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37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它包括物料泵(1)、下囊体安装板(2)、药粒储槽(3)和药粒输送管(4),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下囊体相配合的盲孔(5),药粒输送管(4)的一端封闭,药粒输送管(4)的另一端为开口,药粒输送管(4)的底部焊接有多个与盲孔(5)相对应的出料管(6),出料管(6)位于盲孔(5)的正上方且与药粒输送管(4)连通,所述物料泵(1)的入口端与药粒储槽(3)连通,物料泵(1)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4)的开口端经管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有效避免药粒浪费、操作简单。

A device for filling grains into caps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
技术介绍
胶囊是用于盛装药粒的囊体,目前采用填装装置进行填装药粒,填装装置包括物料泵、下囊体安装板、药粒储槽和药粒输送管,所述下囊体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下囊体的盲孔,药粒输送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药粒输送管的底部焊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位于盲孔的正上方,物料泵的入口端与药粒储槽连通,物料泵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的开口端经管卡连接。工作时,工人将下囊体开口朝上且直立的放置于盲孔内,然后工人打开物料泵,物料泵将药粒储槽内的药粒抽入到药粒输送管中,药粒经出料管流出并从下囊体顶部开口进入到下囊体中,当填装一定量后关闭物料泵,最后工人将上囊体扣合在下囊体的顶部,从而完成药粒的封装。然而,从出料管流出并向下落入到下囊体过程中,药粒由于冲击力撞击到下囊体底部后会反弹到下囊体外部,从而造成了药粒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避免药粒浪费、操作简单的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它包括物料泵、下囊体安装板、药粒储槽和药粒输送管,所述下囊体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下囊体相配合的盲孔,药粒输送管的一端封闭,药粒输送管的另一端为开口,药粒输送管的底部焊接有多个与盲孔相对应的出料管,出料管位于盲孔的正上方且与药粒输送管连通,所述物料泵的入口端与药粒储槽连通,物料泵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的开口端经管卡连接,所述下囊体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垂向气缸,垂向气缸的活塞杆焊接于下囊体安装板的底表面上,所述出料管的外部焊接有圆盘,圆盘的外径大于盲孔的直径。所述药粒输送管的底部焊接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架。相邻两个盲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下囊体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垂向气缸,两个垂向气缸位于下囊体安装板的左右侧。所述物料泵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经软管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有效避免药粒浪费、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囊体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物料泵,2-下囊体安装板,3-药粒储槽,4-药粒输送管,5-盲孔,6-出料管,7-垂向气缸,8-圆盘,9-支架,10-软管,11-下囊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2所示,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它包括物料泵1、下囊体安装板2、药粒储槽3和药粒输送管4,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下囊体相配合的盲孔5,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盲孔5之间的间距相等,药粒输送管4的一端封闭,药粒输送管4的另一端为开口,药粒输送管4的底部焊接有多个与盲孔5相对应的出料管6,出料管6位于盲孔5的正上方且与药粒输送管4连通,所述物料泵1的入口端与药粒储槽3连通,物料泵1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4的开口端经管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泵1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4经软管10连接,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下方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垂向气缸7,垂向气缸7的活塞杆焊接于下囊体安装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出料管6的外部焊接有圆盘8,圆盘8的外径大于盲孔5的直径。所述药粒输送管4的底部焊接有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架9。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垂向气缸7,两个垂向气缸7位于下囊体安装板2的左右侧。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步骤如下:S1、工人将下囊体11开口朝上且直立的放置于盲孔5内;S2、工人向垂向气缸7的无杆腔中通入高压气体,垂向气缸7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活塞杆带动下囊体安装板2向上运动,当下囊体11的顶部接触到圆盘8的底表面时如图3所示,工人停止向垂向气缸7泵入高压气体;S3、工人打开物料泵1,物料泵将药粒储槽3内的药粒经软管10抽入到药粒输送管4中,药粒在泵压下经出料管6流出,并从下囊体11顶部开口进入到下囊体11中,由于下囊体11的顶部开口被圆盘8覆盖住,即使药粒冲击力撞击到下囊体底部并向上反弹,也不会造成药粒溢流到下囊体外部,因此该药粒填装装置相比传统药粒填装装置,有效的避免了药粒的浪费,节省了生产成本;S4、当一定装药时间后工人关闭物料泵1,随后将上囊体由上往下扣合在下囊体11的顶部,实现了药粒的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物料泵(1)、下囊体安装板(2)、药粒储槽(3)和药粒输送管(4),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下囊体相配合的盲孔(5),药粒输送管(4)的一端封闭,药粒输送管(4)的另一端为开口,药粒输送管(4)的底部焊接有多个与盲孔(5)相对应的出料管(6),出料管(6)位于盲孔(5)的正上方且与药粒输送管(4)连通,所述物料泵(1)的入口端与药粒储槽(3)连通,物料泵(1)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4)的开口端经管卡连接,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下方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垂向气缸(7),垂向气缸(7)的活塞杆焊接于下囊体安装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出料管(6)的外部焊接有圆盘(8),圆盘(8)的外径大于盲孔(5)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胶囊内填装药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物料泵(1)、下囊体安装板(2)、药粒储槽(3)和药粒输送管(4),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下囊体相配合的盲孔(5),药粒输送管(4)的一端封闭,药粒输送管(4)的另一端为开口,药粒输送管(4)的底部焊接有多个与盲孔(5)相对应的出料管(6),出料管(6)位于盲孔(5)的正上方且与药粒输送管(4)连通,所述物料泵(1)的入口端与药粒储槽(3)连通,物料泵(1)的出口端与药粒输送管(4)的开口端经管卡连接,所述下囊体安装板(2)下方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垂向气缸(7),垂向气缸(7)的活塞杆焊接于下囊体安装板(2)的底表面上,所述出料管(6)的外部焊接有圆盘(8),圆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强唐森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宇拓健康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