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虫器及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05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诱虫灯,设于所述诱虫灯下方,且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进虫结构,设于所述进虫结构下方的风扇组件,设于所述风扇组件下方的收集组件,所述进虫结构包括蚊虫进口和蚊虫出口,所述蚊虫出口靠近所述风扇组件,所述蚊虫进口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蚊虫出口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到一种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应用了上述捕虫器。本申请提供的提供的捕虫器和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能够引诱蚊虫,提高了蚊虫的诱捕率,诱捕效果好。

A kind of insect catcher and landscape lamp with insect ca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虫器及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
本技术涉及蚊虫捕灭器具
,尤其是一种捕虫器以及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
技术介绍
蚊虫是多种病原的载体,容易传播包括疟疾、登革热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这里的蚊虫一般指蚊子、苍蝇、飞蛾等各类飞虫。目前,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着各种各样的蚊虫诱捕器,一般分为电击型灭虫灯、光诱捕虫灯和化学灭蚊装置三种。电击型灭虫方法是利用高压电流电压,在飞虫靠近电网时产生触点火花,将蚊虫电死,同时会产生虫体烧焦的臭味,此方法不卫生而且容易产生触电危险。光诱捕虫灯,该灯光谱单一,引诱蚊虫数量很少,效果不好。化学灭蚊方法具有潜在的污染,长时间过多地密切接触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蚊虫出现的地方大多都是空气湿度低,树木茂密的地方,例如,园林、公园中,在夜间人们在园林散步时,容易受蚊虫叮咬。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虫器,能够引诱蚊虫,提高了蚊虫的诱捕率,诱捕效果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应用了上述的捕虫器,同样具有上述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捕虫器,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诱虫灯,设于所述诱虫灯下方,且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进虫结构,设于所述进虫结构下方的风扇组件,设于所述风扇组件下方的收集组件,所述进虫结构包括蚊虫进口和蚊虫出口,所述蚊虫出口靠近所述风扇组件,所述蚊虫进口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蚊虫出口横截面积。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与所述进虫结构可拆卸连接的风扇壳体,以及设于所述风扇壳体内部的风扇,所述风扇壳体上端与所述蚊虫出口连通,所述风扇壳体远离所述蚊虫出口的一端设有出风口。优选地,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与所述进虫结构可拆卸连接的收集器,以及与所述收集器内壁,或者,与所述进虫结构内壁卡接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上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优选地,所述进虫结构外径与所述收集器外径相同。优选地,所述引导件为倒圆锥形状。优选地,所述风扇壳体底部与所述引导件内壁抵靠。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与所述蚊虫进口连通。一种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支杆,设于所述支杆上的灯杆,所述灯杆至少为两个,一个所述支杆上悬挂有照明灯,上述捕虫器设于另一个所述支杆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捕虫器,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诱虫灯,设于诱虫灯下方,且位于外壳内部的进虫结构,设于进虫结构下方的风扇组件,设于风扇组件下方的收集组件,进虫结构包括蚊虫进口和蚊虫出口,蚊虫出口靠近风扇组件,蚊虫出口横截面积大于蚊虫出口横截面积。诱虫灯开启,引诱蚊虫环绕在诱虫灯附近,风扇组件启动,产生风力,在进虫结构上方产生气流,被引诱的蚊虫吸入进虫结构上的蚊虫进口,蚊虫进口横截面积大于蚊虫出口横截面积,以使得在蚊虫进口迅速汇集大量蚊虫,同时蚊虫从蚊虫进口落入蚊虫出口更容易。