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志娥专利>正文

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31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9
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包体,在包体内设置三腔双囊胃管、管道固定装置、无菌注射器、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及石蜡棉球;三腔双囊胃管包括总管、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在总管上固定连接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在食管气囊充气管外包裹食管小气囊,在食管气囊充气管上连接食管单向充气阀;在胃气囊充气管外包裹胃管小气囊,在胃气囊充气管上连接胃管单向充气阀;在总管上连接三角形片状凸起,在片状凸起上有固定孔;管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簧调节扣、第二弹簧调节扣和弹性固定绳,第一弹簧调节扣和第二弹簧调节扣通过弹性固定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有效压迫止血,防止导管移位、滑脱,又能提高急救效率。

A three cavity double capsule gastric tube catheter bag for hemosta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用的三腔双囊管、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目前通常采用三腔双囊胃管进行压迫性止血,管道置入后,在食管囊和胃囊充气阶段需双人配合。一人注射器打气,一人用血管钳夹毕充气导管,操作复杂,且患者翻身活动时容易使血管钳松开导致气囊漏气,影响压迫效果或造成三腔管滑脱,胃囊和食管囊置入后气囊压力是否合适无法直接观察。牵引绳直接系于胃管末端,绳结松开,牵引极容易滑脱。患者头部通常无固定装置,病人翻身等活动时易导致管道移位,甚至滑脱,且三腔二囊管长时间压迫鼻唇沟处容易产生压疮,临床通畅以纱布衬垫,容易滑脱。此外,临床工作中暂无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医生在准备插管时,需准备三腔二囊管、血管钳、纱布、手套、石蜡油等物品,准备过程繁琐,耽搁时间,影响患者急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既能有效压迫止血,防止导管移位、滑脱,又能减少医源性压力性损伤发生,同时便于医生操作,大大减少用物准备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包括包体,在包体内设置三腔双囊胃管、管道固定装置、无菌注射器、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及石蜡棉球;所述三腔双囊胃管包括集束在一起的总管、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所述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总管连接,在总管上固定连接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在食管气囊充气管外包裹食管小气囊,食管小气囊和食管气囊均与食管气囊充气管相连通,在食管气囊充气管的进气口连接食管单向充气阀;在所述胃气囊充气管外包裹胃管小气囊,胃管小气囊和胃气囊均与胃气囊充气管相连通,在胃气囊充气管的进气口连接胃管单向充气阀;在所述总管上连接三角形片状凸起,在三角形片状凸起上设置固定孔;所述管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簧调节扣、第二弹簧调节扣和弹性固定绳,第一弹簧调节扣和第二弹簧调节扣通过弹性固定绳连接,弹性固定绳在第一弹簧调节扣与第二弹簧调节扣之间交叉布置,所述三腔双囊胃管的总管穿置在第一弹簧调节扣与交叉点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包括三腔双囊胃管、管道固定装置、50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及石蜡棉球,集所有插管用品予一体,便于医生取用,节约准备物品时间,为抢救病人,节约时间。同时,食管气囊充气管及胃气囊充气管均连接单向充气阀,取代临床常用血管钳夹闭方法,更安全有效。三腔双囊胃管病人体外部分有予食管气囊、胃气囊相通的小气囊,便于临床观察体内食管气囊、胃气囊压力,是否有漏气,压力不足等。此外,头部固定装置,第一弹簧调节扣、第二弹簧调节扣及弹性固定绳可将管道牢固固定于患者头部,可有效地避免管道的滑脱、移位,保持有效压迫、牵引,减少鼻唇沟皮肤受损可能,以及能很好标记管道位置。优选地,在所述胃管上设置调节夹,在所述胃管的外周一体设置一圈圆形凸起,圆形凸起位于调节夹远离总管的一侧。胃管末端设置有调节夹,可调节负压引流的速度及夹闭管道,插管时关闭调节夹,放置胃内积血经管道流出,既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又能防止污染床单元。圆形凸起对调节夹进行限位,可防止调节夹滑脱。为了防止鼻唇沟皮肤受损,在所述第一弹簧调节扣的底部连接海绵鼻垫。优选地,在所述弹性固定绳上套置四个活动式橡胶圈,四个活动式橡胶圈位于第一弹簧调节扣与第二弹簧调节扣之间,其中两个活动式橡胶圈位于交叉点的一侧,另外两个活动式橡胶圈位于交叉点的另一侧。活动式橡胶圈套可避免弹性固定绳长时间固定对骨突部位的压迫(鼻翼、耳廓等部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腔双囊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管道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弹簧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参照图。