,所述第二填充层由人造骨料、天然骨料、合成树脂以及偶联剂混合制备得到,并填充至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在机械作用下形成蜂窝结构,后在温度为30-65℃的照射光下进行固化,与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形成一体。可选地,所述缓冲层由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偶联剂以及具有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制备得到,且所述吸音粒子由天然废石粉、活性碳粉末以及粘接剂按照质量比为1-3:1-5:2-8的比例混合均匀,后通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焰流的球化装置中加热至45-120℃,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发生球化,得到粒径为20-35μm,平均孔径为450-870nm的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将制备的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添加至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偶联剂的混合物中,后热压至所述第二填充层,与所述第二填充层形成一体化。可选地,所述稳定层由水滑石、改性树脂、分散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碳酸钙、润滑剂和偶联剂制备得到,且所述水滑石以及所述碳酸钙的目数为100-250目,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可选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15mm,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稳定层的厚度为0.5-1.0mm。可选地,所述人造骨料为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2的人造轻质骨料,其包括轻质粘土以及轻质珍珠岩通过烧结和膨胀而获得。可选地,所述合成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和乙烯基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地板以石胚料作为基材层,并在基材层的上设置有第一填充层,在基材层的底部设置第二填充层,且在第一填充层上设置稳定层,在第二填充层底部设置缓冲层,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能有效减轻地板的总体的重量,便于运输与组装,有利于促进施工进程,此外,设置缓冲层还能起到一定的受力缓冲作用,降低因抗力引起的噪音。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地板的稳定层通过将水滑石、改性树脂、分散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碳酸钙、润滑剂以及偶联剂的成分制备得到的混合C在涂布机的作用下,并结合紫外偏振光照射,有利于断链分子的去除,形成配向膜稳定层,进而有效降低地板划痕的产生,且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地板具有较佳的耐候性。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地板的缓冲层中设置有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能有效降低撞击地板引起的噪音污染,并结合填充层的蜂窝结构,不仅能起到显著的降噪作用,还能降低组合地板整体的重量。4.本专利技术的基材层表面设置有凸起,能与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的蜂窝结构更好地嵌合,且第二填充层与缓冲层的接触面经过激光处理,能裸露更多的合成树脂与偶联剂的交联物,促进第二填充层与缓冲层之间的粘结,保证本专利技术组合地板的质量。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的蜂窝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的球化带孔吸音粒子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的基材层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的稳定层的制备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材层;2-第一填充层;3-第二填充层;4-缓冲层;5-稳定层;6-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组合地板由多层制成,其包括基材层、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缓冲层以及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嵌合所述第一填充层,且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嵌合所述第二填充层,且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所述第二填充层均具有蜂窝结构,所述缓冲层具有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组合地板由多层制成,其包括基材层、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缓冲层以及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嵌合所述第一填充层,且所述第一填充层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稳定层;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嵌合所述第二填充层,且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所述第二填充层均具有蜂窝结构,所述缓冲层具有球化带孔的吸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人造石板胚料,且所述人造石板胚料的与所述第一填充层的接触面上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缝隙间填充所述第一填充层;所述人造石板胚料与所述第二填充层的接触面上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缝隙间填充所述第二填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层由人造骨料、天然骨料以及合成树脂混合制备得到,且制备得到的第一填充层填充至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并在机械作用下形成蜂窝结构,后在温度为30-65℃的照射光下进行固化,与所述基材层的上部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层的吸音组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层由人造骨料、天然骨料、合成树脂以及偶联剂混合制备得到,并填充至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在机械作用下形成蜂窝结构,后在温度为30-65℃的照射光下进行固化,与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形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