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复合材料为壁材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对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要求了2018年11月6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314761.9的优先权,将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复合材料为壁材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益生菌作为一类对宿主健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微生物活体,在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多重生理功能。然而,在实际生产、贮藏、运输等过程中,益生菌受到食品组分(酸、添加剂等)、环境温度及宿主消化系统(胃酸、酶、胆盐等)的影响,导致活菌数大幅下降,最终定植于肠道中的活菌数低于理论上能发挥益生作用的最小值。为了有效提高益生菌活菌数量,本专利技术采用微胶囊技术对益生菌进行包埋,通过在益生菌活菌体周围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胶囊的保护膜,能显著提高益生菌在不利环境中的存活率,其中,壁材的选择、包埋方式、以及造粒方式对微胶囊保护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尽管作为微胶囊的壁材的材料种类繁多,但单一的壁材很难满足制备微胶囊的各方面需要。例如,碳水化合物水溶性好,黏度低,但因结构上不具备亲脂集,乳化性和成膜性较差,大都缺乏达到高微胶囊化效率所需的界面特性,单独使用不能有效地包埋芯材。蛋白质因其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而被作为壁材广泛应用于微胶囊领域,它会起到促进乳状液形成,并通过减少界面张力及在油滴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乳化性极佳,成膜性良好,可得到较高的芯材保留率。但是,蛋白质含量、质构、蛋白和非蛋白成分的组成等内在的差异,及外界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益生菌微胶囊的复合壁材的预处理方法,所述复合壁材包括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和亲水胶体,或者由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和亲水胶体组成,其中,所述复合壁材经下列步骤进行预处理:/n(1)配制蛋白质和亲水胶体的混合溶液,即将蛋白质、亲水胶体与水混合、搅拌,/n(2)充分溶解后对该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n(3)冷却后可形成含有亲水胶体的稳定的蛋白变性溶液,即为“壁材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6 CN 20181131476191.一种用于益生菌微胶囊的复合壁材的预处理方法,所述复合壁材包括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和亲水胶体,或者由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和亲水胶体组成,其中,所述复合壁材经下列步骤进行预处理:
(1)配制蛋白质和亲水胶体的混合溶液,即将蛋白质、亲水胶体与水混合、搅拌,
(2)充分溶解后对该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
(3)冷却后可形成含有亲水胶体的稳定的蛋白变性溶液,即为“壁材溶液”。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预处理方法,其中,蛋白质的浓度为9~13%重量。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处理方法,其中,亲水胶体和蛋白质重量比1:500~1:25。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处理方法,其中,
(1)将蛋白质和亲水胶体的混合溶液于约2~8℃恒速搅拌4~16小时;
(2)将蛋白质和亲水胶体的混合溶液置于约75~96℃,约30至约180分钟的热处理;之后
(3)迅速冷却,冷却温度约-20℃~约4℃;
(4)于冰箱中4℃条件下存放约10小时~约60小时后使用。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蛋白质选自上述可食用蛋白,例如动物蛋白如乳蛋白、卵蛋白、酪蛋白,植物蛋白如谷类蛋白等;所述亲水胶体选自上述植物分泌物、微生物发酵或代谢来源的胶体、海藻胶提取物等,
优选的,所述乳蛋白选自酪蛋白或乳清蛋白如分离乳清蛋白、浓缩乳清蛋白;
优选的,所述亲水胶体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果胶(如桃胶)、阿拉伯胶、k-角叉菜胶、刺槐豆胶、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罗望子胶、亚麻籽胶、皂荚豆胶、黄蓍胶、印度树胶、刺梧桐胶、魔芋胶、印度芦荟提取液、菊糖、仙草多糖、亚麻籽胶、凝结多糖、普鲁兰糖、结冷胶、海藻酸丙二醇酯。
6.一种用于益生菌微胶囊的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涵羽,张杰,任宪峰,俞伟祖,郑利君,马莉,石红丽,张志尧,樊梦原,王慧,李源,李文清,白皓雪,皇永胜,王旭,姜利,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