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胶质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纳米抑制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增强胶质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纳米抑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肿瘤异质性极强,预后差,复发率高,中位生存时间低。有详细文献报道,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5个月,只有3~5%患者存活超过36个月。胶质瘤的标准化治疗包括放疗以及使用DNA烷基化试剂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进行化疗。不幸地是,由于DNA损伤修复蛋白的表达水平的提升,使得很大程度上胶质瘤对替莫唑胺诱导的DNA损伤具有显著抗性。尽管临床试验和实验证据明显显示,生物靶向治疗可以作为替莫唑胺耐药胶质瘤患者的替代或辅助治疗的选择,但由于多种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这使得单一的生物靶向治疗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潜力。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蛋白的共激活,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肝生长因子受体(ME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胶质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能够增强胶质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颗粒由血清蛋白质底座和双靶向的功能化聚合物凝胶外壳组成,所述的纳米抑制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n(1)血清白蛋白底座的制备:通过生物偶联的方法在血清白蛋白表面修饰足量共轭双键作为后续原位聚合反应的锚定位点;/n(2)向含血清白蛋白底座的水溶液中,加入功能性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和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功能性单体通过血清白蛋白表面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富集在血清白蛋白底座的周围;/n(3)加入交联剂,采用原位引发聚合的方法形成聚合物凝胶外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胶质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能够增强胶质瘤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颗粒由血清蛋白质底座和双靶向的功能化聚合物凝胶外壳组成,所述的纳米抑制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血清白蛋白底座的制备:通过生物偶联的方法在血清白蛋白表面修饰足量共轭双键作为后续原位聚合反应的锚定位点;
(2)向含血清白蛋白底座的水溶液中,加入功能性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和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功能性单体通过血清白蛋白表面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富集在血清白蛋白底座的周围;
(3)加入交联剂,采用原位引发聚合的方法形成聚合物凝胶外壳;
(4)通过小分子连接剂将分别靶向EGFR和MET的功能性多肽偶联至所述的聚合物凝胶外壳的表面,得到由血清蛋白质底座和双靶向的功能化聚合物凝胶外壳组成的纳米颗粒,即所述的纳米抑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血清白蛋白底座是由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和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acryloxysuccinimide,NAS)在中性水溶液中制备而成,所得产物为共轭双键修饰的血清白蛋白,即丙烯酰化血清白蛋白,其中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和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20:(1~5),优选为2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血清白蛋白底座、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和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的质量比为(0.5~1.5):12:0.8,优选为1:12:0.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BIS),血清白蛋白底座、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0.5~1.5):12:0.8:0.7,优选为1:12:0.8:0.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原位引发聚合反应由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过硫酸铵和四甲基乙二胺引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靶向EGFR的功能性多肽的氨基序列如SEQIDNO.1所示,靶向MET的功能性多肽的氨基序列如SEQIDNO.2所示,靶向EGFR的功能性多肽与靶向MET的功能性多肽的质量比为2:1.5。
7.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传路,刘阳,孟祥祺,赵宇,蔡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