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氮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3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第一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高位槽、塔体和第一积液装置,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包括第二高位槽、塔体和第二积液装置,进气口通过第一三通控制阀在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之间进行切换,排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控制阀在pH调节池和反硝化池之间进行切换,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三三通控制阀用于控制好氧池后段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四三通控制阀二沉池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脱氮脱硫塔采用双塔设计,可以进行交替运转,效率提高,而且对于单质硫的洗脱和处理、填料的更换更加方便。

A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氮塔
本技术涉及生物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脱氮塔。
技术介绍
目前对有机废气处理最有效的无二次污染的办法是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有机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养分,经代谢降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CO2、水等)及细胞组成物质。目前采用的有机废气处理生物填料塔中废气由下而上,废气与鲍尔环填料中生长的微生物进行接触反应,最后净化后的空气经出风口达标排出,反应液自上而下喷淋,较多的反应液沿内壁落下,当反应液通过加压喷淋则流速较快容易造成反应液反应不充分,当反应液通过雾化喷淋则流速较慢容易曹成气体反应补充份而延迟反应时间。导致生物填料塔运行不够稳定,气液反应效率较低,而且,生物填料塔往往进行单一脱硫或脱氮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脱硫脱氮塔,而且通过设置喷淋头结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装置,既可以保证适当的流速和分布,并能同时进行脱硫脱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所述第一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高位槽、塔体和第一积液装置,所述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包括第二高位槽、塔体和第二积液装置,所述塔体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的上部的进液口,设置于塔体中部的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的积液区,所述积液区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其中所述进气口与臭气收集装置相连,所述进液口分别通过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与污水处理的好氧池后段污水或二沉池污水相连通,所述臭气收集装置与污水处理的厌氧池废气相连通,所述塔体的上部设置有加药口用于向所述填料层加入脱氮脱硫微生物,脱氮脱硫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或悬浮于反应液中,将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转化成氮气,并将硫化氢转化成单质硫或硫酸盐,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三通控制阀在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控制阀在pH调节池和反硝化池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三三通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好氧池后段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四三通控制阀所述二沉池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第一脱硫脱氮塔和所述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交替用于脱硫脱氮处理和单质硫洗脱,脱硫脱氮反应时,所述二沉池污水与脱硫脱氮塔相连通,洗脱时,所述好氧池后段污水与所述高位槽相连通。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第一高位槽和所述第二高位槽均与喷淋头相连,加药管的一端与药液槽相连,加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头的相连通,所述喷淋头包括若干相连通的树型喷淋管,所述树型喷淋管开设有小孔。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填料层包括上填料层,和下填料层,所述上填料层和所述下填料层之间设置一空腔,用于使气流再分配。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填料层为直径1.5-2.5cm的陶粒或火山岩。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脱氮脱硫塔,通过设置第一脱氮脱硫塔和第二脱氮脱硫塔避免生产的单质硫堵塞填料,影响反应效率,通过周期性地在第一脱氮脱硫塔和第二脱氮脱硫塔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形下对塔内的单质硫进行回收利用。进一步地通过填料层中的空腔设置使气流得到再次分配,喷淋头11设计简单巧妙,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装置,既可以保证适当的流速和分布,并能同时进行脱硫脱氮。喷淋头11能使液体均匀喷淋,增加液体与气体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彻底,大大提升了反应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脱硫脱氮塔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第一脱硫脱氮塔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塔体,2、臭气收集装置,3、高位槽,31好氧池后段,32、二沉池,4、药液槽,5、填料层,51、上填料层,52、下填料层,53、空腔,6、进液口,7、进气口,8积液区8,9、排液口9,10、第一积液装置,11、喷淋头,12、挡流板,13、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种脱硫脱氮塔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本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所述第一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高位槽3、塔体1和第一积液装置10,所述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包括第二高位槽、塔体1和第二积液