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67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杆上的所述捕虫装置本体;其包括:诱捕单元,用以对靶标害虫进行诱捕;收容单元,设置于诱捕单元下方与诱捕单元连通,用于收容诱捕单元所诱捕的靶标害虫;供能单元,设置于诱捕单元上方,包括太阳能板组件与电池组件,供能单元与诱捕单元、收容单元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源;远程控制单元,与电池组件一同收容设置于捕虫装置外壳之中,包括控制模块与远程通信模块;预警单元,设置于捕虫装置外壳之中,用以语音播提供声音预警;诱捕单元、收容单元、供能单元、预警单元均与远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远程对各项功能进行操控,减少了人力维护成本,且预警单元,保障了捕虫装置安全。置安全。置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在现代农业农村生产活动中,为降低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避免害虫增加抗药性。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有捕虫装置来代替化学农药用以处置害虫。
[0003]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捕虫装置,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到设置现场对捕虫装置进行维保作业,清理装置内部已收集害虫,极大地提升了捕虫装置后期使用的人力成本。同时,独立设置于野外的捕虫装置如受到破坏后将无法对害虫进行有效诱捕,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远程控制,实现杀虫、扩虫、倒虫功能,并具备预警功能的捕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捕虫器因吸力不够,以及对已捕捉的害虫易逃脱的困难。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外壳优化结构的捕虫器,在无需增加风扇功率情况下,同样能够增加吸虫风道的吸力。同时在捕虫器内部设置有防逃逸单元,害虫难以逃脱。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通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虫装置本体,所述捕虫装置本体设置在固定支杆上;所述捕虫装置本体包括:诱捕单元,用以对靶标害虫进行诱捕;收容单元,设置于所述诱捕单元下方,与所述诱捕单元连通,所述收容单元用于收容所述诱捕单元所诱捕的靶标害虫;供能单元,设置于所述诱捕单元上方,包括太阳能板组件与电池组件,所述供能单元与所述诱捕单元以及收容单元电性连接,用以提供电源;远程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组件一同收容设置于捕虫装置外壳之中,包括控制模块与远程通信模块;预警单元,设置于所述捕虫装置外壳之中,用以语音播提供声音预警;所述诱捕单元、所述收容单元、所述供能单元、所述预警单元均与远程控制单元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单元包括诱捕灯和吸虫风道,所述诱捕灯外还套设有挡板,所述吸虫风道设置于所述诱捕灯下方,所述吸虫风道下方还设置有风扇电机,所述诱捕灯与所述风扇电机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风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虫风道为从入虫端到中间段再到出虫端,所述入虫端和所述出虫端的孔径均大于所述中间段的孔径,且均为表面光滑弧形曲线形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青青蔡夫业汤志华陈忠兵张龙杰陈军高安慧蔡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