图中,1包体,2三腔双囊胃管,3管道固定装置,4无菌注射器,5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6石蜡棉球,7食管单向充气阀,8食管气囊充气管,9食管小气囊,10胃管,11圆形凸起,12调节夹,13胃管单向充气阀,14胃气囊充气管,15胃管小气囊,16三角形片状凸起,17固定孔,18食管气囊,19胃气囊,20总管,21第一弹簧调节扣,22第二弹簧调节扣,23弹性固定绳,24活动式橡胶圈,25海绵鼻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包括包体1,在包体1内设置三腔双囊胃管2、管道固定装置3、50ml无菌注射器4、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5及石蜡棉球6。三腔双囊胃管2包括集束在一起的总管20、胃管10、食管气囊充气管8、胃气囊充气管14,胃管10、食管气囊充气管8、胃气囊充气管14的一端汇总后与总管20连接。在胃管10上设置调节夹12,在胃管10的外周一体设置一圈圆形凸起11,圆形凸起11位于调节夹12远离总管20的一侧。在总管20上固定连接食管气囊18和胃气囊19,在食管气囊充气管8外包裹食管小气囊9,食管小气囊9和食管气囊18均与食管气囊充气管8相连通,在食管气囊充气管8的进气口连接食管单向充气阀7。在胃气囊充气管14外包裹胃管小气囊15,胃管小气囊15和胃气囊19均与胃气囊充气管14相连通,在胃气囊充气管14的进气口连接胃管单向充气阀13。在总管20上连接三角形片状凸起16,在三角形片状凸起16上设置固定孔17。管道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弹簧调节扣21、第二弹簧调节扣22和弹性固定绳23,弹性固定绳23穿过第一弹簧调节扣21和第二弹簧调节扣22,弹性固定绳23在第一弹簧调节扣21与第二弹簧调节扣22之间交叉布置,三腔双囊胃管2的总管20穿置在第一弹簧调节扣21与交叉点之间。在第一弹簧调节扣21的底部连接海绵鼻垫25。在弹性固定绳23上套置四个活动式橡胶圈24,四个活动式橡胶圈24位于第一弹簧调节扣21与第二弹簧调节扣22之间,其中两个活动式橡胶圈24位于交叉点的一侧,另外两个活动式橡胶圈24位于交叉点的另一侧。使用时,操作者打开三腔二囊管包,用50ml无菌注射器认真检查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和胃腔的管道是否完好、通畅,食管气囊、胃气囊、食管小气囊、胃管小气囊、单向充气阀有无漏气,检查合格后抽尽气囊内气体,将胃管末端的调节夹夹闭。取出管道固定装置,将三腔二囊管后段穿入第一弹簧调节扣与弹性固定绳交叉点之间,将第二弹簧调节扣收紧,将管道固定于第一弹簧调节扣与弹性固定绳交叉点之间。打开石蜡棉球包润滑三腔管的前端及胃气囊和食管气囊,从病人鼻腔插入,置入合适长度。用50ml无菌注射器连接胃囊充气管末端的单向充气阀向胃囊注入空气250~300ml,使胃囊和胃囊小气囊充气,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引,感觉有中等阻力时,适度拉紧三腔管,将牵引绳穿过三角形片状凸起的固定孔,固定三腔二囊管,通过滑车固定于床床位牵引架,连接0.5kg重物,以达到充分压迫目的。将第二弹簧调节扣拉向弹性固定绳的一端,将弹性固定绳经双侧耳廓固定于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在包体内设置三腔双囊胃管、管道固定装置、无菌注射器、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及石蜡棉球;所述三腔双囊胃管包括集束在一起的总管、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所述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总管连接,在总管上固定连接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在食管气囊充气管外包裹食管小气囊,食管小气囊和食管气囊均与食管气囊充气管相连通,在食管气囊充气管的进气口连接食管单向充气阀;在所述胃气囊充气管外包裹胃管小气囊,胃管小气囊和胃气囊均与胃气囊充气管相连通,在胃气囊充气管的进气口连接胃管单向充气阀;在所述总管上连接三角形片状凸起,在三角形片状凸起上设置固定孔;所述管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簧调节扣、第二弹簧调节扣和弹性固定绳,第一弹簧调节扣和第二弹簧调节扣通过弹性固定绳连接,弹性固定绳在第一弹簧调节扣与第二弹簧调节扣之间交叉布置,所述三腔双囊胃管的总管穿置在第一弹簧调节扣与交叉点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在包体内设置三腔双囊胃管、管道固定装置、无菌注射器、一次性灭菌橡胶手套及石蜡棉球;所述三腔双囊胃管包括集束在一起的总管、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所述胃管、食管气囊充气管、胃气囊充气管的一端汇总后与总管连接,在总管上固定连接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在食管气囊充气管外包裹食管小气囊,食管小气囊和食管气囊均与食管气囊充气管相连通,在食管气囊充气管的进气口连接食管单向充气阀;在所述胃气囊充气管外包裹胃管小气囊,胃管小气囊和胃气囊均与胃气囊充气管相连通,在胃气囊充气管的进气口连接胃管单向充气阀;在所述总管上连接三角形片状凸起,在三角形片状凸起上设置固定孔;所述管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弹簧调节扣、第二弹簧调节扣和弹性固定绳,第一弹簧调节扣和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志娥张建男薛萍张倩尹荣荣王丽丽张梅赵莉张描描
申请(专利权)人:顾志娥张建男薛萍张倩尹荣荣王丽丽张梅赵莉张描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