装置,所述塔体1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1的上部的进液口6,设置于塔体1中部的填料层5,设置于所述塔体1下部的进气口7和设置于所述塔体1底部的积液区8,所述积液区8底部设置有排液口9,其中所述进气口7与臭气收集装置2相连,所述进液口6分别通过第一高位槽3和第二高位槽与污水处理的好氧池后段31污水或二沉池32污水相连通,所述臭气收集装置2与污水处理的厌氧池废气相连通,所述塔体1的上部设置有加药口用于向所述填料层5加入脱氮脱硫微生物,脱氮脱硫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或悬浮于反应液中,将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转化成氮气,并将硫化氢转化成单质硫或硫酸盐,所述进气口7通过第一三通控制阀在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排液口9通过第二三通控制阀在pH调节池和反硝化池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1上设置有第三三通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好氧池后段31污水在第一高位槽3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1上设置有第四三通控制阀所述二沉池32污水在第一高位槽3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加药管通过加药口设置于所述填料层的上方并与通过加液口设置于所述填料层的上方的喷淋头相连通,助于药液的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第一脱硫脱氮塔和所述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交替用于脱硫脱氮处理和单质硫洗脱,脱硫脱氮反应时,所述二沉池32污水与脱硫脱氮塔相连通,洗脱时,所述好氧池后段31污水与所述高位槽相连通。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第一高位槽3和所述第二高位槽均与喷淋头11相连,加药管的一端与药液槽4相连,加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头11的相连通,所述喷淋头11包括若干相连通的树型喷淋管,所述树型喷淋管开设有小孔。在喷淋管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有挡流板12,用于使液体碰撞后返回使液体均匀分布,所述挡流板12上开设有小孔,所述挡流板12上的小孔和所树型喷淋管上的小孔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填料层5包括上填料层51,和下填料层52,所述上填料层51和所述下填料层52之间设置一空腔53,用于使气流再分配。有效避免填料层5一体设置时中由于反应液的冲刷形成空洞时气体不经充分反应而从空洞溢出的情形。填料层5分为上下两层,使得自下填料层52而上的气体在空腔53内重新均匀分配后再进入到上填料层51中,使气体分配更加均匀有效。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脱氮脱硫塔,所述填料层5为直径1.5-2.5cm的陶粒或火山岩。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脱氮脱硫塔,通过设置第一脱氮脱硫塔和第二脱氮脱硫塔避免生产的单质硫堵塞填料,影响反应效率,通过周期性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脱氮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所述第一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高位槽、塔体和第一积液装置,所述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包括第二高位槽、塔体和第二积液装置,所述塔体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的上部的进液口,设置于塔体中部的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的积液区,所述积液区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其中所述进气口与臭气收集装置相连,所述进液口分别通过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与污水处理的好氧池后段污水或二沉池污水相连通,所述臭气收集装置与污水处理的厌氧池废气相连通,所述塔体的上部设置有加药口用于向所述填料层加入脱氮脱硫微生物,脱氮脱硫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或悬浮于反应液中,将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转化成氮气,并将硫化氢转化成单质硫或硫酸盐,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三通控制阀在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控制阀在pH调节池和反硝化池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三三通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好氧池后段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四三通控制阀所述二沉池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之间进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氮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所述第一脱硫脱氮塔包括第一高位槽、塔体和第一积液装置,所述第二脱硫脱氮塔分别包括第二高位槽、塔体和第二积液装置,所述塔体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塔体的上部的进液口,设置于塔体中部的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塔体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的积液区,所述积液区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其中所述进气口与臭气收集装置相连,所述进液口分别通过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槽与污水处理的好氧池后段污水或二沉池污水相连通,所述臭气收集装置与污水处理的厌氧池废气相连通,所述塔体的上部设置有加药口用于向所述填料层加入脱氮脱硫微生物,脱氮脱硫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或悬浮于反应液中,将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转化成氮气,并将硫化氢转化成单质硫或硫酸盐,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三通控制阀在第一脱硫脱氮塔和第二脱硫脱氮塔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三通控制阀在pH调节池和反硝化池之间进行切换,所述脱硫脱氮塔体上设置有第三三通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好氧池后段污水在第一高位槽和第二高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誉周东际
申请(专利权)人:大禹环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