蚊虫出口靠近风扇组件,减少了风力的损失,使得同等风力下可吸入更多的蚊虫。在蚊虫因进虫结构内所产生的负压,被吸入进虫结构后,再因蚊虫自身重力,从风扇组件落入收集组件中。本申请提供的捕虫器,能够引诱蚊虫,由于捕虫结构的特殊设计,提高了蚊虫的诱捕率,诱捕效果好。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应用了上述捕虫器,同样能达到上述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捕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外壳;11、缺口部;2、诱虫灯;3、进虫结构;31、蚊虫进口;32、蚊虫出口;4、风扇组件;41、风扇壳体;42、风扇;43、出风口;5、收集组件;51、收集器;52、引导件;521、收集口;6、底座;7、支杆;8、灯杆;9、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请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捕虫器,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诱虫灯2,设于诱虫灯2下方,且位于外壳1内部的进虫结构3,设于进虫结构3下方的风扇组件4,设于风扇组件4下方的收集组件5,进虫结构3包括蚊虫进口31和蚊虫出口32,蚊虫出口32靠近风扇组件4,蚊虫出口32横截面积大于蚊虫出口32横截面积。诱虫灯2开启,引诱蚊虫环绕在诱虫灯2附近,风扇组件4启动,产生风力,在进虫结构3上方产生气流,被引诱的蚊虫吸入进虫结构3上的蚊虫进口31,蚊虫进口31横截面积大于蚊虫出口32横截面积,以使得在蚊虫进口31迅速汇集大量蚊虫,同时蚊虫从蚊虫进口31落入蚊虫出口32更容易。蚊虫出口32靠近风扇组件4,减少了风力的损失,使得同等风力下可吸入更多的蚊虫。在蚊虫因进虫结构3内所产生的负压,被吸入进虫结构3后,再因蚊虫自身重力,从风扇组件4落入收集组件5中。本申请提供的捕虫器,能够引诱蚊虫,由于捕虫结构的特殊设计,提高了蚊虫的诱捕率,诱捕效果好。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风扇组件4包括与进虫结构3可拆卸连接的风扇壳体41,以及设于风扇壳体41内部的风扇42,风扇壳体41上端与蚊虫出口32连通,风扇壳体41原地蚊虫出口32的一端设有出风口43。待捕虫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蚊虫排出的粘液,沾粘在风扇42、风扇壳体41和进虫结构3上,通过风扇壳体41与进虫结构3可拆卸连接,可将风扇42、风扇壳体41和进虫结构3拆卸下后进行清洗,这样可提高捕虫器的捕虫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收集组件5包括与进虫结构3可拆卸连接的收集器51,以及与收集器51内壁,或者,与进虫结构3内壁卡接的引导件52,引导件52上设有收集口521,收集口521与出风口43连通。收集组件5的收集器51与进虫结构3可拆卸连接,收集器51与进虫结构3之间形成空腔,风扇组件4位于该空腔内,蚊虫经过进虫结构3、风扇组件4,接着进入与收集器51内壁卡接或者与进虫结构3内壁卡接的引导件52,蚊虫从出风口43落下,再进入收集口521,最后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n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诱虫灯(2),/n设于所述诱虫灯(2)下方,且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进虫结构(3),/n设于所述进虫结构(3)下方的风扇组件(4),/n设于所述风扇组件(4)下方的收集组件(5),/n所述进虫结构(3)包括蚊虫进口(31)和蚊虫出口(32),所述蚊虫出口(32)靠近所述风扇组件(4),所述蚊虫进口(31)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蚊虫出口(32)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
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诱虫灯(2),
设于所述诱虫灯(2)下方,且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进虫结构(3),
设于所述进虫结构(3)下方的风扇组件(4),
设于所述风扇组件(4)下方的收集组件(5),
所述进虫结构(3)包括蚊虫进口(31)和蚊虫出口(32),所述蚊虫出口(32)靠近所述风扇组件(4),所述蚊虫进口(31)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蚊虫出口(32)横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4)包括与所述进虫结构(3)可拆卸连接的风扇壳体(41),
以及设于所述风扇壳体(41)内部的风扇(42),
所述风扇壳体(41)上端与所述蚊虫出口(32)连通,所述风扇壳体(41)远离所述蚊虫出口(32)的一端设有出风口(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5)包括与所述进虫结构(3)可拆卸连接的收集器(51),
以及与所述收集器(51)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权蔡夫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